摘要:相比動聽的說書版《促織》,或者是如臨其境的動畫片版《促織》,我更傾向于在私人空間里讀《促織》。對于在私人空間閱讀,更讓我覺得心曠神怡。我想,是著迷于其“無聲”之處吧。
關(guān)鍵詞:閱讀?思考
于“無聲”處讀《促織》,是和作者跨越時空的約會。首先,私人空間所謂“私人”那便是沒有旁人的場所,進而也就不易為周圍盛大繁雜的事物所打擾,作者更能夠靜下心來在這個無嘈雜之聲的安靜的空間里閱讀,這是從我的個人閱讀習慣及喜愛出發(fā)。其次,在私人空間讀《促織》看似是一個人的地方,一個人的閱讀,實則是和作者蒲松齡來一場“二人行”?!洞倏棥穼懹谇宕?,又跨越了近代,與今天相距甚遠?,F(xiàn)代與古代的時空距離始終存在且?guī)缀醪豢煽s小,現(xiàn)代社會與古代社會的形態(tài)大相徑庭,現(xiàn)代人與古代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各有不同,所以說我們很難還原、再現(xiàn)《促織》所描寫的場景以及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我們只有通過對文章的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才能不斷地往作者的思想上靠近,從而傾聽作者的心聲、真正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這樣一來,就拉近了我們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所以,不如在私人空間里閱讀書籍版《促織》,紙質(zhì)書也好,電子書也罷,文字始終存在,始終躍然于我們眼前;在白紙黑字間,我們不再是站在新時代的這頭去眺望古代的那頭,不再是坐在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里去遠望久遠的古代宮廷,而是我們仿佛在穿越,去聽聽蒲松齡對封建社會的評說。然而,說書人一句句說著說著就過了,動畫片的字幕一行行放映著也過了,不作停留,都無法達到如上所說的效果。最后,一個人,一個大腦,一本書,私人空間是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使我們的思想避免被他人遷就,我們擁有對文章進行原始思考,一次感悟的機會和權(quán)利。時人對文章中部分字句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以及分歧,比如說,“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此處“籠”字常被譯為“用籠子裝”,而有人認為“籠”通“寵”,應譯為寵愛。初讀時,我們想到的譯法大部分只是二者之一,對此,我們有著屬于自己的觀點認同感和觀點獨立性,這一感一性當我們在私人空間里閱讀的時候并不容易被破壞。反之,說書和動畫片就會對其產(chǎn)生巨大的破壞性,說書講述著說書人的觀點,動畫片映出編劇的觀點,給了聽者或者觀眾代入感,容易被他人的觀點左右,甚至是在毫無思考的狀態(tài)下就予以認同,這樣一來,我們就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促織》的閱讀和鑒賞之路上并不能走得太遠。我們應該在私人空間里閱讀,先對文章有了初具雛形的理解和思考過后,再去借鑒材料和他人,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于“無聲”處讀《促織》,是想象力的“炸裂”。畢飛宇在其小說課里說到,“讀《促織》,猶如看蒼山綿延,猶如聽波濤洶涌”,由此可見該小說的情節(jié)有多波瀾起伏,曲折生動。《促織》屬于志怪小說,其故事具有玄幻性,諸多場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能看到,只能依靠想象。“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無毫發(fā)爽。成妻納錢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頃,簾動,片紙拋落?!蔽灼胚m時出現(xiàn),而后成名按圖索驥,“逐而得之。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大喜,籠歸,舉家慶賀?!庇诖鍠|大佛閣得蟲,柳暗花明。巫婆的出現(xiàn)讓成名收獲滿滿,如此巧合,實為虛幻。“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成名的蟋蟀打敗了其他蟋蟀過后,竟然打敗了雞——自己的天敵,實在是出人意料。更為虛幻的是,“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斗以覘之?!蓖蝗缙鋪淼男◇熬故浅擅麅鹤拥幕?。“后歲余,成子精神復舊,自言身化促織,輕捷善斗,今始蘇耳?!比膰@成名尋促織這一事件密布了各種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形成了一條成名的命運線索,出于幻域,漸入人間,十分具有故事性,虛構(gòu)色彩濃厚,給人巨大的想象空間。文學是需要想象的,同樣,感受文學作品,也需要想象。我想,當我們腦洞大開之后,就像坐著過山車穿梭在古代宮廷,穿梭在斗蟲現(xiàn)場,身臨其境,一定會對《促織》有更深刻的理解吧。
于“無聲”處讀《促織》,是字里行間的美麗?!洞倏棥吠ㄟ^對一個家庭不幸遭遇和命運跌宕的描寫,控訴了當時封建社會壓榨百姓的黑暗現(xiàn)實。作為《聊齋志異》中的名篇,其藝術(shù)效果顯然具有很高的水平。文章中的語言來自民間,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之后,十分的精煉,對動詞的運用恰到好處。比如,“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lǐng)。其中,“怒”“奔”“躍”“張”“伸”“龁”等動詞,將斗蟲過程寫得細膩逼真、活靈活現(xiàn)。不僅如此,作者還善于運用白描手法,借用景物襯托?!胺蚱尴蛴?,茅舍無煙”便是典型,墻角、茅舍、無煙,死一般的沉寂,冷冰冰的,這是成名的低谷、命運的悲慘、一家的絕望。復雜的情感就這樣在短短8個字里精準的展現(xiàn),亦悲亦傷。文字本身是無聲的,它沒有說書人的古韻之音,更沒有動畫里華麗的聲音特效,但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文字是有力的。閱讀過程中,文字帶我們巨大的心靈沖擊,抓住我們的感官,我們能通過一字一詞一句直觀的感受多樣的感情色彩,或是悲傷或是欣喜。在字里行間的細微之處,在這個無聲之處,伴隨文字的力量,感受細致入微,感受生動形象,達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
一屋,一人,一書,于無聲處,感受冷暖悲歡,批判腐朽黑暗,于我來說,不失為讀《促織》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洪芳.關(guān)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思考[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5,36(1).
王蘊琦?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