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歷史劇本,挑選合適的演員,精心指導學生排練,構建相應的歷史情境,向學生完美呈現(xiàn)歷史事件,洞察歷史事件的本質,不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初中歷史,課堂活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逐漸擺脫教師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愈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角色扮演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將他們帶入相應的歷史情境中,本文以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為例,對角色扮演法略作探討。
一、角色扮演法概論
(一)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的心理過程[]。角色扮演法通過特定的角色扮演融入相應的事件當中,讓學生以一種類似于游戲或模仿特定場景的形式,扮演歷史人物并模仿歷史事件,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二)角色扮演法的作用
中學生的心理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模仿能力極強[],并且對歷史事件有濃厚的興趣去了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角色扮演法,滿足了中學生的求知欲,以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將他們帶入相應的歷史情境中,讓“表演者”和“觀眾”都能夠身臨其境,深刻洞察歷史事件的本質,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通過學生語言敘述歷史事件的發(fā)展歷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角色扮演法能夠讓所有學生都進入一種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比單純的文字表述更能理解歷史實際,更好地將歷史事件展現(xiàn)出來,有利于學生拓展的知識面和理解所學內容。
二、《百家爭鳴》一課中角色扮演法的運用
(一)《百家爭鳴》一課中角色扮演法的運用可行性
《百家爭鳴》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周:早期國家與社會更替》的最后一課,本節(jié)課的課標要求學生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后仍然會混淆各家各派以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七年級學生正處于童年期向少年期過渡的階段,從心理上表現(xiàn)出追求獨立的傾向,因而他們喜歡表現(xiàn)自己,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好爭辯。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模仿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然后聚集在一起,以各家代表思想為基礎,圍繞時事熱點進行討論,體現(xiàn)百家爭鳴的“爭”。
(二)《百家爭鳴》一課中角色扮演法的運用步驟
創(chuàng)設劇本,巧呈環(huán)境。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法,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雖然學生是角色扮演的主體,但劇本的好壞是運用角色扮演法的關鍵,這需要教師掌握設計嚴謹且幽默的劇本供學生參考。角色扮演法并非隨機地選取歷史片段、任意地演繹歷史可能,而是以實現(xiàn)歷史教學目的為目標。[]在《百家爭鳴》一課中,既可以模仿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匯聚一堂舉行會議,也可以扮演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圍繞某個社會現(xiàn)狀進行討論。在進行劇本寫作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敢于創(chuàng)新,讓劇本變得“接地氣”。
挑選角色,因生制宜。中學生不在像小時候那樣把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事件發(fā)生的順序誤認為因果關系,而是能從所掌握的史料中,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原因,甚至找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從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判斷或推論出結果,從結果中分析其意義,指出對今后發(fā)展的影響。[]各家代表人物身上體現(xiàn)了各自的思想,這種思想也反映出各種學說所產(chǎn)生于何種社會背景和歷經(jīng)了何種社會實踐,從而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一個班級由不同類型的學生組成,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性格。因此挑選角色時要尊重學生個性,因生制宜選擇角色或制定劇本,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表演的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精心排練,完美呈現(xiàn)。在進行角色扮演排練和表演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在排練的時候,教師要啟發(fā)誘導學生對劇本進行思考,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排練,讓角色扮演的同學充分理解知識并且獲得成就感,觀看表演的同學直觀的學習知識。表演結束后,教師結合表演的基本內容總結,再進行補充或拓展,歸納出完整的知識點,指出表演中的不足之處和藝術加工成分。
三、角色扮演法的注意事項
(一)定位準確,不可頻繁使用
一般來說,角色扮演活動會受到學生的喜愛,但費時費力且關注面較窄。角色扮演法不在于學生分數(shù)上的突破,而是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所以角色扮演法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要注意其運用時機是否恰當,不可頻繁使用。
(二)精心準備,切勿流于形式
在運用角色扮演法之前,要對班上所有學生的情況有一個摸底的工作,確?;顒舆M行的可操作性,要做到精益求精。此外,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一種民主的班級氛圍,使課上、課下都充滿和諧,老師和學生成為互相信賴的朋友,從而將角色扮演法進一步的用到實處。
四、結語
角色扮演法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方法,在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教師明確其使用方法,不能盲目使用。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將角色扮演的效果落到實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為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服務。
參考文獻
[1]鄭林.中學歷史教學論[M].2020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5-126.
[2]車紅霞.情景教學法應用于中學歷史教學的效果研究[J].基礎教育,2012(9):143.
[3]張凡瓊.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角色扮演法”初探[J].歷史地理讀與寫.2015,(21):360-361.
[4]趙克禮.歷史教學論[M].2008年版.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78-179.
[5]薛偉強.中學歷史新課程教學技能訓練[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189-191.
重慶師范大學?梁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