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
詩人、學者聞一多(1899-1946),也是畫家、篆刻家。湖北浠水人。1913年考入清華學校,先后任《清華學報》、《清華周刊》(英文版)的美術(shù)編輯,繪畫成績優(yōu)異,畫作曾被選送巴拿馬博覽會。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shù)學院等校研習,1925年回國后任北平藝專教務(wù)長兼油畫系主任。這時,又迷戀上篆刻。他在致友人饒孟侃的信中風趣地描述了喜愛之情:“繪畫本是我的元配夫人。海外歸來,逡巡兩載,發(fā)妻背興,詩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個妙齡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竟能寵擅專房,遂使詩夫人頓興棄扇之悲?!?聞一多想不到的是十多年后,竟然為謀生又拿起刻刀。
抗戰(zhàn)時期,昆明物價飛漲,生活艱苦。西南聯(lián)大教授們的薪水常常不能按時發(fā)放。教授們給報紙寫點文章掙幾個稿費,戲稱“換米吃”。教授夫人們做糕點、織毛衣、繡手帕,添補家用。為補日常開支之不足,1944年1月聞一多正式掛牌治印。浦江清起草的《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中說:“浠水聞一多教授,文壇先進,經(jīng)學名家,辨文字于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原始,海內(nèi)推崇。斫輪老手,積習未除,占畢余閑,游心佳凍。惟是溫古澤,僅激賞于知交;何當琬琰名章,共榷揚于藝苑?!泵焚O琦、馮友蘭、朱自清、潘光旦、蔣夢麟、楊振聲、羅常培、陳雪萍、熊慶來、姜寅清、唐蘭、沈從文等聯(lián)名推薦。聞一多對古文字學和西方繪畫都有高深造詣,篆刻師法秦漢又變化出新,古意盎然。他為馮友蘭刻的“芝生”,為陶子鬯刻的名章,以金文入印,都是佳作。
聞一多與數(shù)學家華羅庚既是同事,兩家一度又是合住一屋的鄰居。他曾為華羅庚治印一方,印面白文,刀法剛勁。印石兩側(cè)的邊款文字是:
甲申歲晏,為羅庚兄制印兼為之銘曰:
頑石一方,一多所鑿。
奉貽教授,領(lǐng)薪立約。
不算寒傖,也不闊綽。
陋于牙章,雅于木戳。
若在戰(zhàn)前,不值兩角。
聞一多一直為磨礪詩藝而嘔心瀝血。其詩句“鴉背馱著夕陽,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的奇崛用詞,歷來為人激賞。這篇銘文卻呈現(xiàn)了又一番風貌,簡練通俗,朗朗上口,有達觀的意趣,還有一點無奈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