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超
摘??要:中職階段的學生其思維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中職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以及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具有較為濃烈的探索欲望。地理是一門需要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所以教學中,中職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中需要契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以及特點,應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參與到地理學習中的興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為學生做好引導,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愉快的體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中職地理;教學研究
1?應用地圖和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對于剛接觸地理的中職生而言,對”空間”這一概念理解不深,甚至是空白,因此學習地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也源于地理空間的抽象性。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既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與聯(lián)系,又要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把地圖和多媒體技術作為地理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給學生以具體直觀的圖文來認識地理。
1.1充分應用地圖,讓學生主動學習
地圖是表述地理的第二語言,教會學生看圖,獲取各類信息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教學中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為原則,在新教材新增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中也要貫徹這點。如學習”東南亞的城市分布特點”,通過讀圖學生得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教師進一步引導,河流出??谟袥]有分布?師生共同總結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教師通過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取代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1.2利用多媒體,訓練讀圖能力,把教學與地圖融為一體
多媒體技術以其直觀、形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特點,彌補了地圖在三維空間表達中的不足。如在”地球的公轉”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將地球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以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一種動態(tài)演練,學生仿佛置身于太空觀察地球的運動中,使之對地球公轉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從而形成地球在運動這一觀念。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快樂教學不是在課堂上進行網絡教學,而是教師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能夠激情投入教學過程,營造輕松愉快的合作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學生盲目記憶。雖然它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學生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久而久之會導致厭倦。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應用。地理教學來源于生活,也反饋于生活,教師應加強趣味性教學,使學生將地理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積極運用地理的多元視野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地理故事的引入有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對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有具體的認識,掌握地理的原理和規(guī)律,不斷拓展思維。地理故事的選擇要以興趣為基礎,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材,由淺入深地講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融入故事,豐富課堂
寓教于樂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教學形式。地理課堂教學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引入一些相關的小故事,讓學生自主融入到知識的獲取中來。故事可以是現(xiàn)成的,也可以自編。例如,在教學“南亞”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將《西游記》的故事導入新課?!段饔斡洝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不畏艱險,歷經磨難,最終到達“天竺”?!疤祗谩本褪墙裉斓挠《龋挥谖覀兘裉鞂W習的“南亞”地區(qū)。在后面學到“南亞的宗教和社會”時,教師還聯(lián)系這個故事:唐僧師徒四人不遠萬里,不畏艱辛,到這兒取的是什么經?又如,在教學“東南亞”一節(jié)時,對于中南半島上國家的首都名稱,學生總是鞏固困難,教師就采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有人叫老萬(“老撾”首都“萬象”),越河去撿金(“越南”首都“河內”“柬埔寨”首都“金邊”),走路又太慢(“泰國”首都“曼谷”),像只小綿羊(“緬甸”以前的首都“仰光”,2006年緬甸將首都由仰光遷往內比都,這點向學生進行說明即可)。這樣,學生會興趣盎然,一下子記住了中南半島國家和首都的名稱。
4?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僅開展課堂活動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精彩的課外活動符合新課標“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既可聯(lián)系生活,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地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1積極開展校內實習調查,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學生自主完成簡單的調查報告,是每個中學生學習地理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如開展“我校關于水資源浪費情況調查”活動,教師事先設計好調查表,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對校園日常用水類型以及浪費水資源的主體、浪費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小組合作完成,并由學生自制校園水資源調查表,設計節(jié)約用水的漫畫插圖,寫篇關于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倡議書,展示調查成果及漫畫插圖、朗讀該倡議書,發(fā)起“節(jié)約用水,有我一份力”校園簽名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際調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4.2開設地理書角,分享地理視頻,定期開展閱讀匯報活動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對中學生最基本的要求,為增長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教師可在班上開設地理書角,師生定時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展示地理相關書籍,如《地理中國》《人類星球》視頻雜志等,讓學生從閱讀中認知地理學科,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開啟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探索地理問題的積極性。
5?結束語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不僅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起著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競爭,勇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教師與學生既要積極互動,又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為其創(chuàng)設條件。靈活應用學法與教法,通過各種方法把課外知識融入課本活動中,不斷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學習方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平.淺談中職地理教學與歷史知識的聯(lián)系——以中職旅游專業(yè)為例[J].中華少年,2018(7):184-184.
[2] 賀敏.重視發(fā)展學生職業(yè)本位優(yōu)化中職旅游地理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12(005):21.
[3] 董南林.應用"延遲滿足效應"培養(yǎng)中職生的間接學習興趣[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旬刊,2018(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