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雁
摘 ? 要:“互聯網+移動數據終端”的迅猛發(fā)展,為檔案工作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檔案微信公眾平臺逐步成為檔案館對外宣傳和服務、擴大影響力的重要載體。本文從檔案微信公眾平臺影響力因素入手,調研分析省級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現狀,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提出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服務與宣傳對策,以期利用檔案微信公眾平臺更好地為民服務。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檔案服務 ?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270.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6(a)-0183-02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mobile data termina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archive work,The 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archives to publicize and serve the public and expand their influenc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vincial 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construction status quo, To summarize the existing common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publicity countermeasure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of archives,In order to use 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for better service.
Key Words: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rchives service;Influence
新媒體視域下,如何利用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為民服務,讓其了解館藏檔案資源、滿足查檔需求引起學界廣泛關注。
1 ?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影響力調查
1.1 影響因素分析
1.1.1 推送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
2016年8月“企鵝智酷”發(fā)布的《自媒體讀者行為洞察報告》調研發(fā)現:六成多網友更關注原創(chuàng)內容,可見原創(chuàng)內容是影響閱讀量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筆者通過調研微信公眾號的總推送數目和貼上“原創(chuàng)”標簽的數目,得知檔案春秋的原創(chuàng)比例最高,達到92.40%,
幾乎達到了篇篇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排名第二的云南檔案和第三的江蘇檔案之間相差不大,分別為52.7%和46.6%。但仍有一些公眾號的推送未貼過原創(chuàng)標簽,例如十九大期間,多個公眾號推送了“XX省檔案局組織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同質化現象明顯。相比之下冀小蘭的推送內容獨具特色,梳理了以往的入黨誓詞和成為黨員的條件,既貼合熱點又有創(chuàng)新。
1.1.2 推送內容及形式
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推送內容大致包括檔案資源展示、政務資訊、檔案宣傳教育等。在檔案資源展示中又可細分為老照片、名人名家、故事地圖、專題紀錄片、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檔案解密、口述檔案等;推送形式包括館藏圖片、文字介紹、視頻影像、口頭講述、動漫、漫畫、網上展廳等,但不同公眾平臺在內容豐富性、推送形式以及推送側重點上存在很多差異。
1.1.3 菜單設置情況
微信公眾平臺的菜單能直接反映內容分類,便于用戶了解和直接提取信息。多數檔案微信公眾平臺都設置了查檔服務、館藏宣傳菜單欄目和信息速遞欄目,而設置互動交流的寥寥無幾,只有廣西檔案資訊、江西檔案和福建檔案涵蓋了上述四方面,說明目前省級檔案館更側重利用微信公眾號提供查檔服務和宣傳檔案文化,但在與用戶的互動交流和方面意識尚且不足。
1.1.4 平臺交互服務
微信公眾號的歡迎語是與用戶的首次交流,歡迎語是否有意義對于能否增強用戶粘性有重要影響。大多數檔案館都設置了回復歡迎語,諸如:“您好,歡迎關注XXX”或“感謝關注XXX”等,而設置如“歡迎語+操作信息”或“您好,您可以回復XXX,操作XXX”等對用戶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歡迎語很少;回復情況一般是自動回復,缺少精準化和人性化。
2 ?省級檔案館微信平臺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yè)運營人員不足、精力有限
人員不足、精力有限是制約檔案微信公眾號發(fā)展的阻礙因素。通過電話調研了解到四川檔案和福建檔案在內的一些公眾號目前只有一人在負責微信推送的材料查找、內容編輯、排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工作,并且他們都是兼職人員,自然精力有限,內容質量無法真正保證。
2.2 數字資源整合不足
對館藏檔案資源數字資源開發(fā)與整合是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高質量內容的基礎。但多數檔案館由于基礎工作不到位,存在對館藏的開發(fā)較少、數字資源整合不足,專題數字資源庫建設不到位,導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3 菜單設置尚不合理
目前部分公眾號仍缺少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菜單設置。還存在菜單標題與鏈接內容無法銜接、菜單徒有其名、菜單設置無意義、菜單內容更新不及時、菜單與菜單內容重復等現象。
2.4 重發(fā)布輕服務的定位
2016年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李明華從七個方面部署了2017年的檔案工作,其中一項就是強化服務社會民生的能力,足以見得檔案館服務大眾的重要性。因為微信公眾號的功能介紹是在用戶關注時展現的信息內容,是對公眾號整體的功能、內容、資質的介紹,因此能夠反映出公眾號的定位。多數小編都側重宣傳檔案文化以及局館動態(tài),而忽視了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功能,說明我國檔案館的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意識仍有待提高。
2.5 宣傳力度不足、推廣途徑局限
“作為新生事物,微信的推廣方式直接反映了相關部門對新型服務途徑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決定了用戶對該項服務的知曉度和重視程度?!蓖ㄟ^相關調研發(fā)現,公眾號的關注度數超過一萬的僅有檔案春秋和天津市檔案館,其他公眾號的關注數僅有千人左右,可見省級檔案館的微信公眾平臺的社會關注度不夠高。另外,運用“兩微一端”的應用程序進行宣傳的檔案館僅有3家,占比15%,分別是浙江省檔案館的“浙江檔案”、湖北省檔案館的“掌上檔案”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廣西檔案信息”。總的來說,檔案館對微信公眾號的宣傳推廣力度還有待提高,推廣途徑還有待創(chuàng)新。
3 ?提升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檔案信息服務與宣傳的策略
“互聯網+時代”,檔案微信公眾平臺已然成為檔案信息交流與信息服務的一種重要模式,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維度著手改進與提升。
3.1 夯實平臺管理,加強政策引導
首先,宏觀方面,為了確保平臺規(guī)范化的運行,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館的《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辦法》等規(guī)章制度,加強政策引導,將檔案微信公眾平臺建設提到領導的工作日程,實施全過程管理。其次,微觀上,規(guī)范微信公眾平臺的命名、設計標識、主題和顏色等,突出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官方性和權威性。
3.2 注重原創(chuàng)內容建設,構建互動交流平臺
首先,原創(chuàng)內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例如,2016年,廣西檔案資訊發(fā)布了一份關于調查用戶關注的服務,民生檔案想要了解的信息,以及檔案館目前服務存在的問題的問卷。這樣得到反饋后,將推送內容進行針對性策劃,既能提高推送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也會提高閱讀量,繼而提升公眾號的WCI指數。
其次,檔案部門始終本著“為民服務和全民參與的原則”,在平臺上舉辦一些小互動,嘗試通過舉辦檔案展覽、有獎競猜以及投票表決等活動,改變檔案館的“冷面孔”形象,檔案工作者通過人工回復及時解決用戶提出的問題參與交流互動,而不是自動回復。
3.3 突出檔案特色主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閱讀數量的提升除了通過賬號粉絲的直接閱讀,還可以通過朋友圈轉發(fā)和分享等形式提高檔案傳播的效果。檔案館應該構建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模式,不拘泥于枯燥的文字信息,比如,可以將文字與圖片、音頻和視頻相互結合展現生動有趣的特色內容,讓用戶被特色內容深深吸引,主動的參與進來并產生共鳴然后主動轉發(fā),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例如,檔案春秋就曾經通過圖文并茂的“我是親歷者”這檔貼近百姓生活的欄目,原滋原味的講述20世紀80年代的上海第一批房奴的故事,大大增加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吸引力。
3.4 根據自身實際 組建高素質的專業(yè)運營團隊
一些檔案館(室)受人員編制的制約,還未組建專業(yè)的運營團隊。一般來說,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團隊至少需要3個人,分工明確,包括欄目策劃、資料查找、內容編輯撰寫和排版等方面,各負其責又要通力合作。另外,選擇和培養(yǎng)高素質的檔案人才,同時又精通計算機知識和網絡媒體設計的“多料”復合型人才。
4 ?結語
在我國檔案微信公眾平臺還是新興事物,其建設還處于不斷探索發(fā)展階段,還存在電子信心安全技術保障等問題。因此,檔案館(室)做好自身定位,不斷豐富館藏資源,加大館藏檔案資源的信息化,促進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企鵝智酷.自媒體讀者行為洞察報告[EB/OL].[2017-11-04].http://tech.qq.com/original/archives/b123.html.
[2] 中國檔案資訊網.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在京召開[EB/OL].[2017-11-04].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16-12/30/content_170540.htm
[3] 馬大艷,李學靜,陳虹暻.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對策——基于“985工程”大學圖書館的調研[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