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斌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不僅是核心教學內容,同時也一直都是教學工作的難點所在,而通過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則恰恰能有效解決課堂教學難題,提高實際教學效果?;诖耍疚膶ψx寫結合教學進行了簡單介紹,同時從以寫促讀、以讀帶寫、讀寫共生等幾個角度出發(fā),對讀寫結合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對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有所促進。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073-01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近年來初中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提升迅速,但由于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習慣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單獨開展課上閱讀或寫作教學,因此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發(fā)展仍然存在明顯不足,而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則能夠將閱讀與寫作密切契合起來,以更加系統(tǒng)的方式完成教學活動,這不僅能夠有效彌補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所存在的不足,同時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讀寫結合教學概述
讀寫結合,通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改變讀、寫分離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由教師將課文(或課外閱讀)教學活動與寫作訓練(或作文講解)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共同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將閱讀與寫作兩種不同的語文學習活動聯(lián)系起來,在掌握寫作技巧、理解課文中心思想的同時,實現(xiàn)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可以將寫作融入到閱讀活動,發(fā)揮寫作的引導效應,同時也可以將閱讀因素融入到寫作活動之中,用于對寫作提供指導,二者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共生關系,而課堂教學也能夠取得遠勝于閱讀、寫作簡單疊加的效果。
二、讀寫結合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以讀促寫
以讀促寫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方式,現(xiàn)已被廣泛使用,其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從材料中提取寫作指導元素,以閱讀的形式完成相關寫作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教材中選擇一些文章,并以文章挖掘讀寫訓練的重點,首先教師需要在閱讀材料中尋找以讀促寫的關鍵“點”,其次需要根據(jù)關鍵“點”設置寫作題目或教學內容,最后在學生寫作完成后需要進行寫作點評,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材料作為寫作的基礎,以此開展仿寫訓練,例如教讀《夏感》一文時,抓住本篇文章應用十幾個動詞表現(xiàn)出夏日的炎熱,因此可以根據(jù)該篇文章讓學生仿寫“冬日梅花”、“秋日田野”、“春暖花開”,要求學生在仿寫過程中應用連續(xù)動詞,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掌握景物描寫中的動感,將進一步積累寫作經驗,以達以讀促寫之目的。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選材范圍展開寫作教學,如精選三維《美麗如初》,作者通過細致化描寫日?,嵤?,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真實,教師可通過該篇范文要求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如設立題目“我與父親”,要求學生細致化描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賦予文章情感,讓學生明白選材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二)以寫帶讀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以寫帶讀,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將重心落在“讀”上,以“寫”作為檢驗閱讀的一種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在以寫帶讀的教學設計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使學生遵循閱讀思維完成寫作,以組織階梯式活動達到以寫帶讀的目的,以寫作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層次。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一課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中,了解文本的具體含義,并在此基礎上設置教學活動問題,如用一個詞語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且需要將詞語應用在寫作中,寫作需要包含詞語的含義,將詞語融入到作文中,也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文章仿寫一段話,且仿寫的語句不能與文章雷同,但要突出語境、語義,以閱讀為寫作的指向,引導學生從內容層面、知識層面、情感層面理解課文內涵,只有讀的通透才能使寫作進一步深入。在教學《愚公移山》這一課中,可提問學生,愚公除了“不怕困難”以外,還有什么呢?學生在回答后要求學生寫一段文字描寫愚公并突出“愚公精神”,在學生寫作后需要求學生挖掘文章的內涵,切實發(fā)揮以寫帶讀的作用。
(三)讀寫共生
讀寫共生就是在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融合,使兩者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確定教學目標,中心需要考慮“讀”與“寫”兩個點,使兩者起到相互支撐的作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讀寫共生可以優(yōu)化教學資源,以閱讀資源創(chuàng)新寫作資源,以寫作資源拓展閱讀資源,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做好鋪墊。
例如,在《散步》一課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對文章深入閱讀,隨后讓學生根據(jù)文章的寫作特點進行“仿句”訓練,并要求學生寫出對文章的感悟,這樣的教學可以突出讀寫共生的特點,在寫中有“讀”、“讀”中有寫,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寫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借助“讀”的經驗和感悟深化寫作,在閱讀過程中則需要借助“寫”深刻理解文章的具體含義,如在《棗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應用讀寫共生梳理文章內容,用“狀語”的語法學習來體會記敘中的情味。
結束語
總而言之,讀寫結合雖然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重要幫助,但要想將其應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仍需把握好閱讀與寫作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以讀促寫”、“以寫帶讀”、“讀寫共生”等方式將閱讀、寫作學習活動充分融合起來,使二者能夠發(fā)揮出“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誠霞.部編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以七年級上冊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50.
[2]段慶陽.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初探[J].學周刊,2019(04):45-46.
[3]陳麗珠.根植教材 ?讀寫結合 ?以讀悟寫——初中語文專題式讀寫結合實踐研究策略[J].教育觀察,2018,7(2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