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芳
摘 要:為了促進不同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教師需要深入學習分層合作教學理念,這不僅能使學生學到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這也符合當今教育的有效教學方法。本文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為例,分析了分層教學的內(nèi)涵以及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出了幾點建議,并結合一些常用的科目分析了實施分層合作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分層教學;合作;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6-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68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應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改善以往的教學方法,采用分層合作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節(jié)約學生時間,節(jié)約教學資源,并且?guī)椭鷮W生學習,提高教學效果。而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明白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需要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課程,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分層教學,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構建高效的課堂。
一、分層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內(nèi)涵
分層教學主要是指以班集體的教學為主要對象,小組合作教學和個別輔助教學兼顧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就是通過對全班學生按照不同的基礎知識水平分為不同的層次,以每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依據(jù),保證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實施分層教學對改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構建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民主的學習風氣,使每一個學生都喜歡上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玩電腦游戲,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適當?shù)匾糜螒虻睦觼砑ぐl(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舉例時,選擇適合學生的優(yōu)秀的游戲,應從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強調(diào)相應的學習功能,判斷其是否能對學生的成長有所幫助,如果能夠有正向的幫助,教師就可以鼓勵這部分學生適當?shù)赝ㄟ^游戲來提高學科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是對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和認知水平的分層,但這并不是人格的分層,教師要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巨大潛能,使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使他們能夠最終達到心理平衡,從而使班級成為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集體。
二、分層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如何以學生為依據(jù),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置,是信息技術課課堂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僅教學生一些課本的理論知識,不太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個體的發(fā)展,不能全面照顧到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緊跟時代的腳步,對教育模式也要進行合適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需要保證所有學生獲取知識并實現(xiàn)個人價值。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基礎不同,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這樣就導致學生的發(fā)展進度出現(xiàn)較大的區(qū)別。
因此,分層教學要以教學效果為出發(fā)點,面向全體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差異點進行分析,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qū)W到知識,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制作不同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學習,并且能夠得到個體的全面發(fā)展,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構建高效課堂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分層教學的方法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層次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且深入研究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學習狀態(tài),從概括分析和數(shù)據(jù)分析兩方面來說,教師應首先根據(jù)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先做一個大致的分類,然后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考查,對學生的自我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進行分析,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層。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組建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動態(tài)管理,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學生產(chǎn)生心灰意冷的心理,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創(chuàng)建合理的學習小組,使能力相當?shù)膶W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對于能力較弱的小組,就需要更加重視他們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初期授課時,教師可以設定3個層次對應相應的學習目標,并以此為依據(jù)設置不同難度的課程內(nèi)容。對于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其要求是對各種修飾技術熟練掌握,對文本內(nèi)容、插入圖片、藝術標題等進行全面設計及相應美化,對其做出的演示文稿目標是主題鮮明、搭配合理,構圖要求美觀創(chuàng)新。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要做到藝術字大小格式與所做幻燈片內(nèi)容相符,設計文本框的文字及背景和邊框顏色,并通過網(wǎng)絡搜尋合適的圖片插入幻燈片,題目要求大方醒目,插入的圖片比例恰當。對于基礎相對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目標是藝術字編排的完成、文本框的文字輸入以及插入圖片,并學會活學活用。利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促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幫互助、揚長避短,從而保證分層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針對不同的學生,也有一定的分類要求,教師可以采用課外知識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采用教學聯(lián)合群體教學的方式,加強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被注意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關注并給予相應幫助,加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使其樹立科學的奮斗目標。
四、組建與實施分層教學
(一)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分層,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層次分為甲、乙、丙類。
甲類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薄弱,學習接受能力較弱,基礎相對較為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乙類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良好,這一類學生有一定的上進心,但是基礎中等,學習有自覺性,成績處在中間水平。
丙類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相對突出,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有突出的學習能力,基礎扎實且取得優(yōu)異成績,能夠完成一部分綜合問題。
(二)分層備課
在分層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下,也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設計每天授課時所用的合理詳細的教學方案,將不同的教學方案運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中去,并且多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和指導。對于甲類學生,教師就應該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將問題設計得相對簡單一些,注重基礎信息知識的輸出,培養(yǎng)學生一些基本能力和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首先掌握一些計算機相關知識,然后慢慢在之后的教學中再設計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針對乙類學生,可以設計得靈活一些,讓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可以設計一些難度稍微大一點的問題和靈活性稍微強的問題。而對于丙類學生,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更加熟悉并且能夠靈活地運用,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解決計算機難度稍大的問題,發(fā)展他們的特長和個性。
(三)分層教學
在課堂中分層備課是前提,但是分層教學才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難操作的,并且分層教學也是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的部分,采用彈性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例如,在題為“對于Windows的基本認識”的教學過程中,以每位學生的實際信息水平為依據(jù),教師可以將學生現(xiàn)在的情況結合預設標準分出甲、乙、丙三層學生,甲層學生接受能力較低,在任務布置的環(huán)節(jié)上,教師應綜合考量,任務應能給予學生學習信心,任務要求相對簡單,首先幫助學生建立起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如可以讓學生對Windows窗口的組成進行簡單的認識;對于乙層水平的學生,在任務布置時,教師要經(jīng)過大量思考,充分考慮問題的難易性,可以讓乙層學生在更好掌握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邁進,可以讓學生總結歸納Windows窗口的組成和對話框的相應的一些功能,使得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為完整的知識構建體系;由于丙層學生之前對信息技術有一定的基礎,相關操作能力較好,教師可以將Windows8的啟動和退出、對話框的應用作為其任務,并進行示范操作。在信息技術課上,通過上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對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起到促進作用,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潛能。
(四)分層評價
用信息技術課堂掌握水平不同的標準來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不同的評價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能夠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對學生盡量以鼓勵的態(tài)度輔助他們學習,重點關心一些能力不太強的學生,鼓勵和引導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對于學習一般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可以表揚他們在學習中取得了良好的進步,使他們能夠有足夠的信心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而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并且讓其他學生共同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
五、結語
信息技術是為其他學科做鋪墊的一門基礎學科,這也使得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為了使信息技術教學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刻苦鉆研和探索信息技術新知識。為了能夠更好地構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小組合作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基礎上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并且可以使學生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對于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減少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避免一些學生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通過推進信息技術課堂的發(fā)展,促進整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冬玲.校企合作模式下分層教學實踐研究——以“蘇州印象”項目教學為例[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2).
[2]肖微,包大鵬,付明.“分層合作—研究性”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
[3]盛璞.思維導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