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在小學教研活動中提倡微課形式的導入,旨在讓教師迅速、熟練地掌握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強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提高學校信息化教學。文章在此背景下,初步探討了微課在當下小學教研活動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微課;教研活動;應用
課堂教學必須是一件有目的,講效益的活動,應該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后提高,教師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總結(jié)學習的過程。首先,老師要規(guī)范學科教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力;其次,老師可設計一些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和感知各學科知識。第三,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有激情,吸引學生注意力,調(diào)動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第四,小學老師在課堂上要呈現(xiàn)完整的板書設計,低年級復雜的字可以用簡筆畫代替文字,完整的板書設計就像一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在小學日常工作中,常態(tài)化開展教研活動,是提高老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教研活動,使老師對于上好小學各科課程,有了明確的方向,準確的目標。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在日常的小學教研活動中,我們應適時引入微課這一新型手段,提高全體教師對手機微課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了解,參與和應用。在教研活動中引入微課手段,通過老師自身切切實實的努力,可以感受到努力的成果,在活動中,發(fā)展出一些骨干老師或者領航教研組,在他們的帶動和影響下,能把微課程這種信息化手段應用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中,同時探索和利用信息化的省力的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學成績。
庚子年春之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阻擋了師生相聚美麗校園的腳步,但是它卻無法阻擋他們學習知識和傳遞思想的熱情。為貫徹落實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停課不停學”的部署安排,進一步提升學科教研氛圍,培養(yǎng)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完善線上教學管理工作,我校組織開展了層次豐富的教研教學培訓活動,各種線上“微課大賽”大放異彩,為老師們提供了相互學習的平臺。微課錄制是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對于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而言,他們應對更加從容。因此,老教師們通過微課展示,為青年教師打樣示范,樹立標桿。在微課展示中,老教師們結(jié)合自身微課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為全面提升微課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教研培訓活動中,各科教師們從微課案例賞析、要點分析、制作方法、制作案例演示等幾方面系統(tǒng)探討了怎樣制作微課。即讓初學教師對微課有了整體的了解,同時幫助有一定基礎的老師提供了發(fā)展的方向。老師們對微課有了更加直觀形象的認識,掌握了微課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簡單美化程序,他們紛紛表示將在微課堂之路上積極嘗試、不斷探索,努力提升自身能力。青年教師的微課實踐和老教師的微課展示,是一個自我評價的過程。為更加充分、全面地發(fā)現(xiàn)新老教師微課的優(yōu)缺點,教研活動中還特設研課主任評課環(huán)節(jié),通過評課,讓整個微課培訓與比武更加系統(tǒng)化、體系化。也是在評課中,新老教師對疫情期間的線上微課教學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在比賽中學習,在總結(jié)中反思,切實提高了自身微課教學的真本領。教研培訓活動開展的同時,老師們還積極主動地將教研培訓所得成果實際應用在了接下來的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思想品德課教師結(jié)合當前疫情實際,推出“共克時艱話成長”為主題的系列家庭教育講座微視頻。正如老師所言“危機時刻,正是教育的寶貴時機—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這一切,應該成為下一代人最深刻的記憶,并喚醒他們的成長與崛起。”?指導家長疫情期間有效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zhàn)爭。
長期來看,在教研活動中引入微課手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良和促進。
一是在全校老師開展手機微課制作展示和評比的活動(側(cè)重于選材和技術角度)。評委由各教研組長擔任,從知識點選材,課堂應用和制作技術等方面進行打分,每教研組根據(jù)學科人數(shù)按比例選出一定數(shù)量的作品,進行全校評比,選出一二三等獎,并按校級教科研發(fā)獎,其中一等獎作品將獲得推薦今年的微課制作比賽等活動。(如其他老師將來還能做出更好的作品,也可自我推薦)。
二是從微課應用出發(fā),每個教研組(或根據(jù)教研組實際情況)開展微課教學活動評比,評選出優(yōu)秀微課程教學課堂(也可直接推薦),以校級公開課的教研形式進行展示和講授,讓更多老師領略翻轉(zhuǎn)課堂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更可做為參加其它教學活動評選的參考依據(jù)。
三以教研組為單位,利用微課開發(fā)專題課程,發(fā)展成校本課程或班本課程,具有花園學校特色的。開發(fā)的課程要求有價值,有實用意義,可應用到日常教學和學?;?qū)W生管理中,并有切實有效的資料指導規(guī)劃或設計文本,用于成果展示。可約談教研組或組長,對于有興趣參與的可提供支持。學校的相關的評價可納入到教研組考核中。
當下是一個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社會,隨著電子設備與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高度普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手段勢必需要順應時代做出一些改良,微課即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在小學教研活動中適時引入微課模式,不僅有利于小學各科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更是提升教學技術水平、貫徹新課程下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良好契機。小學教研活動應乘著信息化發(fā)展的東風,運用好以微課為代表的新型教學工具和手段,為小學教育教學活動帶來更多更好的新思路、新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先海.微課現(xiàn)狀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J].電腦迷,2017(6).
[2]郭健.“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小學德育教學方法初探[J].才智,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