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綺明
摘要:由于語文學習具有人文性、累積性,僅依靠課上幾十分鐘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課外閱讀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同樣重要。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文章從陶行知教育理念入手,分析當下我國小學生課外閱讀低效的具體原因,同時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意在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 低效成因 應對策略
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边@一理念與新時期下的教育觀念相符,著重強調(diào)了教師的責任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提升他們對自我能力的認知,使其能夠在脫離課堂、脫離教師的情況下實現(xiàn)自主學習。陶知行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論為我國的課程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礎,他認為教育應當脫離課堂,走進生活,鼓勵學生在課后積極開展探索活動。這使得新時期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實,從而推動了我國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的進行。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低效的具體原因
1.教學模式單一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限制,我國現(xiàn)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課外閱讀方面。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將閱讀任務布置下去,然后設計相應的問題,對于小學生的要求僅停留在好詞好句的摘抄以及對文章格式的理解上。教師通常情況下不會對課外閱讀資料進行深入教學,這就使得小學生無法對作品產(chǎn)生深層次的理解,對于文章的了解僅停留于表面,尚未達到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品鑒賞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目的。這導致學生的思維被局限在教師創(chuàng)建的框架中,無法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大多數(shù)教師都熱衷于好詞好句的機械化積累,讓學生在課后閱讀的過程中著重注意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這使閱讀失去了本質(zhì)意義。與此同時,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自控能力較低,這就導致了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負面影響。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認為的,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這樣才能夠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探索。
2.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沖擊
受到當今信息化社會的影響,網(wǎng)絡世界對于小學生來講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與紙質(zhì)書籍相比,網(wǎng)絡更是成為影響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一大因素。因此,怎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積極作用,將其變?yōu)橥苿訉W生課外自主閱讀的動力,成了當下眾多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電子書籍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紙質(zhì)書籍,網(wǎng)絡小說的興起使得學生對于紙質(zhì)書籍的閱讀興趣日益降低,同時也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質(zhì)量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現(xiàn)今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使用電腦、平板等設備進行閱讀,但是由于電子閱讀模式連續(xù)性較差,直接影響到了小學生的閱讀效率。
3.應試教育的影響
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嚴重阻礙了課程改革進程。我國教育結構的桎梏,使得應試教育觀念深入人心,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覺得課外時間需要用來鞏固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對于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較低,大多數(shù)教師都將其作為一項流程性任務,不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在課后進行有效的指導,才能夠順利開展課外閱讀。
二、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成效的具體措施
1.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校的課外閱讀成效,首先需要教師改變自身固有的教學觀念,脫離應試教育的桎梏,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擺在首要位置。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苯處熜枰诒匦迌?nèi)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在閱讀資料的選擇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與感興趣的點。只有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推動課外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2.教授學生閱讀方法
(1)預覽閱讀
預覽閱讀作為一種快速閱讀方式,不需要學生進行一字一句地斟酌閱讀,而是通過閱讀文章重點結構中的內(nèi)容,了解文章的大體脈絡以及所要講述的大致內(nèi)容。比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了課后閱讀作業(y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后,結合文章脈絡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覽性的閱讀,能夠有效梳理文章脈絡,為更深次的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
(2)進階閱讀
在對文章進行通讀以后,下一步就需要進行進階閱讀。學生不僅需要通過閱讀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以及文體結構,還需要對文章的書寫手法以及表述特色有所了解,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課外閱讀的真正目的。
(3)深化閱讀
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深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為學生選擇一個核心主題,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課后閱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借助外力資源,如上網(wǎng)查詢等,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心境對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進行閱讀理解,然后要求學生找出重點詞、句,并且進行高亮標注。這使得學生能夠在品讀文章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情感與文章的寫作手法,從而有效提升課后閱讀效率。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與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能夠在閱讀中獲取到有價值的知識,這樣課外閱讀效果才能夠達到預期。
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主動積累的好習慣,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制訂相應的課后學習計劃,以計劃來約束學生的課后行為,同時還要與家長進行定期溝通,了解學生課后閱讀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
4.完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
為了進一步推動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還可以完善相應的考評制度,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這樣他們才能夠?qū)φn外閱讀產(chǎn)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課后閱讀成果,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內(nèi)其他同學的評價以及自身的觀點對學生課后閱讀情況進行打分,排名靠前者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內(nèi)設立閱讀展示墻,將學生每日或者是每周積累的閱讀材料放到展示墻上,以供班級內(nèi)的同學參考借鑒。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積累的意義,從而實現(xiàn)自主的課后閱讀。
三、深化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具體措施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外空閑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會,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或者是文章,并且說出作品的內(nèi)容以及推薦的理由,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與分享。其次,基于現(xiàn)今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與家長實現(xiàn)線上實時交流。如果家長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就可以在線上直接咨詢教師,從而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有效的指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導致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及網(wǎng)絡讀物的影響。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影響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質(zhì)量,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優(yōu)化課外閱讀指導方式等,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洋.城市普通高中一二年級學生低效使用學校圖書的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孫明煜.課外閱讀低效的原因分析與策略淺談[ J].學周刊,2013(07):162.
[3]汪曉娟.初中生語文閱讀低效的成因及對策探究[D].蘇州大學,2008.
[4]俞世燕.對小學生課外閱讀低效積累的思考與對策[ 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7(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