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摘要: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經(jīng)驗的有效方法,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提升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不僅是豐富學生語文文學知識積累的需要,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文化傳承能力的要求。因此,進行對于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在本文中,文章也將從具體的教學實例出發(fā),談談優(yōu)化教學策略實施,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xiàn)階段的學校教育教學觀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語文閱讀教學也有了新的看法。在教學新形勢下,語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獲取過程,而是一個審美體驗、能力提升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不能只重視學生的知識獲得,而是需要更加關注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閱讀情感的體會。而這一教學要求的提出,也給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要想切實的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作為教師必須直面難題,努力調(diào)整教學策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實現(xiàn)新理念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
閱讀學習是一種主觀性十分強的學習活動,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fā)。而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教師有針對性設計的趣味課堂活動,是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主,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閱讀學習情感的教學手段,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積極探究情境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使之更加契合課程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七律·長征》這一課程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形象的理解詩歌意境,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收集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資料,如長征的影視資料、詩歌所提及的“五嶺逶迤”“金沙”“大渡橋”等相關圖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找出其對應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進行形象的觀看。讓學生可以從真實的記錄、圖片景色的觀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文章的魅力和意義。又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文本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趣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課程開展前,去和家中父母、長輩詢問他們那一代時,人們關于春節(jié)活動的記憶,然后到課堂中與同學進行分享,讓學生對比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qū)對于春節(jié)慶祝活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然后再看看作者筆下的春節(jié)有和自身生活體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通過這一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習的學習興趣高漲,學習效率也會獲得相應的提高。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讓學生可以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參與到對文本主旨內(nèi)涵的探究中。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則是為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通過組織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加交流,并共同進行課程問題的探究,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合作中強化課堂參與,同時也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升學生閱讀效果。
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一文本內(nèi)容時,為了促進學生可以以積極情緒,進行文本內(nèi)容的細致閱讀,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題,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幾組進行組內(nèi)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閱讀學習開始前,設計以下問題:課文寫了少年閏土的哪幾件事?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課文是怎樣寫閏土的?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學習,讓學生在閱讀完成后就閱讀內(nèi)容與小組成員一起探討分析問題。以問題設置為學生的互動交流提供大方向,鼓勵學生在溝通中積極發(fā)表自身觀點意見,并傾聽他人不同的看法,通過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的方式,促成課程教學問題的有效解決,使得教學重點得到更好的突破。
如果說寫作是知識的輸出,那么閱讀教師知識的輸入。作為語文教學的最為重要的兩部分,閱讀與寫作是互相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整合閱讀與寫作,進行讀寫結(jié)合教學,以寫作的開展促進學生的閱讀學習,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得學生閱讀到的知識能夠切實的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落實學生的閱讀效益,對于全面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勤思多想,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每篇文本的閱讀中,做好筆記批注,摘抄好詞好句或?qū)ξ恼逻M行改寫,當學生完成這些任務后,能有效的加深其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舉辦寫作主題活動,如讓學生以“名勝古跡”為主題進行手抄報制作,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圖書館資源、網(wǎng)絡資源,閱讀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并根據(jù)自己的資料收集成果,繪制手抄報。以寫作主題活動的開展,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空間。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一定要認識優(yōu)化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探究實踐科學有序的教學方式,以達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真正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閱讀。
參考文獻:
[1]劉潔梅.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9(13):72-73.
[2]黃向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教書育人,2018(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