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一項重要的教學課程,使學生學習漢字、拼音的主要途徑,所以,如何使語文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是一項很重要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趣味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實踐措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法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采用趣味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接受知識的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還不具備完整接受知識的能力,而且語文又是漢語教學,對于小學生學習來說,最主要的學習動力就是因為好奇,但是漢語教學,使學生失去了新鮮感。如果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只是將課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講述,則會直接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如果能夠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進行語文的教學,開展很多趣味性的活動,則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吸收新的知識。比如在教學《有趣的漢字》一文時,教師可以開展相應(yīng)的教學活動,比如猜字謎、歇后語等。教師出一道猜字謎“一人腰上掛把刀”此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經(jīng)過學生的不斷思考和教師給出的提示,有的學生就能給出正確的答案是“夷”字。然后教師在引入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講述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漢字的結(jié)構(gòu)等等,從而使學生們體會到漢字的奇妙之處,激發(fā)出對語文學習的興趣【1】。
(二)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使學生們在能夠在掌握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這一背景下,趣味教學法正好能夠滿足小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段特點,能夠獲得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如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課時,教師可組織“故事接力棒”的趣味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熟讀該文章的內(nèi)容,而后再讓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名代表,講述該文章的一個故事片段,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通過輪流講述故事片段,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三)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們從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學到相應(yīng)的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時,文章的主要思想是揭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瞧不起他人。教師可以采用拔河的方式進行教學實驗,教師將學習成績好的分為一組,體育好的分為一組進行拔河,其最終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自然是體育成績好的一組獲勝了。通過這一實驗,讓學生明白任何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領(lǐng)會課文的真正涵義【2】。
(四)活躍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
在語文課堂上采用趣味教學法,能夠引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活躍課堂上的氛圍,使以往枯燥的教學課堂得到有效的改善。比如在教學《紙船與風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親手制作紙船和風箏就會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意識。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松鼠和小熊是怎樣利用紙船和風箏傳遞信息的,從而使學生做到手腦結(jié)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寬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一)趣味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一種常見的活動形式,通過做游戲進行教學是趣味教學中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夠使學生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拼音的快樂,從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比如,在拼音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計一場找朋友的游戲,首先教師給參與游戲的學生帶上寫有不同聲母和韻母的頭飾,隨后教師說出一個字或是詞,讓學生從參加者的頭飾上找出與之相對應(yīng)的聲母和韻母,并拼讀出來,為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游戲可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展開。
(二)趣味教學法在古詩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古詩也許就是最難的,因為古詩的意思很難弄懂,使得學生們失去了對古詩的學習興趣,從而不利于學生對于古詩的掌握。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進行教學,比如說就可以將表演與教學相結(jié)合,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真切的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從而理解古詩的原意,提高教學的效率。比如在學習《四時田園雜興》時,教師可以挑選幾名想要展示的同學,提前告知古詩的意思,并為他們安排相應(yīng)的角色,將古詩的意思通過表演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使學生們能夠直觀的了解古詩的原意,最終會使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方式會使古詩的學習不再枯燥,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趣味教學的優(yōu)勢,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的效率也會得到相應(yīng)的提升【3】。
(三)趣味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基本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會使學生獲取知識,還會提高相應(yīng)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進行相應(yīng)的提問,不僅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還會調(diào)動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爬山虎》時,教師可以提問“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作用?”一類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在帶著問題進行課文的閱讀,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時運用趣味教學法,不僅能夠改善長久以來枯燥的教學現(xiàn)狀,還能激發(fā)出學生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有助于提高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