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冰
【摘要】政治課程源于生活,生活又體現眾多的道德方面,通過開設高中政治課堂,能夠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自己的眼光觀察生活,使學生的心靈緊密跟隨生活的發(fā)展和變化。將教育和生活有效融合互相支撐,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所以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與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058-01
一、 引言
生活化教學是將生活與學生的學習有效融合,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耐心的引導并幫助學生,使學生在思想上能夠超越現實生活,改善當前已有的生活與學習狀態(tài),從而顯著提高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高中政治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知情易行,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形成全方位的思維認知,培養(yǎng)出良好的思維品行。但是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教學過程應當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起到知識搬運工這一角色,但是當前教學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與社會實踐存在脫節(jié)情況,課堂教學十分的空洞抽象。此種教學氛圍培養(yǎng)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所以必須要打造生活化課堂,煥發(fā)高中政治教學活力。
二、 生活化教學內涵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內涵主要是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中心,將實際生活與高中政治有效融合,通過采用相應的教學等手段進行政治化教學,體現出政治知識源于生活這一觀念。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經驗,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豐富頭腦。由此能夠看出生活是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源泉,政治源自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政治教學應當有效滿足生活需求,從而體現出生活蘊含的重要真諦。
三、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路徑
(一)明確教學目標,強化知識掌握
新課改所提出高中政治教育要遵守學生生活的目標和方向,構建新型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明確教學目的,拓展高中政治教學的全方面需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主導,在實踐當中強化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學習動力。由于高中學生正是鑄造良好觀念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策略,使目標更加清晰化。教師也要把握學生的學習思想以及技能,要求進行情感式的教育提升和引導,強化當前教育實踐的教學目標,從而形成正確的教學效果。
(二)緊密貼合生活,達到課程要求
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當中,要充分的認識到政治教學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挖掘教材內容時,要及時的拓展課堂教學資源,樹立先進的政治教學目標與社會人文自然歷史相互聯系,在實踐教學當中要聯系課本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講解和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使學生在學習當中樹立科學的政治思想觀念,避免學生出現枯燥乏味的學習現狀。教師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走出課堂,利用理論與實際,思考政治方面的知識點,利用生活知識加深自身的學習印象,使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從而更好地體現出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三)多種資源整合,促進學生發(fā)展
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體現出政治學科當中的重要內容,進行教學的引導。由于我國在近些年對教育事業(yè)逐步的得到重視,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展教育的拓展和創(chuàng)新工作,所以教師要在課堂實踐當中,通過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進行教育的整合完善教學當中的各項步驟,在實踐教學當中針對不同的狀況進行科學的指導,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通過對教學資源進行多元化的探究和分析思考是否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從而進行教學的引導,強化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思維。
(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對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思想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動力,就要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課堂活動當中,強化學生在情景當中的體會能力,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借助詼諧幽默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升當前教育教學的目的。
(五)借助信息技術完美對接生活
隨著我國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與教育進行科學的融合,符合當前教育教學的新形勢。所以教師也要在政治教學當中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熱點性話題與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從而不斷的強化學生的直觀感受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高中政治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重點性的新聞,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在思考新聞的同時借助政治內容,增強自身對于政治教材的理解能力,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看出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滿足高中生政治素養(yǎng)提出的相關要求,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的設計內容,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通過采用多元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巧妙的設置調查項目,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fā)現政治問題,然后進行思考和探索,結合熱點新聞為學生的思考與探究創(chuàng)設與時俱進的生活化課堂,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韓春.淺談構建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意義和途徑[J].學園,2016(4):134-136.
[2]高興新.試論構建生活化高中政治課堂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6(11):164-166.
[3]王秋雷.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生活化:如何構建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