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在X軸方向,對照組的擺位誤差明顯小于觀察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關(guān)鍵詞】:直腸癌;大體架擺位;真空墊擺位;臨床效果【中圖分類號】R869.2【文獻標識"/>
凌瑩 譚飛
【摘 要】:目的 比較分析直腸癌病人大體架擺位與真空墊擺位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并確診為直腸癌患者36例,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采用大體架擺位。觀察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采用真空墊擺位。結(jié)果? 兩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在Y、Z軸方向,兩組患者的擺位誤差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X軸方向,對照組的擺位誤差明顯小于觀察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擺位舒適患者15例,舒適度83.3%;觀察組擺位舒適患者13例,舒適度72.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經(jīng)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 大體架擺位能夠夠減少直腸癌患者在左右方向上的擺位誤差,精確性較高、舒適性較好。
【關(guān)鍵詞】:直腸癌;大體架擺位;真空墊擺位;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86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前言
直腸癌最為常見惡性腫瘤,對人體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從臨床來看,不同的擺位方法,其擺位精確度存在較大差異,影響腫瘤空置率。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并確診為直腸癌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就直腸癌病人大體架擺位與真空墊擺位的臨床效果作如下報告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并確診為直腸癌患者36例。其中,22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56±10.3)歲。將36例直腸癌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8例。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采用大體架擺位。觀察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采用真空墊擺位。36例患者在固定擺位之后,對放射治療方案進行科學優(yōu)化,并對患者體為主擺放進行校準。醫(yī)師與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測定二維方向上患者體位擺放的誤差,并做統(tǒng)計學處理,以作為直腸癌病人臨床放射治療效果的分析因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1)擺位誤差:通過X、Y、Z三個方向,比較兩組患者的擺位誤差;
(2)舒適度評價:患兩組直腸癌者放射治療之后,讓患者就擺位舒適度進行評價,具體分為舒適、較好、難受。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擺位誤差比較
兩組患者在放射治療中,采用了不同擺位。在Y、Z軸方向,兩組患者的擺位誤差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X軸方向,對照組的擺位誤差明顯小于觀察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如表2-1所示。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兩組患者在基于不同擺位,有不同的治療感受。對照組擺位舒適患者15例,舒適度83.3%;觀察組擺位舒適患者13例,舒適度72.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經(jīng)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如表2-2所示。
3 討論
我國是直腸癌高發(fā)國家,以40歲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放射治療是直腸癌患者根治術(shù)后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臨床療效顯著,具有療程短、效果顯著等特點。在直腸癌放射治療中,患者擺位是關(guān)鍵,直接關(guān)系到臨床治療效果。從臨床治療來看,直腸癌患者不同的擺位,所形成的臨床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差異,擺位誤差小,精確度高,治療效果更顯著,要求做好患者擺位的重要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Y、Z軸方向,兩組患者的擺位誤差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X軸方向,對照組的擺位誤差(0.167±0.032)明顯小于觀察組(0.384±0.082),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這說明,大體架擺位能夠減少直腸癌患者在左右方向上的擺位誤差。此外,不同擺位對患者的舒適感也會形成較大差異。對照組擺位舒適患者15例,舒適度83.3%;觀察組擺位舒適患者13例,舒適度72.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經(jīng)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這就說明,大體擺位不僅能夠提高精確度,而且可以保障患者的擺為舒適度,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斌,鄧曉琴,鄒楊.序貫與同步放化療治療復發(fā)性直腸癌的臨床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5,19(4):318-321.
趙文龍,應維良.直腸癌放療體位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較[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51(1):81-82.
張斌,鄧曉琴,鄒楊.序貫與同步放化療治療復發(fā)性直腸癌的臨床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6,19(4):318—321.
蘇建新,吳裕起,黃峻,等.真空墊體位固定技術(shù)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5,14(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