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颯
摘要:本文對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希望對高中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教學生活化
引言
化學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很多日常必需品都與化學之間存在著一定關聯。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建立起聯系,以保證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完成,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高中化學作為一個理科類的學科,其內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由于很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因此,在對部分點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影響到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將化學現象與基本的生活經驗之間建立起聯系,將相對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幫助學生對化學現象以及化學概念進行理解。
學生在對高中化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枯燥的知識點難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到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對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化學,并將所學知識更好地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以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路徑
1.教學內容生活化
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可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地進行和開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注重學生對重要知識點以及解題思路的掌握,而忽視了其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F階段,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對所講授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以確保更好地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在講授知識之前,教師要對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將其與生活建立起有效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直觀的體驗。在對授課的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力將教材中相對單一、枯燥的化學知識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且能夠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的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其對所學知識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從而在一種相對輕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對深奧、難懂的知識內容的學習。對此,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要事先對學生的基本知識素養(yǎng)、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初步的了解。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當地的人文條件、文化背景相聯系,增加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效運用。
比如,教師在講授《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這一節(jié)課程時,在完成了相關知識的講授之后,可以將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告訴學生在生活中要注重對自然環(huán)境和資源的保護,使生活更加美好。
2.教學方式生活化
要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掌握,首先要保證教學形式的合理化,從而使相關的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和進行。傳統的以教師單方面?zhèn)魇跒橹鞯慕虒W形式難以適應新現階段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在新形勢下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自主學習。現階段高中化學的學習內容相對基礎,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掌握大部分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指明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其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運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加強其合作意識,對日后的工作和學習有一定幫助。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取長補短,對其進步和發(fā)展有利。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得到充分調動,并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學環(huán)節(jié)生活化
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以及相互進步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完成對相關知識的講解,還要對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鼓勵其進行積極的思考,要敢于質疑、敢于發(fā)問,進而實現師生間共同的進步和發(fā)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保證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部分化學課程的內容相對枯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極情緒,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相對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4.實驗設計生活化
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實驗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而實現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在生活中發(fā)現化學、學習化學。
比如,教師在對“硫的化合物”進行講授時,可以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酸雨現象,并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酸雨的形成過程。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并進行實際的試驗操作,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使動手操作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對其進步和發(fā)展有利。
5.作業(yè)設置生活化
課后作業(yè)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和升華,學生可以通過獨立完成作業(yè)實現對相關知識的復習和對新知識的探索。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置的過程中,要以課堂教學的內容為基礎,并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融合,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實踐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
比如,教師在講授完二氧化硫的性質以后,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查閱文獻資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漂白劑以及漂白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并將調查的結果在后續(xù)的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了解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鍛煉到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語
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情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對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通過將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提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在實際的生活中進行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姚源平.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58-59.
[2]黃正鈺.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人文之友,2019,(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