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寧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中明確確立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在課堂學習后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提高。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嚴格落實新課改的各項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但是,因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初中階段的學生人數過多,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因材施教。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化學;實踐研究
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性特點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為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興趣愛好都有不同,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們的發(fā)展不平衡,然而分層教學則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現象,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學習基礎等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們的化學成績,下面本人就分層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重點分析。
一、 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一)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學作為初中生所必修的一門學科,也是中考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考成績的高低,同時它也進入高中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但是在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僅僅是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成績,并沒有重視學生化學素養(yǎng)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化學授課,以現階段的教育背景來看,效率并不高,所以合理的采用分層教學來進行化學授課對教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適應現階段人才需求
從目前大的教育背景下可以看出,參加工作或者考入高校更看重的是學生知識理論的運用,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階段,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生們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大都是讓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或者讓學生大面積的做題,這只能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卻無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之間不同的基礎來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這一方法非常注重實效性,是一種非常符合當前化學教育環(huán)境的有效方法。
(三)具有針對性
每個學生之間的學習基礎都是不一樣的,老師如果上課時“一視同仁”,那些基礎好的學生可能聽起來不算復雜,但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聽起來可能就非常費力,而且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更偏向基礎差的學生的話,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能收益就寥寥無幾了。但是如果采用分層教學法則可以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來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整體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
(一)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
初中化學是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的基礎和前提,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化學內容還并不算很了解,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也不夠透徹,想要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但是相比而言,化學這門學科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如果教師僅僅是結合教材然后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出來的話,我想學生們還并不能完全理解。這種時候,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就體現出來了,這一教學模式能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有很好的鞏固。化學學科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基礎太差或者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很有可能會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講課步伐。在化學學習過程當中,化學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有許多的學生并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而采用分層教學的話則可以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提高操作能力,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習一般或者學習差的學生逐步的提高自己,慢慢地培養(yǎng)出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初中生相比而言年齡還比較小,心智也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他們在學習方式上采取的辦法都不夠高效,并且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夠高,如果直接的就把具有專業(yè)性的知識講授給他們,他們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而分層教學模式對于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模式,教師們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來有效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此來讓學生通過簡單易懂的方法來消化化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 分層教學的實施
(一)學生分層
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可以結合實際,根據學生們的知識基礎和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來大致地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a層學生基礎知識牢固、學習態(tài)度積極、自學能力強、學習成績優(yōu)秀、上進心強;b層學生基礎知識一般、學習中等、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上進心;c層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成績差、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學習主動性。
(二)教學目的分層
化學教師應根據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同的知識理解情況和學習成績來對各個層級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以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應不同學生的知識構造,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只注意學生現有的學習發(fā)展水平,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努力,從而讓他們到達比現階段更高一級的水平,這就是教學目標的設立,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教學目的的分層就是教師根據不同層級的學生來設立不同難度的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地進行學習。
比如對a層學生提出目標的時候,要注重他們對化學知識的和實驗理解、滲透、觀察、等綜合化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出的目標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對b層學生提出目標時,要注重他們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理解,提出難度適中的學習目標;而對c層學生提出目標是則要注意他們的心理狀況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時,讓他們解答,從而在學習中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在學習目標上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能力。
(三)授課分層
對待a層學生要多練習、少講解,讓他們獨立自主地去學習,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做題時的解題技巧;對待b層學生則應該注意講練結合,注意教材上例題的講解處理,著重在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例題的訓練上施展深入教學研究;對待c層學生則應該要求寬松點,放低目標起點,加強他們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充分地理解到基本概念,留的課堂作業(yè)也要稍微簡單一點,培養(yǎng)他們的化學學習自信心和興趣,讓他們在聽課過程中能體會到化學學習的快樂,從而享受到掌握知識的快感。
(四)訓練分層
在練習訓練上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完全的掌握到學生們的課上聽講情況并及時的引導協(xié)助學生們解決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積極地借助練習題來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問題,教師在設計布置練習題時要根據不同層級的學生來布置,從而讓學生們都能體會到學習快樂并提高化學學習的主動性。
(五)教學輔導分層
教師要根據學生們在練習題訓練時的實際情況和反饋信息,來加強對a層學生和c層學生的教學輔導,對c層學生的教學輔導應盡量地采用面對面輔導,這樣的輔導學生印象更為深刻;對a層學生的輔導則可以組織他們開展課外活動,比如化學知識競賽等等,以此來豐富他們的化學學習知識。在課堂訓練上,對于那些難度系數不高的化學練習題目,教師則可以引導a層學生幫助c層學生,通過不同層級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的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
(六)課下作業(yè)分層
教師在布置課下作業(yè)的時候,應進行分層布置,如果布置難度高的作業(yè),對于那些c層學生來說,做起來可能會感到非常困難,從而降低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久而久之的使他們產生厭學心理,而如果布置難度系數低的作業(yè),對于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并沒有什么積極效果,反而會使他們產生一種不好的心理,認為自己什么都會了,逐步的使他們產生惰性,不愿意思考。所以,化學教師如果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提高,那么在布置課下作業(yè)時就應該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層級來布置,這樣做有利于大家共同發(fā)展。當然,也可以布置一些選做題,學習程度好的學生會做的話就做,學習程度差的學生也可以選擇不做,通過分層作業(yè)來讓每一名同學都能得到發(fā)展。
(七)備課內容分層
教師在備課時應抱著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提高的心態(tài),在備課時進行分層,對化學教材進入深層次的研究,對待不同層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措施。對c層級的學生要多引導,設計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能夠掌握到基本知識就行;對b層級的學生要設計一些略有難度的問題,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和解題技巧;對a層級的學生要設計一些難度系數大的問題,要求他們全面理解并且能靈活地運用,培養(yǎng)他們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八)學生評價分層
在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是要分層次的,但是一定要設立好評價的標準,準確無誤地對學生進行分層,設立的分層階級一定要符合不同層級之間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征,不能單單僅靠學生的學生成績來進行分層,對學生評價分層時一定要以激勵學生為主要中心,應該發(fā)現每一位學生之間不同的亮點,對于表現好的要及時地進行激勵鼓舞,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化學學習動力。
(九)提問分層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也應該采取分層措施,分層提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化學知識理解情況,在對a層學生提問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與課外知識相結合,提高問題難度,讓他們經過思考回答,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對b層和c層學生提問時,教師則應該以本堂課的學習內容為主,了解到中等學生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掌握得不夠良好,就應該適當的引導他們,使他們能最大程度上理解到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是一種針對不同層級且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全體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和能力,并且可以充分地挖掘出學生們的潛能,讓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在學習化學中體會到足夠的樂趣,培養(yǎng)出他們的化學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讓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樓。只有將這一教學模式合理的運用到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去,才可以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大大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龔建兵.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分層教學[J].考試周刊,2009(14).
[2]閆孝平.初中化學實驗探究分層教學的幾點做法及體會[J].化學教學,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