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
我們想要把文章寫好,必須多讀好文章,向好文章學習。那么,對于優(yōu)美的名家名篇,怎么讀,才能盡快吸取其中有益的東西呢?這里給大家推薦兩個小技巧——
讀讀背背文筆的精華
試切下幾片糕來,不要立即塞進口里,先來當作小小的畫片觀賞一下。有許多極自然的曲線,描出變化多樣的形象,疏疏密密地排列在這些小小的畫片上,有的像果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鳥獸,有的像蠕蟲鉆過的古書,有的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無定,頗像現(xiàn)在窗外散布著秋云的天空。
這是豐子愷大師筆下的胡桃云片糕。一片小小的胡桃云片糕在作者筆下如此生動,源于作者對它的愛,源于作者對它的仔細觀察。這樣的地方就是文筆的精華。
東晉時期,江蘇丹陽人葛洪讀書超過一萬卷,后來成為有名的理學家、醫(yī)學家、文學家。他成名后依舊不放松讀書,但他只抄錄書中最精彩的句段。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學得支離破碎。他說:“去水里探險的人,拾到美玉,就把石頭丟掉。我只抄文章的精華,為的是盡快地把有用的東西拿到手,有什么不好呢? ”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認為,熟讀牢記文筆精華可以使我們熟悉生字生詞的用法,熟悉語序,揣摩聲調(diào)和寫法,慢慢地達到純熟,體會到文章的情味。在這樣的熟讀過程中,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把文章的內(nèi)容和寫法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終身受益。
模仿模仿作者的寫法
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無定的。這頗像胡桃云片上的模樣。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
“每吃……便想起……,每逢……便想吃……”,豐子愷大師在《胡桃云片》中的這段回環(huán)式敘述,讓人動容,也非常值得模仿。
我最喜歡糯米做的東西了,但其中最喜歡吃的還是定勝糕。定勝糕像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征著勝利。只要我每次看到花,就會想到好吃的定勝糕;我每次吃定勝糕時,就會想起盛開著的美麗花朵。
這樣的仿寫是一種基本的仿寫。
然而,咸菜餅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是別的任何咸菜餅都沒有的味道,這是一種外婆的味道,更是一種愛的味道。在咸菜餅中我嘗到了愛,我也在愛中嘗到了咸菜餅的另一種味道……
每吃咸菜餅,就想到其中蘊藏的愛;每逢想到外婆的愛,就想吃外婆做的咸菜餅。這就是一種升級的仿寫了。
其實,不止我們,很多作家都是在模仿大作家中慢慢成長的。比如,泰戈爾形容成熟的果實:“它們在陽光下,因自己的豐滿、蜜汁欲滴而煩惱著……讓它們盡量把自己甜蜜的負擔卸在你的雙唇上吧?!币晃蛔骷以诿鑼懗墒斓淖仙]貢r,就引用了泰戈爾的這兩句詩。想想,是不是很恰當?再想想,如果將它仿在煎餅果子上,會不會很有意思?
我先將春卷皮上撒上打好的生雞蛋糊兒,再將炸好的油條、切好的大蔥擺在皮兒上,接著在餡兒上抹上棕色的甜醬、紅通通的辣醬,然后把餡兒包起來,最后再將它對折,用力壓一下。好啦,香噴噴的煎餅果子就等待著,把它的香味卸在你那紅潤潤的雙唇上!
這個“卸”字用在這里,多妙??!
正如古人說的那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帶著這兩個小技巧去讀名篇、讀好文章,天長日久,你就能積累大量的文筆精華和富有特色的寫作技巧,寫作文時,它們就會從你的筆下自然流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