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 張曉宇 鹿新華
平拋運動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運動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點知識之一.平拋運動處理方法中包含的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思想,也是非常典型的物理思維方法.對平拋運動的考查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考查對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理解;二是考查利用平拋運動規(guī)律進行定量計算.下面筆者針對這兩類試題作一簡單歸納總結,以饗讀者.
實際生活中很多情境都可以簡化成平拋運動模型,比如飛機投下炸彈在空中的運動、投擲游戲中水平拋出物體的運動等.因此對平拋運動的考查往往以某一實際生活情境為背景.
例1甲、乙兩位同學進行投籃比賽,由于兩同學身高和體能的差異,他們分別站在不同位置將籃球從A、B 兩點投出(如圖1),兩人投出的籃球都能垂直打中籃板上的同一點并落入籃筐,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拋出的籃球從拋出到垂直打中籃板的運動時間相等
B.甲、乙拋出的籃球初速度的大小可能相等
C.甲、乙拋出的籃球初速度的豎直分量大小相等
D.甲、乙拋出的籃球垂直打中籃板時的速度相等
圖1
利用逆向思維,將拋籃球的運動過程看作反向平拋運動,由圖可知,平拋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分別滿足xB>xA,hB<hA,由h=gt2/2可得籃球在空中運動時間僅與下落高度有關,因此tB<tA,A 錯誤;又因x=v0t,且xB>xA,可知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即籃球垂直打在籃板時的速度vB>vA,D 錯誤;甲、乙拋出的籃球初速度的豎直分量大小實際上是平拋運動下落時間t 在豎直方向的速度,vy=gt,因tB<tA,所以拋出的籃球初速度的豎直分量乙同學的小于甲同學的,C 錯誤;平拋運動的末速度因tB<tA,vB>vA,所以甲、乙拋出籃球的初速度,即平拋運動的末速度可能相等,B正確.
【規(guī)律小結】處理此類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從題目描述的情境中構建物理模型,在例1中,我們可以利用逆向思維,將同學拋籃球的過程看作反向平拋運動,然后結合平拋運動規(guī)律x=v0t,h=gt2/2處理.另外,特別注意平拋運動的速度變化量Δv=gΔt 也僅由下落時間決定.
例2如圖2所示,水平臺面高度為2R,一小球(視為質點)以某一初速度從臺邊沿水平方向向右拋出,其運動軌跡上有一點A,水平地面上有一點O,OA 的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O、A 間的距離為R,且OA 連線恰好與此時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 ).
圖2
由幾何關系知,拋出點距A 點的豎直 高 度 h =2R - R sin30°=3R/2,又 由t=可知,小球落到A點的時間,因此小球落到A 點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又因在A 點的速度方向與OA 連線垂直,如圖3所示,A 點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60°,所以解 得v0=選項D 正確.
圖3
【規(guī)律小結】在處理平拋運動的定量計算時,采用的基本思路是:先由幾何關系找出題目中一些線段長度與平拋運動水平位移、豎直位移的數(shù)量關系,利用運動學公式、角度關系及動能定理,進一步進行求解.
總之,處理平拋或類平拋運動問題時,基本的解題思想就是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化曲為直,將(類)平拋運動沿速度方向和垂直于速度方向進行分解,分別列出位移、速度、功能關系方程中的一個或幾個,然后再根據(jù)已知量求解未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