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朝耘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齊頭并進的教學旗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成為中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有助于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言行習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健全的法治觀念。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列舉教學實例,闡述在教學中取得的實效。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學生;體驗式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教師作為引導者,必須要提高自我專業(yè)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绑w驗式教學,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更精彩”,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高效嵌入這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下筆者做幾點教學嘗試。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課堂互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單向傳播知識,即“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力度有限,注定被摒棄。初中階段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樹立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校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行之有效的策略關乎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課堂互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以真聽、真看、真感受的形式親身體驗課堂的精彩。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的學習、討論,潛移默化地傳授道德與法治課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審視自我,思考個人與團體、社會的關系,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培養(yǎng)健全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一課時,筆者先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輪流發(fā)言。第一輪發(fā)言的主題是“在生活和學習中應該怎樣尊重他人”。然后筆者在課堂上講述幾個近期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給大家聽,讓學生聽完后再進行第二輪舉手發(fā)言。案例1:因暴雨天氣,道路受阻,外賣小哥送餐時間遲到半小時,結果遭受顧客言語上的辱罵和行為上的差評,外賣小哥一直低頭致歉。案例2:建筑工人小李下班后乘坐地鐵回家,由于工作性質原因,身上沾滿灰塵,上車時遭受到鄰座女乘客的嫌棄,女乘客說:“臟兮兮的,離我遠點?!蓖ㄟ^兩個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細致思考,鼓勵他們積極舉手,各抒己見,分析案例中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表現(xiàn),最后得出結論:學會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nèi)外兼修的道德品質,是構造和諧幸福社會的重要基石。
二、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課堂導入新理念
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對教育事業(yè)的貢獻也不可小覷?;ヂ?lián)網(wǎng)以聲音、圖像、動態(tài)視頻等形式,豐富了教學方式以及課堂內(nèi)容。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呈現(xiàn)別樣的體驗風格,是現(xiàn)代化教學必備的教學模式之一。通過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有更直觀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可以讓學生在感性和理性重疊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有價值的判斷,這對學生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課時的意義重大且實用效果顯著,且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成效。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中學序曲》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給學生播放內(nèi)容為“中學生應該有的樣子”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讓剛踏入中學階段的學生對自身成長變化有了全新的認知。視頻分為兩部分內(nèi)容,一是自我修養(yǎng)的鍛煉,中學生要注重培養(yǎng)個人良好言行品格和健全的道德法治意識;二是學習知識點的全面升級,中學生要注重培養(yǎng)自學能力、自律能力,要學會歸納和總結,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等。通過視頻的觀看,使學生對自己身份的變化有了全新的認知,并把中學階段的學習重點一一劃分,讓學生在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奮力拼搏,積極向上。
三、開創(chuàng)“情景化教學”,組織學生課堂表演
中學生正處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熱愛生活是他們最真實的青春寫照,因性格不同,有的人天生活潑開朗,有的人內(nèi)斂拘謹。在課堂上,開創(chuàng)“情景化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
例如,學習人教版《法律為我們護航》這一課時,筆者讓學生自行組隊,并以《法律為我們護航》為主題,進行自導自演的創(chuàng)作表演,每組成員表演結束后,筆者給予評價并及時引導組內(nèi)成員進行創(chuàng)作分析。最后,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取最佳“情景化”創(chuàng)作表演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開創(chuàng)“情景化教學”,組織學生參加課堂表演不僅讓學生全程參與體驗,拉近了書本與學生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全面認識和理解法律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提升個人社會價值觀。
又如,在學習《我與集體共成長》這節(jié)課時,筆者借助班級里某學生過生日的契機,引導學生一起大聲跟該學生說生日快樂、唱生日歌,并且讓班級氣氛活躍起來,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體會到集體帶給人的溫暖和力量,使學生認識到班級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感受到學校生活的幸福,使其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深深體會在集體成長中獲得的快樂。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實踐“體驗式教學,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更精彩”,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和挖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此外,教師更要提升教學專業(yè)水平,合理利用資源,及時鼓勵和引導學生,組織學生參與創(chuàng)作,積極闡述觀點,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法治觀念。
參考文獻:
[1]張建武.新時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德育管理,2019(04).
[2]黃獻平.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道德情感教育[J].課程教學,2019(21).
[3]馬杏英.讓體驗式教學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常態(tài)[J].考試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