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霞
【摘 要】音樂中蘊藏的情感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音樂本身就有美育的作用,音樂教師要積極挖掘音樂中的積極情感,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關鍵詞】音樂;小學生;情感
音樂與情感之間密不可分,沒有情感的音樂無法打動人心。音樂教學本質就是塑造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的人,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感悟情感、內(nèi)化品格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的精神滿足。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音樂中寄予的情感,以學生品質培養(yǎng)作為一項重要的目標,從而使音樂學科的美育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大部分的課堂還是以唱唱跳跳為主,但是學生是否在其中感悟到了情感,是否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自身的成長呢?答案顯而易見。真正的課堂是為學生主體服務的課堂,是為了學生精神健康而展開教學活動的課堂,那么,怎樣在課堂中利用音樂中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呢?
一、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培育學生情感品質
音樂創(chuàng)作都源自于情感,沒有情感的融入,就沒有音樂作品的形成。教師可以借助音樂背景故事,為學生欣賞音樂奠定情感基礎。音樂作品的情感豐富,在小學音樂課本中精選的音樂作品大都是積極健康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成長帶來正能量的。音樂背后的故事講解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受到雙重沖擊,由此強化自己的音樂情感,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以傳授音樂基礎知識為主,學生在演唱或者是欣賞的過程中,大都沒有情感參與,這就使他們的思想品質發(fā)展受到了阻礙,音樂學習變得更加機械和枯燥,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述國歌的由來,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我們國家形成的過程,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畫和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故事,在這樣的情感基礎上,學生就會走進那個距離自己已經(jīng)很遙遠的時代,懂得自己現(xiàn)在生活的來之不易,而且在背景的講述中,學生也會產(chǎn)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國歌中激昂的旋律也會深深的影響他們,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音樂故事的講述可以是教師來講,也可以由學生課下搜集相關的素材,課上以展示的形式來講解,在這樣的音樂活動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變得更加自信和積極。
二、欣賞音樂動人的旋律,提升學生審美品質
音樂欣賞是音樂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既然是欣賞就要走進音樂的內(nèi)在,就要使學生在一種積極健康的氛圍中去感悟音樂,除了上述的情感奠基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引導,使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獲得精神層次發(fā)展,因音樂的快樂而快樂,因音樂中的憂傷而憂傷。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自主性備受關注,學生應該擁有自我欣賞音樂的能力,以音樂的情感激勵自己從容面對生活,熱愛生活。當前,音樂欣賞課中學生的欣賞時間不能得到保障,學生主體往往在欣賞音樂的時候總是被動接受教師的直授,這樣的欣賞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給予充足時間,讓音樂靈動起來,讓情感豐富起來,這才是真正的音樂欣賞。
例如在《豐收歌》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一種強烈的自主意識,先讓學生自主欣賞音樂,以音樂的旋律去打動自己的內(nèi)心,“同學們,你聽出了什么樣的情緒呢?”“是興奮的!”“非常開心,歡快!”學生們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大家看視頻,雖然農(nóng)民伯伯們很辛苦,但是他們收獲的時候卻很開心,就像我們的學習,過程雖然很累,但是我們總會收獲最美的笑容?!边@就利用音樂的情感激勵學生奮發(fā)進取,爭取最大的勝利,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感悟動人的旋律,打造更為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以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為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提升審美力,懂得熱愛音樂背后的生活,懂得以情感喚醒品質,使自己在音樂的世界中修身養(yǎng)性,提升品質。
三、參與音樂精彩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
小學音樂課程中需要音樂活動,沒有音樂活動,就沒有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無盡期待?;顒?,是學生的天性,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性更強,對音樂的理解更加透徹,而且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和富有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制定好精確的活動目標,以目標為指引,開展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思想品質。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開展一些舞蹈或者是合唱活動,而創(chuàng)編類的活動卻很少,因為此類活動耗時較長,而且小學生非常活潑,課堂容易進入不可控的模式中,但是正是如此,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
例如在《捉泥鰍》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同學們,這首歌曲曲調(diào)歡快,你們能不能為它創(chuàng)編一段舞蹈呢?除了捉泥鰍,你還能想到哪些快樂的事情呢?大家可以以這個曲調(diào)來創(chuàng)編歌詞,寫出你喜歡做的任何事情,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學生們唱著跳著,創(chuàng)編著,他們在這節(jié)課中懂得了展示自我的個性,懂得了創(chuàng)新可以那么自豪,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精彩的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心靈渴望,在小學階段,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不該過于沉重,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健康的思想情趣為主,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活動中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進步的精神風貌。
四、拓展音樂廣闊的空間,強化學生精神品質
音樂課程教學具有單一性的特征,在音樂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做出相關的拓展,因為畢竟一首歌曲對學生的影響力不是很足,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拓展,這樣就可以強化學生的音樂情感,也可以使學生在類似的作品中找尋共同的精神品質。音樂的世界是廣闊的,在廣闊的音樂世界中,蘊藏著無盡的精神財富,等待著懂音樂的人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與之心意相通,產(chǎn)生情感共鳴。當前的音樂教學中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幾乎每個音樂教師都在做,但是拓展的環(huán)節(jié)大都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學生期待下課,所以實效性不強,那么,怎樣才能利用音樂來強化學生的精神品質呢?教師可以將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課程中來展開,或對比,或類比,拓展開來,集體欣賞,這樣就在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熱愛地球媽媽》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念,愛護我們的家園,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欣賞一組圖片,進行內(nèi)容上的拓展延伸,還可以借助科技類文學作品,向學生介紹當前的環(huán)境狀況,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拔覀兊募覉@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它就是我們的家,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們該如何去做呢?”就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討論探究,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
音樂拓展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加以滲透,使學生感悟、提升、思考,從而獲得有價值、有指導意義的精神財富,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音樂作品中的情感,以學生可以接受的形式打開學生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感悟,給予學生更多深入的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因為音樂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都因為音樂的情感而變得更加智慧。
【參考文獻】
[1]廖麗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三步走”[J].黃河之聲,2019(24):122
[2]唐元,曾臻.試論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樂,2020(02):130-131
(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