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玲
摘 要: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直接接觸者,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文從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的優(yōu)勢、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簡析,歸納總結出輔導員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關方法,以便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f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校園里的守護者和教育者,自然應肩負起這一教育責任。面對大學生復雜的心理特點和不斷出現(xiàn)的校園問題,輔導員應該意識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并通過合理的途徑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一、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服務者,與大學生接觸最多,能及時把握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1][2]。
(一)年齡、角色有優(yōu)勢
高校輔導員大多為青年教師,大多較年輕、有活力,因年齡與大學生相差不大,容易有共同語言和話題,價值觀和人生觀也較為一致,這種優(yōu)勢利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傾向于首先向輔導員傾訴,尋求幫助;輔導員也善于用“同齡者”身份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溝通,第一時間跟進了解并及時進行妥善解決[2][3]。
(二)更全面了解大學生情況
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者,這種工作性質與學生接觸的比較多,能深入學生,故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且在日常的輔導工作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案例,在日常的心理咨詢疏導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4][5]。
(三)能協(xié)調處理各個部門來幫助大學生
輔導員與學校教務處、學生處、就業(yè)、心理中心等很多部門有工作上的聯(lián)系,能從這些職能部門了解到學生的很多信息,同時能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2]。學生如果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輔導員可以迅速匯總學生的有關信息,協(xié)調各部門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最大程度的對學生進行幫助。輔導員因其職務、工作性質等方面的優(yōu)勢,他們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7]。
(四)輔導員具有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工作能力
目前來說,高校輔導員分為專職輔導員與兼職輔導員。專職輔導員有兩個必要條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黨員,一般還會要求30歲以下。兼職輔導員一般由優(yōu)秀本科生或研究生來擔任,需要能較好地處理好兼職工作與專業(yè)學習和科研任務的關系。另外學校會要求輔導員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和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師資格證書,這種工作上的需求,不僅促進了輔導員個人能力的提升,也幫助了輔導員工作發(fā)展。
二、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輔導員勝任力不足
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承擔著大量的、煩瑣的工作,不僅需要處理學生各個方面的事情,有時需要處理學校安排的其他任務。由于輔導員需要兼顧全面性問題,使得輔導員不能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各種專業(yè)知識,比如缺少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F(xiàn)在社會壓力大,輔導員有時也有部分精力會放在家庭和小孩身上,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把學生的問題,面面俱到地處理好。此外,輔導員對自身角色定位也不夠清晰和明確。他們有時只會處理學校安排的事情,對其他事情可能會采取一種模糊或消極的態(tài)度,比如有時候會采用“事不關已”的態(tài)度來處理[2]。
(二)輔導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簡單
當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往往讓學生們選修一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組織學生觀看心理講座與視頻等,這類注入式的方式一般很難讓學生從內心去感受,效果甚微[5]。輔導員一方面需要加強自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提高自已的人文素養(yǎng)和心理狀態(tài)、職業(yè)責任感;另一方面需要聯(lián)系學校,推動良好的、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機制,通過各種健康咨詢方法,選用合理的評價指標對學生心理進行動態(tài)的追蹤,從而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
(三)輔導員難保證中立立場
在《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中,要求心理師在其工作中保持服務的專業(yè)水準,認清自己專業(yè)的、倫理的及法律的責任,并遵循倫理守則。輔導員在這方面缺少專業(yè)素質,難以認清專業(yè)關系,會導致大學生心理的傷害[2][5]。
(四)輔導員開展心理教育培訓機制不足
現(xiàn)階段對輔導員的培訓主要方法是各省市指派或是委托專業(yè)的委員會對輔導員進行培訓。但是培訓主要是以講解理論知識,對實踐方面針對性有所不足,從而使得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準確處理相關情況。并且,針對輔導員的培訓,存在培訓周期短、訓練次數(shù)少、不系統(tǒng)的問題。這都直接影響輔導員自身能力的提高,從而也影響他們在開展心理教育方面時存在許多不足。
(五)輔導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認知不夠全面
目前在高校輔導員師資力量比較缺乏,輔導員實際管理的人數(shù)可能超過了國家的規(guī)定,部分輔導員由非專業(yè)人員擔任,這部分輔導員對自身的心理健康工作認知不夠全面,而且很多高校沒有條件設置班主任或兼職輔導員,這就導致輔導員的日常事務非常煩雜,不夠重視或者輕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6]。
三、輔導員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
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積極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多渠道、多維度、多方式感受和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可以聯(lián)合班級、學生會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統(tǒng),在各個班級評選心理委員,在宿舍里開展心理月活動等等,從而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潤物細無聲”滋養(yǎng)學生的心田[7]。
(二)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的優(yōu)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高校之中,大學生的手機、平板、電腦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的渠道,大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人人都是手機不離身,輔導員可根據(jù)大學生此特點,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隨時隨地進行心理健康的交流,做到線上不落伍。輔導員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班級心理健康QQ群、微信群、微博、微信公眾號、貼吧等方式,以及日??赏扑陀嘘P心理健康的優(yōu)質文章,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關注自身內心成長[2][5]。
(三)提升個人心理輔導能力,并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自身有科學健康的心理。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自覺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夯實基礎理論,參加心理健康活動,合理安排工作與學習,積極鍛煉,排除不良情緒和想法,用正能量去影響學生,以陽光、樂觀、自信、大方的性格去對待學生[5]。
(四)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fā)起者和實施者,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兩者都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成長,培養(yǎng)他們的堅強心理意志、抵制錯誤思想。因此,在日常事務中,盡可能將兩者穿插起來,以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心理健康的載體,因勢利導,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7]。
(五)鼓勵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服務
學生的心理健康不是單方面決定的,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老師對學生提供心理服務項目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針對需要關注的學生單獨接觸家長,了解其原生家庭成長背景信息,并與家長共同商量一起為孩子提供合適有效心理服務項目。另外社會方面,學校須要整合資源,與社區(qū)心理健康部門、相關心理健康政府部門、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醫(yī)療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動,獲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統(tǒng),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
四、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而大學輔導員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析,得出以下結論。大學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引者,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結合心理健康知識、運用技能,切實有效地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幫助學生提升心理健康素質。同時輔導員自身也要多結合實際情況,緊跟時代,加強自已的角色定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自已的專業(yè)知識、技能、思想政治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幫助他們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建峰.斯艷紅.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現(xiàn)代際,2020(2).
[2]程文娟.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才智,2019(20):150-151.
[3]周娟.關于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44):145-146.
[4]鄭芳華.藝術類院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9(27):192.
[5]張海英.淺析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8,2(29):219.
[6]劉艷嬌.探究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J].智庫時代,2018(30):88-89.
[7]戴雯,王元建.關于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