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李翠英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1 什么是誘導期透析?
剛開始透析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毒素,如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可使血漿滲透壓升高,血液透析能夠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這些毒素,引起血漿滲透壓明顯下降,而腦脊液、細胞內液滲透性下降相對緩慢,對于在血漿和其他體液之間形成滲透梯度,導致體內水分的重新分配,臨床上可以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高血壓、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等癥狀,即所謂的“失衡綜合征”因此,誘導透析非常重要。其目的是通過降低透析效率,增加透析頻率,使血漿滲透壓緩慢下降,使機體內環(huán)境有個平衡適應的過程,減少不良反應。
誘導透析期所使用的設備較小、進行時間短、頻次高、血流速度慢、超濾較少。
2 在進行誘導透析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開展血液透析前,應準備好肝素。在此刻,醫(yī)務人員應當積極詢問病患是否存在出血現(xiàn)象以及出血傾向,比如說眼底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粘膜淤血等等。另外也要認真查看受試者的病史情況,比如:近期患者血常規(guī)報告,是否存在外傷等等以及和前一次血液透析記錄單。目的在于有效了解受試者近期利用抗凝方法和抗凝藥物種類。
倘若病患近期存在出血現(xiàn)象或者有外傷史手術史,院內護理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通知醫(yī)生。在此同時,遵循醫(yī)囑利用抗凝劑和相關抗凝方法對患者開展治療。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以前,必須指派兩人核對。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有效避免由于肝素使用過量而導致出血或者劑量不足引發(fā)血液凝固現(xiàn)象發(fā)生。
當患者首次開展血液透析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當依照受試者的體重與血紅蛋白指標給予適宜的首次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試劑量或者追加量。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患者為第1次透析屬于誘導透析,時間必須短,所利用的肝素劑量相對要低。
在開展落到透析過程中,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實施血液透析過程中,院內醫(yī)護人員應當全面觀察受試者的心率、脈搏、血壓等等指標變化。若發(fā)現(xiàn)病患的生命指標發(fā)生改變,存在新出血傾向,必須馬上停止使用肝素,同時對患者追加魚精蛋白。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中和肝素。魚精蛋白和肝素的比例具體為1:1,在此刻也可以更改為無肝素完成透析。
第二,積極分析追加的肝素是否有肝素泵持續(xù)輸入。積極查看肝素輸入情況。如:夾子是否屬于開放狀態(tài)以避免由于追加肝素沒有起到相關作用,導致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現(xiàn)象發(fā)生。
第三,有效查看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顏色情況。如果血液顏色從深變暗,透析期內呈現(xiàn)黑線,所透析管路的動靜脈濾網內有泡沫樣血液或者小凝血塊,透析器末端存在小凝塊,均代表肝素使用量不足。管路透析器發(fā)生凝血,因此必須追加肝素使用量。
第四,積極查看透析器上動脈壓、靜脈壓與跨膜壓情況。當透析設備的兩端壓力改變,可能提示為血凝塊阻塞位置。比如說:在透析時,動脈壓值偏高,通常提示為阻塞。其出現(xiàn)于增加壓力之前方。倘若患者的跨膜壓以及靜脈壓值上升,則代表左側位置發(fā)生在增加壓力之后方,也就是血泵后方。當處于透析狀態(tài)時,如果突然發(fā)生靜脈壓動脈壓和跨膜壓降低。并且也排除了因血流量不佳等等原因所引致。則代表血液管路和透析器發(fā)生嚴重凝血。在此刻,應當馬上更換新的網路設備或進行后續(xù)處理,同時也要及時查找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
第五,開展血液透析中,應確保受試者的血流量處于200~300mL/min間,倘若受試者血流量情況不佳,其管路發(fā)生異常情況,必須馬上予以處理,以避免管路發(fā)生凝血。
第六,在完成血液透析結束前30~40min,應當關閉肝素泵和肝素管,停止供給肝素。
在完成血液透析之后,查看儀器和管路是否發(fā)生阻塞,以方便調節(jié)肝素使用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