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榮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有了憧憬,才能勇往直前,實現(xiàn)理想。高中階段是求學與成長的關(guān)鍵階段,同學們對校園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他們對校園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清晨,同學們迎著晨曦走進教室。書聲瑯瑯,忙碌而充實的一天開始了:班主任用燦爛的笑容迎接每一位同學的到來;課上,老師能關(guān)注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能及時主動走到那個眉頭緊鎖的同學面前,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課后,老師適時和學生溝通,耐心地傾聽,平等地交流,正確地引導,做他們值得傾訴、值得信任的“大朋友”;大課間,同學們伴隨著音樂舞動青春;傍晚,同學們依依不舍,沐浴著夕陽的余暉,所有的師生心中幸福充盈。
多么美好的一天,這是學生所向往的校園生活。溫暖,于細微之間。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接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感受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從來沒有看到過一部令他百讀不厭的著作……那么,他就沒有接受到過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與人之間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躬耕教壇三十載,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要以人為本,精心打造生本課堂,建設(shè)文明美麗校園,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向往校園生活。
學校以人為本。學校管理能多一些自主,學校領(lǐng)導要多一些人性化,努力提高師生幸福指數(shù)。校領(lǐng)導要深入基層,與老師、與學生多一些相處,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關(guān)注他們的成長。學校為廣大師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伙食,建設(shè)智能節(jié)約的浴室,克服困難為教室、宿舍、辦公室安裝空調(diào),采取一系列舉措,讓廣大師生真切地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和體貼,努力提高全校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竭盡全力,同甘共苦,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我們只要那若干年后桃李滿天下的欣慰。憑著這樣的理想,我們可以支撐起一方晴朗的天空;憑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而這也讓我們從中不斷地尋求教育的樂趣,不斷地去播灑人性的光輝,迎來秋后豐收的喜悅。
老師誨人不倦。學校按照市教育局提出的“讓學引思”的要求,高舉新課程改革大旗,不斷探索課改新路子,積極打造符合學校校情的“生本課堂”教學模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著力今天,著眼明天。
我們學校的老師有著高度的敬業(yè)精神。晨曦初露時,班主任已經(jīng)起身,踏著星光趕往教室,陪伴同學們讀書;課堂上,老師們神采飛揚,精心講授,給同學們醍醐灌頂之感;華燈初上的夜晚,老師們悄悄來到校園,有的來到教室輔導,有的在辦公室批改,兢兢業(yè)業(yè),早生華發(fā),無怨無悔。很多老教師在八灘中學奮斗終生,那粉筆刷揚起的紛紛揚揚的雪花,使他們的黑發(fā)變得花白,但他們依然精神矍鑠,在學生的心目中,他們永遠年輕。
教書不忘初心,育人牢記使命。為農(nóng)家子弟找出路,為農(nóng)民家庭謀幸福。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不讓一個家庭因我們的失誤而失望 !這是我們的政治承諾 !我們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氣點化掉學生心中的冰結(jié),我們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激勵揚起學生希望的風帆。
同學們在溫馨的校園里安心地學習、生活,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新型冠狀病毒突然來襲,同學們只能蝸居家中,漫長的寒假中,對學校的向往,對老師的思念,對同學的想念,像無際的春草,在心中蔓延,他們盼望早日回到母校。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疫情期間,各位老師對教學工作沒有絲毫懈怠,線上重實效,線下重輔導。有線上教學任務(wù)的老師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其他老師居家認真聽課、及時批改、線上答疑,細致入微,精益求精,教壇無悔,他們的精神感人至深。
生活豐富多彩。蘇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全體學生培養(yǎng)成“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學校要堅持活動育人,活動開展系列化。除了通過開展常規(guī)活動,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常規(guī)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外,學校還結(jié)合一些重要、重大節(jié)日,開展一些富有積極意義的活動,如一封家書、夢想系列、18歲成人禮、“三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親情教育活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釋放激情,體驗真情,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培養(yǎng)興趣,開設(shè)足球課程。學校每周要開設(shè)足球訓練課,各個班級、各個年級組建足球隊,利用周末組織訓練,年度舉辦足球聯(lián)賽。
重視實踐,建設(shè)課程基地。建設(sh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共青團員代表到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參觀,每年清明節(jié)組織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去八灘王橋烈士紀念館祭掃;建設(shè)學雷鋒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志愿者去八灘敬老院慰問,到八灘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建設(shè)八灘美麗鄉(xiāng)村。
心靈充滿陽光。中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也是心理問題的“井噴期”。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氛圍,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給自己的心靈解壓,享受青春帶給自己的美好、希望和快樂。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塑造健全人格,爭做陽光學子”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情緒宣泄室、香庭療法和團體輔導教室,組織編寫校本教材《高中生心理健康》,定期開設(shè)心理講座,每年舉辦心理健康節(jié),強化對心理工作志愿者的專業(yè)培訓和系統(tǒng)培訓。每天安排一位心理工作志愿者值班,實施一對一心理咨詢,提供個性化服務(wù),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每學年開學初,開展心理健康篩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干預(yù)。正常開設(sh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實施發(fā)展性的心理輔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夯實基礎(ch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希望看到八中校園里:學生自強不息、勤學好問、謙恭有禮、懂得感恩、懂得生活。無論他們的學習成績是否優(yōu)秀,都喜歡學校、喜歡老師,都能在校園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也許他們家境不好,甚至一貧如洗,但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愿意各種發(fā)現(xiàn)……這就是我們奮斗過程中最美好的遇見。也許將來芳華不再,但是母愛師恩永遠。
陽春三月,生機盎然。徜徉于校園,仿佛置身于優(yōu)美的園林,景點花木枝繁葉茂,濃郁的詩情畫意與現(xiàn)代文明氣息如同兩股清泉,時時滋養(yǎng)著學子的心靈。這里,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圣地,更是學子汲取知識、放飛夢想的殿堂。只爭朝夕,不負韶光,三尺講臺,一生無悔!
(鹽城市濱??h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