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據(jù) 說,365個行業(yè)中,有兩個行業(yè)的人可以直上天堂。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yī)生。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被稱為園丁,被賦予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謂。醫(yī)生,則以救死扶傷為神圣使命,解重病于陳疴,救性命于瀕危,被稱為白衣天使。
不可否認,在這些師生矛盾和醫(yī)患沖突中,既有老師的問題,也有學生的原因;既有醫(yī)生的引發(fā),也有患者的挑起。
我過去曾對如何化解巨大的腐敗存量,提出一個觀點——“經(jīng)常發(fā)生的問題,需要從規(guī)律上找原因;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必須從體制上找原因?!?/p>
我以為這個觀點,同樣適用于當前的師生矛盾和醫(yī)患沖突。連日來,小學生繆可馨跳樓引發(fā)的爭議不斷發(fā)酵,家長和老師各執(zhí)一詞,引發(fā)關注。
繆可馨事件當然需要認真調查,嚴肅處理。但是,如果我們只從戰(zhàn)術的角度,只著眼于分清繆可馨與袁老師之間的個人是非,只盯住典型的個體,卻忽略產生這些典型個體的典型環(huán)境,那么,此類問題將永遠難以解決。此類問題不但會變成難題,而且會變成老大難題,以致成為無解的死題。
我們必須從戰(zhàn)略上提出解決的方案,抓住契機推動教改,才能避免乃至杜絕第二個繆可馨事件的出現(xiàn)。
首先,必須改變小學生考試的評分標準。
始建于1915年的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幼兒園,之所以有名,不僅因其上百年的歷史,而且因其有兩大特色:一是兒童混齡。一個20人左右的班里,既有大班生,也有中班生,還有小班的孩子。不同年齡的孩子,混齡在同一個班,不是為了通過學習培養(yǎng)競爭,而是為了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在相處中學會包容謙讓,學會相互關愛。二是不評先進。幼兒園三年從不評選先進,也不發(fā)小紅花,卻能讓每個孩子既能在幼兒園感受到平等自由,又能感受到大家都是小天使,將來都是對祖國有用的人。
該幼兒園的這兩大特點,給我以深刻的啟示。
我以為,小學教育,應該淡化分數(shù)。提倡在玩耍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些年的小學教育,分數(shù)成了檢驗教育質量,評判教育改革的唯一標準。它不僅綁架了學校,綁架了老師,而且嚴重地綁架了學生,乃至家長。不僅有學期考,中期考,還有月考,周考。
在花樣百出的各種考試中,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無人過問。學生學習為了什么,已經(jīng)麻木。考分考分,已經(jīng)實實在在地成了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命根。
在如此名目繁多的考試中,怎么能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同步發(fā)展,心智健全的小學生呢?
我以為,當務之急,應當通過試點,抓住契機推動教改,盡快將現(xiàn)在小學的考試大大減少。
其次,認真清理教育產業(yè)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盡管推行義務教育,但是“上學難”卻成為人民群眾概括的“三座大山”之一。背后的原因,正在于通過那種名目繁雜、花樣翻新的考試百分制,所催生出分分計較的各類補習班。而昂貴的各類補習班,又催生了各種補習教材、補習作業(yè)。
更為惡劣的是,為了提高并顯示補習的成效,一些老師竟然在課堂上不講重點,而將重點留在補習班上去講。
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寶貴的正課時間,聽的是非重點;而在少得可憐的課余時間,卻不得不去聽所謂的重點。這種產業(yè)鏈的每一次拉長,都是對學生的一次極其嚴重的摧殘。
第三,培養(yǎng)小學生的世界眼光。
活了112歲,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曾這樣說過:“我做研究有這種視野——必須從世界來看中國,不能從中國來看世界?!碑斍埃袊呓澜缥枧_中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需要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歷史進程,還需要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需要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
如果說改變評分標準,是小學生學習及考試的去粗取精,那么,清理教育產業(yè)鏈,就是教改及減負的去偽存真。而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則是由大觀小,為未來培養(yǎng)一代新人。(作者系制度反腐專家、中國紀檢監(jiān)察學院原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