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漸深入和發(fā)展,對于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學歷史教學要趣味化、情景化,并且要凸顯出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相關教學工作者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探究歷史故事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當中的具體運用方法,借用歷史故事和歷史知識進行有效連接,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當中。現(xiàn)針對歷史故事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相應的探究,以及通過正確的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不斷地加強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課程改革;歷史故事教學法;中學歷史教學;運用]
喜歡聽歷史故事是每一個中學生的共同愛好,一些生動的歷史故事情節(jié)更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歷史故事感興趣,而且還會對歷史故事當中的人物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記憶。在新時期背景下,歷史故事教學法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被應用到中學歷史教學當中,為進一步強化中學歷史教學奠定了基礎。
一、在中學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歷史故事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對中學生來說,對歷史故事的興趣極高,但是歷史故事要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并符合當前學生的認知狀況和歷史知識教學的基礎。
(一)確保故事充滿趣味性
趣味性原則是實施歷史故事教學法和中學歷史相結(jié)合的主要原則,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選取歷史故事的時候,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講述符合學生認知需求的歷史故事,強化歷史故事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幽默有趣的歷史故事當中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確保故事真實性
教師選取歷史故事要具備真實性,只有真實的歷史故事才能夠更好地為歷史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因此教師所選擇的歷史故事,最好是要有史料記載的,不能夠脫離真實的實際情況。不真實的歷史故事很容易導致學生誤解,進而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不正確。
(三)確保故事情景適應性
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實施歷史教學的作用是能夠讓學生有畫面感,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枯燥和死板,學生的學習對象都是課文上的文本,因此學生容易產(chǎn)生學習疲勞,對一些知識的理解也不深入。
所以通過歷史故事教學法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學習情景,通過生動活潑的歷史故事情節(jié),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故事的吸引力,而這些歷史故事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聯(lián)就能夠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升。
二、歷史故事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將歷史故事和中學歷史教學相結(jié)合,通過歷史故事的引入,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當中。
(一)提高課程效率
所謂歷史故事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jù)所教學的學習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當前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融入和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簡明的、短小的歷史故事來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進一步說明、強調(diào)和注釋,使學生能夠在歷史故事中正確認識所學習的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在歷史故事當中受到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并借助歷史故事感悟所學習文章中內(nèi)涵,是一種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
比如,在教學《春秋戰(zhàn)國紛爭》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用“斬草除根”這個成語歷史故事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歷史故事的描述讓學生能夠全面地了解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的相互猜忌和局面,從而更能夠理解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相關內(nèi)容,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借助這個歷史故事情景,激發(fā)學生對這一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歷史故事引用要恰當
歷史故事的切入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在一些知識難點的時候插入歷史故事,通過歷史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歷史故事當中更加掌握歷史知識點。除此之外,在課堂的中后期講歷史故事,一般在課堂的中后期,學生的注意力都會分散,學習感到疲倦,這時教師用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之更好的教學。
比如,在教學《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講解抗日時期民間的一些民族英雄,比如王二小等,通過這些英雄的民族氣節(jié)讓學生感到敬佩,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新課改環(huán)境下,中學教學在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已經(jīng)不再適應新的課改。情境化的教學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去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變成主動學習方式。通過借助于新型課堂的多媒體設備,用歷史故事作為學習歷史的載體,在學習中巧設疑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構(gòu)建出情境化學習的歷史課堂,更貼近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認知的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歷史故事教學法和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的結(jié)合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學工作者要遵循相應的歷史故事原則,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加強歷史教學,在課堂當中開展歷史故事討論等方式方法,不斷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優(yōu)化中學歷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分析[J].才智,2015(32).
[2]周建華.聽故事,學歷史——淺析故事化教學在中學歷史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
[3]文素芳.淺析歷史故事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作者簡介
夏淼英,(1972.09—),女,漢族,江西省德安縣第一中學,本科,初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