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論述了土地勘測和定界的定義、土地調查與劃界的準備工作、土地探測與劃界的一般步驟與常用方法、土地勘測與劃界的技術方法、土地調查與定界的技術方法。對測量標定的質量控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土地資源;勘測定界;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20-0015-01
前言:勘測定界主要是為土地的二次劃分和再次利用而應用的,主要是為土地管理而服務,同時用地勘測定界本身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睖y定界與其他的土地勘測技術不同,其在勘測和計算土地時會有一定的準確性而且計算土地面積的效率更高。隨著新技術的應用,用地勘測定界的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其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
1 土地勘測定界定義
土地勘測定界主要是指有關部門根據土地的征收以及土地的轉讓土地進行類型劃分和分配的等一些二次開發(fā)利用工作的需要對土地面積進行精準計算和實地進行界定,可以通過利用一定的繪制、計算和研究對原有的土地形狀進行重新劃分和測定新的土地位置,搜集到嚴謹和相關數(shù)據之后可以為國家國土局和用地的審批部門提供準確,合理的可用土地的數(shù)據信息。為技術服務工作提供依據。
2 土地調查和定界的準備工作
2.1 收集數(shù)據
收集相關政策文件和土地使用批準文件。收集各種程序和技術依據,作為測量和標定的依據。采集調查區(qū)內的地形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圖、基本農田邊界圖和航攝圖。所有權證書的領取包括土地所有權證書、轉讓合同、財產所有權證書和其他財產權文件。收集測量區(qū)內控制點投影帶和中心子午線信息,為土地勘測定界工作做好準備。
2.2 基礎數(shù)學
比例尺及圖框編號方法:大比例尺圖形的分幅一般用50cm×50cm平方劃分,取圖框的西南角坐標進行編號,中間圖的角坐標設為厘米。土地定級計量單位采用法定計量單位。長度以米為單位,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面積測量單位為平方米,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面積匯總單位為公頃、畝,并保留兩位小數(shù)。
土地勘測與界定是指一般步驟和通用方法土地勘測與界定,一般步驟和通用方法土地調查和劃界一般分六個步驟進行。首先,根據有關部門完成的地形地籍圖,通過實地調查和測量,可以彌補原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終確定需要征用的土地的總體范圍。第二步是制定控制測點,引入液位控制點加密,以滿足小區(qū)域征地的需要,采用埋樁均勻布設控制點,并根據控制點計算結果對控制標準的要求進行校核和保證。其次,應逐步或通過數(shù)據調整和實地補充,繪制規(guī)劃區(qū)的地形圖并在野外繪制。第四步是確定所有權邊界。通常有兩種方式:字段映射和映射。前者是利用測繪儀器對測量區(qū)域的宗地權進行測繪,后者是根據現(xiàn)有的地形地籍圖對土地進行測繪,最后對數(shù)據進行數(shù)字化的繪制和描述。步驟5現(xiàn)場測繪完成后,所有權單位應當予以確認和簽字。最后,對土地利用現(xiàn)狀進行了實地核查,完成了宗地邊界、類地邊界、行政邊界、權屬邊界和基本農田邊界的劃分,并進行了面積測算。
3 土地調查與定界的技術方法
3.1 平面控制測量
測繪平面控制坐標系采用國家統(tǒng)一坐標系;一級控制點密度達不到土地測量標定要求的,應當在一級控制點或者二級加密控制點的基礎上設置一級控制點。加密控制測量應以有線網絡、三角控制網或單根連接線的形式進行,插入點僅在單個位置使用。
3.2 邊界點的放樣和邊界標記的嵌入
利用控制點(或明顯的地面目標點)坐標和所提出的邊界點坐標計算放樣數(shù)據(倒置邊長和方角),并利用所提出邊界點的相鄰控制點(或明顯的地面目標點),采用極坐標法對邊界標志位置進行放樣。標記之間的最大距離是一條直線上的150米。邊界標志應設置在明顯的轉折點。邊界標志的主要類型有:混凝土邊界標志、封頂鋼釘邊界標志和彩繪邊界標志。原則上,邊界點編號應根據土地利用面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鐵路、公路等線形工程的邊界點數(shù)可以采用里程+終點數(shù)。為了檢驗邊界點放樣的可靠性和邊界點坐標的精度,有必要在邊界標志放樣后用解析法對邊界點進行測量。用解析法確定的邊界點坐標與原提出的邊界點坐標之間的平均誤差應控制在5cm以內,土壤允許誤差應控制在10cm以內。
3.3 面積計算和匯總
土地面積進行勘測定界的內容主要是指不同利用類型的土地面積以及用地的不同所屬單位和大型工程以及項目用地面積等,大型的項目用地和占有的農田用地一般可以通過原土地所屬的不同單位和部門通過運用坐標運算以及計量方法來計算土地的占有面積。其他不同種類的占用土地面積也可以通過坐標的圖解以及精細解析來達到對面積的精準計算。不同類型的地理形式和占用土地種類可以分別采取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可以通過幾何圖形法以及求面積計算法來對面積進行計算,本次研究主要是使用幾何圖形法來進行計算和研究。
3.4 建立MAPGIS屬性數(shù)據庫
通過對MAPGIS建立的數(shù)據庫進行分類,然后利用公共軟件進行處理,可以得到區(qū)域匯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地籍測量中GPS測量技術要求地籍測量作為地籍測量的一個組成部分,采用全站儀、測距儀、解析交會法、極坐標法、圖形相交法等手段,對影響GPS信號接收的覆蓋區(qū)域進行測量,有利于加快地籍測量的進程。與全站儀相比,RTK的測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RTK需要幾秒到幾十秒來測量一個點。RTK技術不要求對點位置進行監(jiān)測。只有一個人能完成映射工作,這大大提高了映射的工作效率。根據GPS-RTK法,由于各測點是孤立的,沒有校驗條件,建議每個站點驗證確定2次,并在誤差平均范圍內使用兩個坐標值的差異,防止人為因素造成數(shù)據差異。
4 結束語
總之,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有利于解決社會經濟發(fā)展動態(tài)與土地資源靜態(tài)存在不協(xié)調的問題,采用信息統(tǒng)一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可以保證土地信息化發(fā)展的健康,為國家土地資源提供強有力的調控,實現(xiàn)土地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對粗差進行不當?shù)刃幚?,提高了跟蹤觀測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司炳新.無人機航測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9):6-8.
[2] 宋冬冬.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9,5(12):101-102.
[3] 徐達威.淺談無人機航測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神州,2020,(4):286.
作者簡介:郭長梅(1987.10-), 女,仡佬族,貴州石阡人, 大專,助理工程師(系列:工程,專業(yè):土地管理),研究方向:地質災害的類型與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