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娥
【摘 要】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讓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好奇心和興趣。游戲教學在課堂上的引入,能夠給小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英語學習氛圍,調動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小學生快樂有效地學習英語。本文將就游戲的趣味性、游戲的合理性、游戲的多樣性、游戲的情感性和游戲的競爭性五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 游戲教學 ?快樂有效 ?英語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在分層目標中對一級目標描述“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和二級目標中的目標描述“對繼續(xù)學習英語有興趣”的共同點就在于要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的興趣,從而愛學英語。從教師的英語教學經歷和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經歷中,經常會發(fā)現小學生在經過一年左右的英語學習,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會慢慢下降。有的小孩子甚至會對學習英語產生反感。在漫長的探索當中,老師們發(fā)現游戲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吸引孩子們學習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把孩子帶入到主動學習英語的氛圍當中,從而在細水長流中慢慢提升孩子的英語學習效率。那么,游戲教學要如何實施,才能讓孩子們快樂有效地學習英語呢?
一、游戲之趣,引學生之意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又無法長久持續(xù)集中,因此單一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孩子們產生一種枯燥乏味感。而游戲教學則采用游戲的形式,帶領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學習,其趣味性吸引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注意力。
課前的游戲有助于教師引導孩子們從下課吵鬧、注意力分散的環(huán)境中快速進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課前,可采用let?蒺s chant,sing a song, let?蒺s do, quick response等游戲形式,快速地把學生帶入到英語學習中。比如在教授PEP小學英語四下第一單元B部分時,教師可把A部分當中的Let's do拿過來進行游戲教學,從而在游戲中復習了舊知,又迅速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上。
課中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又能讓孩子們在注意力集中一段時間而無法持久集中的情況下,延長孩子們英語學習的注意力。而這種注意是一種無意注意,是不由自主地對英語學習所發(fā)生的一種注意。孩子們能夠在課中持續(xù)保持著注意力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課中,可根據所教授的新知采用riddles, role play, retell等游戲,更新孩子的注意力。
課后設置游戲則能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一個有趣地回顧和總結,讓孩子們期待著下一節(jié)課的英語學習。brainstorm,retell等形式非常適宜。如在教授PEP小學英語六下第一單元B部分的比較級的詞匯部分,就可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brainstorm的游戲,引導孩子們集中注意力,有條理地梳理知識點。
二、游戲之合理,提教學之質
游戲教學是采用游戲的形式,把游戲和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所重視的應該是教學本身,而非以游戲為本質,因此要合理地采用游戲。
其一,合理安排游戲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游戲的內容要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從而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突破英語教學的重難點,讓孩子的學習呈現簡單化和趣味化。比如在教授PEP小學英語四上第五單元A部分的詞匯vegetables一詞時,教師可采用piano game進行單詞的發(fā)音難點突破,在音階式的不同音量當中有趣操練,會讓孩子愿意去讀,愿意去掌握,用游戲的方式突破vegetable是發(fā)音難點。
其二,適宜游戲時間,促進質量的提高。游戲教學并不是一整節(jié)課下來都是在做游戲,而是要把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有效的游戲時間分配,不宜過長和過短。時間過長,會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都在游戲本身,而忽略了學習內容,從而會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有的老師錯誤地認為游戲教學就是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而事實上這樣的游戲時長很經常會讓孩子內心一直處在亢奮的狀態(tài),反而導致了學習效率低下。一般來說,游戲教學較為適宜的時間大概為不超過一節(jié)課的三分之一。合理的游戲時間能夠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從而達到質的提高。
其三,多樣游戲形式,確保教學的針對性。游戲教學不能采用一成不變的游戲形式。針對不同的課型,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游戲形式。針對語音課,教師可采用chant,phonics,手指游戲等游戲方式。如在教授PEP四年級下冊的Unit 1的語音-er的發(fā)音時,教師就可采用chant: Sister, sister. Can you see? A hungry tiger on the TV...來進行游戲教學,chant朗朗上口,特別能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詞匯,教師采用游戲進行詞匯操練,可針對詞匯的音義形進行操練。如在教授PEP小學英語四下第二單元 B部分有關動詞的四個單詞時,教師可以采用TPR的游戲方式。教師做動作,孩子們來說英語,即可檢測孩子在單詞的音義方面是否掌握。再把游戲轉化成教師指讀單詞,讀音錯誤時,學生站起來讀出正確讀音;讀音正確時,學生保持沉默。這就可以檢測出學生是否掌握單詞的音形。當游戲為看圖拍單詞時,又檢測了學生是否掌握了單詞的義和形。教師可根據所要檢測的點,進行合理的游戲形式的選擇。針對句型,教師可采用pair work,傳聲筒等形式進行游戲教學。如PEP小學英語四下第二單元B部分的對話課時,可讓孩子們把重點句型It s ?. It s time to ?.進行傳聲筒傳遞。在傳聲筒的句子游戲中,能夠引導孩子認真傾聽和說,保證了游戲對學習的促進和提高。
三、游戲之情感,燃學習之樂
孩童熱愛游戲,這是他們的天性。教育要學會順應天性,并去開發(fā)和發(fā)展孩子的思維。小學生的思維還處在不成熟的一個階段,因此孩子學習的內驅動力相對來說還比較小,經常是要依靠外在的驅動力來成就的。
在英語的學習當中,采用游戲教學,能從情感上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從一個較為有效的口子當中去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同理心,會讓小孩子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和真心。游戲教學的輕松和愉悅,使學生更愿意去體會和學習,并在游戲當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在這些情感當中,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還可以帶引孩子們體驗不同的文化差異。如PEP小學英語四下第二單元時就涉及到了南北半球的時間問題,通過游戲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到南北半球的文化差異。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情感,會點燃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愛上學習英語。
四、游戲之競爭,提課堂之興
游戲教學中,必定會存在著競爭。游戲的競爭特點勢必能夠提高爭強好勝的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都渴望贏,因此他們在游戲前會非常認真地聽游戲規(guī)則,游戲過程中會積極配合,甚至是主動參與。這就能夠把“要我學”通過游戲的競爭轉化成“我要學”,切實地把孩子學習的外在驅動力轉化成內在驅動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游戲的輸贏要進行明確的規(guī)則說明,學生才能根據這些規(guī)則進行游戲,教師也才能根據這些合理的規(guī)則進行評定。在合理的競爭中孩子們才能有持續(xù)的學習動力。如果教師的輸贏規(guī)則是不合理的,甚至學生認為是不公平的,那么游戲教學的競爭就遭到了破壞,孩子們就會對游戲提不起興趣,導致游戲教學的失敗,效果必定差強人意。教師要學會引導,借助游戲競爭機制,真正促進課堂的教與學。
結語
英語游戲教學是小學課堂教學方式之一,它能夠以其趣味性吸引孩子們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從而在快樂的氛圍中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但是游戲教學也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師進行游戲教學中,要注意游戲教學的適用內容、時長和形式,要主動吸取游戲教學的精華,避免其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