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斌 歐陽佩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基于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地方高校短學時文獻檢索課教學研究的背景,提出了文獻檢索課教學設計內容:教學實施時間、學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選擇,考核評價方式等。其中,教學過程包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論題的切入、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論題綜述(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寫作切入、文獻檢索知識學習拓展三個板塊。
關鍵詞: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地方高校;文獻檢索;教學設計
1.信息素質教育現狀
信息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獻檢索課是提高學生信息素質,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獲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教育部就多次以文件的形式強調和指導文獻檢索課教學,我國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發(fā)展迅速,開課率高。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改革,尤其是本科生教育整體學時縮減的影響,文獻檢索課面臨邊緣化的趨勢,典型的表現是一些高校取消該課程或減少課時[1]。在地方高校顯得尤為突出。
文獻檢索課如何適應地方高校教學學時被普遍壓縮的新形勢,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保證文獻檢索課教學質量和效果,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诖髮W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完成設計地方高校短學時文獻檢索課教學符合文獻檢索課實踐性、應用性強的教學特點。由于提高了檢索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yè)、畢業(yè)生涯的關聯度,增強了學生對文獻檢索課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對檢索課的學習興趣,能較好地緩解短學時文獻檢索課課時少與內容多的教學矛盾。
2.文獻檢索課教學設計
2.1教學實施時間、學時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可知,地方高校四年制本科學生文獻檢索課教學安排最佳時間是在本科學生三年級第二學期開設,此階段開設課程教學的優(yōu)點是學生已較好地掌握研修專業(yè)理論知識,并在本學期期末即將迎來畢業(yè)設計。因此,對他們來說,對文獻檢索有了實質性的需求,文獻檢索課教學將幫助他們較好地完成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和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學生自主學習文獻檢索課的積極性不言而喻,教學活動狀態(tài)及教學效果會立竿見影,增強短學時的教學效果。同時,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建議學時壓縮底線不能低于16學時,即1個學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
2.2教學內容
由于教學學時短,這就決定了教學內容由傳統的重文獻檢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等理論講授為主,轉變?yōu)槲墨I檢索語言、檢索途徑、檢索方法、獲取、分析、鑒別、篩選、歸納、管理和利用等內容培養(yǎng)作為重點講授和訓練。將概念、原理、特征、意義或發(fā)展歷程等一般理論部分安排學生自學。多給學生提供檢索實踐機會,不斷積累檢索的實踐經驗,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教學內容的轉變剛好與學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完成形成的心理需求相吻合,這就要求我們打破常規(guī)教材的教學安排順序,形成新的教學內容版塊結構,融入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完成內容,圍繞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完成開展文獻檢索課教學。
2.3教學過程
2.3.1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論題的切入
文獻檢索課第一階段教學內容是課堂實踐作業(yè),結合學生專業(yè)給出一個畢業(yè)論文論題,要求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檢索論題研究情況并獲取全文15篇。學生完成情況是:90%以上的學生只會使用搜索引擎開展檢索,這部分學生除了模糊了解論題研究的基本數量外,不能全面獲取全文;只有不足10%的學生能夠通過學校圖書館資源數據庫開展檢索,不僅較好地獲取論題開展研究的總體情況,而且?guī)缀跄軌蛱峁z索全文。不同的是,因為對檢索途徑、檢索方法的把握不一,造成檢索結果質與量的差異。
對本課堂作業(yè)完成情況總結分析表明:大三第二學期的本科生們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檢索意識,但需求信息層次普遍較低;對專業(yè)知識、學科研究文獻信息需求和檢索實踐知識、能力不足;獲取專業(yè)文獻信息困難凸顯。
第一次教學安排的目的是摸清學生檢索文獻的能力,提高他們對自身能力評價、認識的自覺,提升他們對學習文獻檢索課程的渴求,切實調動他們學習文獻檢索課的積極性。
2.3.2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論題綜述(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寫作切入
文獻檢索課第二階段的教學內容是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論題綜述(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寫作引入,教師通過對文獻綜述的概念、分類及作用進行講解,讓學生知悉文獻綜述能夠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動態(tài)等,是對某一學科、專業(yè)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檢索、收集、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后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文獻綜述是我們完成畢業(yè)論文寫作的重要保證,是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中最重要的內容。這一點題必然深深吸引學生眼球,引起他們對以文獻檢索途徑和技巧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文獻檢索課教學過程的高度重視。
為了讓學生對文獻檢索途徑和技巧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學實施前,先行給學生布置一個實踐任務:每一位學生結合知識背景與專長,根據研究興趣和能力自行確定論文選題,利用學校圖書館電子文獻數字資源數據庫或網絡免費文獻資源開展文獻檢索,檢索篇目要求不低于30篇,并導出參考文獻。對于一時無法確定論題的學生,可以先行確定研究方向的關鍵詞開展檢索,通過對檢索文獻的研讀,在了解相關主題的研究歷史、追蹤理論前沿和發(fā)現研究問題的基礎上再行確定論文論題。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任務完成情況,匯總小組成員完成任務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作匯報。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肯定成績、指出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結果表明,學生們普遍遇到了三個問題:一是對數據庫特征不了解,造成網絡文獻資源選擇的糾結。如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碩博學位論文庫、學會會刊、免費學術資料庫、搜索引擎等如何選擇;二是對檢索路徑內涵不明晰,造成檢索途徑選擇迷茫。如主題、關鍵詞、篇目、全文、作者等;三是對檢索技巧掌握的欠缺,造成獲取文獻與需求的不對稱。如信息過載、信息不足、無法找到權威的文獻等如何解決。
參加這項實踐任務后,由于可學以致用,針對性強,因此學生參加文獻檢索課教學的積極性高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3.3文獻檢索知識學習拓展
有了前面兩個階段實踐教學內容的鋪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了明確的方向,也就是教師結合實踐教學任務完成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逐一引入文獻檢索語言、檢索策略、文獻檢索途徑、檢索方法、檢索技巧、檢索經驗、文獻管理利用及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的教學,進一步強化檢索知識、技能實訓。
學生根據文獻綜述寫作完成進展對文獻檢索的不斷需求,持續(xù)開展論題綜述分析、選擇數據庫、確定檢索詞、制定與調整檢索策略及分析、篩選檢索結果等文獻檢索工作。在實施檢索過程中,教師隨時提供個性化的咨詢、指導,共性問題在班級集中講授[2]。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意見及時調整檢索方案和工作方向,逐一解決困難和問題,最終完成綜述寫作。
2.4教學方法選擇
教學方法為“任務驅動教學法”。它是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轉變?yōu)橐越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通過“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創(chuàng)造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主動學習[3]。
2.5考核評價方式
基于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地方高校短學時文獻檢索課教學的考核評價方式是:提交完整開題報告。強調考查學生實際檢索文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力避傳統“考核內容側重理論知識,對實踐能力的考核不足,缺乏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核”[4]的缺點。
3.教學效果評價
3.1體現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目標明確,針對性強,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5]。
3.2營造了良好的教學互動氛圍,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常態(tài),學風建設得到加強。
3.3教師可以適時調整教學重點和把握教學難點開展針對性的解難釋疑,實現知識重點難點的有效突破。學生能及時關注和把握知識薄弱點,提升關注度,更好地理解、消化相關知識。
3.4基于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文獻檢索課教學與學生的專業(yè)學習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專業(yè)研究前沿動態(tài),開闊視野,激發(fā)學習熱情,促進專業(yè)學習,為今后從事專業(yè)工作奠定基礎[6]。
3.5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
4.結語
基于畢業(yè)論文的文獻檢索課教學,學生通過完成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特別是撰寫本人畢業(yè)論文的論題綜述,基本對文獻檢索課文獻檢索語言、檢索策略、文獻檢索途徑、檢索方法、檢索技巧、文獻管理利用及參考文獻標準格式等教學知識點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實際操練。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在將文獻檢索文獻運用于論文論題綜述的完成過程中,對原有論題產生了新的認識。有的對論題更有信心,有的修正、完善論題,有的重新選定了論題。這些情況充分說明學生們真正學會文獻檢索知識,基本掌握檢索技能。基于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地方高校短學時文獻檢索課教學設計在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朱世琴,劉穎,吉久明.高校深化文獻檢索課的改革與實踐——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3,26(02):77-80.
[2]歐群.項目教學法在高校文獻檢索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新世紀圖書館,2013(5):95-97.
[3]陳幾香,趙慶齡,李新.以實用為核心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實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5,25(02):139-140+142.
[4]蔣茹.文獻檢索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廣州化工,2014,42(12):236-237.
[5]王利蕊.文獻檢索課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情報探索,2012(1):91-93.
[6]陳德云,李大莉,任艷霞,范莉萍,張亞南.文獻檢索課項目化教學法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8,31(0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