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平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深刻的內涵,對于小學生感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诖吮疚氖紫群喴治隽诵W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后從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以此來供相關人士進行交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詞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教學占據(jù)著核心的地位,讓學生學習古詩詞能夠讓小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感受古詩詞中的魅力。要想讓小學生能夠的感受詩詞的魅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方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幫助教師有效的提高教學方式,可以從詩詞的魅力著手,以此來探索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中的古詩詞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式較單一,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味同嚼蠟,課堂教學枯燥無味,難以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豐富古詩詞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與熱情。
(二)古詩詞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素質教育中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破以往老舊的教學模式,使得古詩詞課堂教學更具有活力,為小學生學習古詩詞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但由于目前舊的教學方式還一直存在小學的古詩詞課堂教學當中,學生還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古詩詞,這樣的現(xiàn)象對于學生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十分不利[1]。
(三)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缺乏實踐環(huán)節(ji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實踐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融入到古詩詞的情境當中,能夠在實踐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古詩詞的美好,這樣就能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的內涵。但實際教學卻與之相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古詩詞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來“學習”和“感受”古詩詞,沒有注重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意愿,學生能通過實踐學習來了解古詩詞的機會也極少,導致學生對古詩詞沒有深入的理解。
二、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詞教學
在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運用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畫或景物的描寫來傳遞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帶領學生從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景物描寫去思考和感受古詩詞的內涵,提高學生對古詩詞主旨的理解能力和詞句賞析水平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學的古詩《七步詩》的教學中,可以將詩中描寫的主體“豆”,繪制成卡通形象的形式,以此來突出這首詩的主要形象,幫助學生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豆茸與白豆之間的關系,從而對詩句“本是同根生”的含義有深入的了解,進而更進一步的理解古詩的主旨。
(二)立足于古詩詞內容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古詩詞文化在我國的文學地位中處在很高的地位,同時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這與古詩詞的創(chuàng)編的巧妙性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2]。詩人的情感依托在巧妙的詩詞之中得以表達。但是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在對古詩詞進行初次學習過程中一般都難以理解詩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適合古詩詞學習的情境,以此來促進學生理解詩詞的情感。教師可以開展古詩詞主題教學活動,如:以情景劇的形式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融入到詩詞當中,能夠設身處地的感受詩人當下的心情和意愿。例如:在小學課堂中進行《送元二使安西》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自由地分組,引導學生自己根據(jù)詩的內容來制作道具和進行配樂,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詩人與好友送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形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作能力、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還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這首古詩的認識與理解。
(三)聯(lián)系生活進行詩句仿編
素材來源于生活,詩句也是來源于生活。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結,并且根據(jù)詩詞的特點融情于景進行詩句的模仿創(chuàng)編,讓學生運用語言能力以及再創(chuàng)造能力對股市進行更深的體驗與感受、進而加強對古詩詞的積累與運用。例如在教學《贈汪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比如放假時與同學、老師分別的場景,以此來仿寫送別詩。學生可以通過模仿詩歌的創(chuàng)作以及表達形式,來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的對生活中的信息和知識處理并進行構建,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能進一步的理解詩詞的形式與含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點教學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教學模式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古詩詞有效實施教學的問題,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與發(fā)展有著阻礙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讓學生深入的體會和感受古詩詞的魅力,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潤澤.感受詩詞的馨香—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策略淺談[J].讀與寫(教師),2019,000(007):1-2.
[2]劉振宇.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002(009):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