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海芹,褚 霞,王 紅,劉光芹
2020年春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到全國各地。新冠肺炎是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肺炎,具有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的特點[1]。面對這一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zhàn)是全國人民發(fā)出的最強音[2]。白衣衛(wèi)士,拱衛(wèi)醫(yī)魂,為生命接力,是全民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流砥柱。對于輪崗休整與醫(yī)學觀察期間的一線護理人員,國家衛(wèi)健委將其列為需要緊急心理危機干預的第一級目標人群[3]。江蘇省淮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為淮安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yī)院。為了保障一線護士身心健康,該院要求一線護士參加15~20 d抗疫工作后統(tǒng)一在指定地點輪休,并發(fā)現(xiàn)一線護士輪休期間存在焦慮、抑郁、睡眠障礙、人際交往敏感、軀體化、飲食障礙等應激反應。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旨在為心理危機干預、改善該群體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2月5-25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輪崗休整與醫(yī)學觀察的一線護理人員16人為研究對象(簡稱一線組),同期選擇暫未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護理人員42人為對照組。2組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和職稱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4]調查心理健康狀況,包括軀體化(12條目)、強迫癥狀(10條目)、人際關系敏感(9條目)、抑郁(13條目)、焦慮(10條目)、敵對(6條目)、恐怖(7條目)、偏執(zhí)(6條目)、精神病性(10條目)、飲食與睡眠(7條目)10個維度,每條目采用1~5分(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評分,每維度取該維度所有條目總分平均值,分值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量表Cronbach’s α=0.875。
根據(j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調查與管理指南(試行版)》[5]要求,本次調查均采用微信調查的方法,設計《醫(yī)護人員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工齡、文化程度等)、癥狀自評量表(SCL-90)。告知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填寫方法,要求3 d內(nèi)提交調查問卷,填寫不完整視為不合格問卷。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 20.0軟件處理。SCL-90等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的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的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Z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線組、對照組和全國常模SCL-90各維度評分比較 一線組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飲食與睡眠、SCL-90總均分項目、對照組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飲食與睡眠項目高于全國常模相應項目(P<0.05);一線組護士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飲食與睡眠、SCL-90總均分項目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線組、對照組和全國常模SCL-90評分比較(分,x±s)
2.2 不同個體特征護士SCL-90總均分比較 一線組30~39歲年齡段、本科及以上、已婚、中級職稱護士的SCL-90總均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一線組與對照組不同個體特征護士SCL-90總均分比較(分,x±s)
新冠肺炎發(fā)病機制、病理特征尚不十分清楚,目前還無特效治療方法[6]。置身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封閉的工作環(huán)境、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高負荷的護理工作量、重癥患者情緒失控的責難等因素,均會給一線護理人員帶來身心應激反應。在全社會點贊一線護理人員逆行而上、為生命接力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其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以保證該群體身心健康。
醫(yī)務人員屬于高風險職業(yè),原本就是各種心理問題的易感人群[7]。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也是一種強烈應激源,任何個人都不可避免產(chǎn)生強烈應激反應[8]。新冠肺炎暴發(fā)初期,因對其認知的匱乏,致使醫(yī)護人員感染率較高,甚至出現(xiàn)死亡病例,一線護理人員抗擊疫情難免會有焦慮、緊張的自我體驗??箵粢咔槌跗?,各種防護物資的不足,近距離接觸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加重了其擔心被感染的恐懼心理[9]。隨著“應收盡收”國家防控新冠肺炎政策的強力推進,高負荷的護理工作量、面對患者死亡職業(yè)本能的自責與無助以及不被患者與家屬的理解與尊重,也會加重一線護士睡眠障礙、軀體癥狀。本研究中,一線護士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飲食與睡眠及SCL-90總均分評分均高于全國常模、對照組護士,與徐明川等[10]報道基本相似。
在不同個體特征抗擊疫情的一線護理人員中,30~39歲年齡段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同時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堅力量,多在護理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壓力尤為明顯,這點與已婚一線護理人員基本相通。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中級職稱一線護理人員承擔著更重的照護任務,長時間接觸新冠肺炎感染患者,親眼所見不斷增多的確診與死亡病例以及同伴的倒下,也會無形增加其心理負擔。鄧蓉等[11]研究報道,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護士心理壓力與年齡、婚姻狀況、新冠肺炎知識獲取途徑等因素相關。本研究中, 30~39歲年齡段、本科及以上學歷、已婚、中級職稱的一線護士及SCL-90總均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應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