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蓮銳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急需大量實踐型、專業(yè)型、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作為我國經濟建設輸送現(xiàn)代化人才的前沿陣地,需要結合“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特點,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夯實基礎。本文主要針對“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高職學生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互聯(lián)網+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現(xiàn)狀分析
在我國經濟發(fā)展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出現(xiàn)了較大的轉變,各個行業(yè)急需大量的實踐性、操作型以及專業(yè)技術性人才,高職教育逐漸受到了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院校的生源不斷下降,對學生教育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難度,而想要提升高職院校育人質量,相關教育者需要結合“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開展學生教育工作,促使學生獲得素質與能力的均衡發(fā)展,為我國經濟建設輸送更多的現(xiàn)代化、多元性人才。
一、“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學生的特點
1.思想更加活躍
當代高職學生成長于信息時代下,對信息技術并不陌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靈活應用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獲取想要的信息,思維更加活躍、社會經驗更加豐富。
2.缺乏集體意識
當代高職學生多為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和長輩的寵愛,在家庭中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逐漸形成了自私自利、攀比好勝的性格,在校園生活中缺乏集體意識,曠課、早退、遲到等問題嚴重,并且屢教不改,對學生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3.心理問題嚴重
通過相關調查統(tǒng)計顯示,心理不健康已經成為困擾高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受到公眾和社會陳舊觀念的影響,認為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高考失敗、學習成績不好的學困生,這種有色眼鏡為高職學生增添了心理壓力,在家長和教師批評中,容易產生固執(zhí)、自卑以及孤僻等不健康性格,沉迷于網絡難以自拔,生活脫離學生正常軌道。
4.迷戀網絡成癮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已經在學生群體中獲得廣泛應用,很多學生成為社會中的“低頭族”,每天沉浸于網絡圖片、音樂以及社交軟件中,不正確的網絡習慣對學生的鑒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帶來巨大影響,其價值觀和人生觀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不符,對學生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二、“互聯(lián)網+”時代下優(yōu)化高職學生教育的相關途徑分析
1.加強學生思想引導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社會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對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但是由于網絡中充斥著大量的不良文化,加之高職學生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其容易侵害學生的心理和道德信念,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學生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辨別網絡信息,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首先,高職院校要注重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將德育教育和“互聯(lián)網+”充分結合,傳授給學生正確辨別網絡良莠信息的方式,促使其更加正確的使用網絡進行學習,做到不傳播不法言論、不造謠、不傳謠;其次,班主任要承擔學生思想教育的重任,將思想指導落實到班級管理中,通過完善和系統(tǒng)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最后,高職院校要注重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教育講座等主題活動,通過講座幫助學生正確對待社會多元文化,辨別網絡中的虛假信息,吸取網絡中的正能量。
2.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當代中職學生的個性意識更強,在經歷了高考的失利后,其心理難念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在進入高職校園中,容易產生自卑、孤僻等心理,加之受到網絡負面文化的影響,對學生成長十分不利,因此,教師要結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生加強互動交流,促使學生改變極端心理,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首先,以往的師生面對面交流模式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當代高職學生更加習慣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社交,教師要迎合當代高職學生的特點,使用微信或者QQ等社交工具與學生進行網絡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見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技術優(yōu)勢,加強與學生的心靈交流;其次,當代高中學生的個性更加明顯,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中,要注重給予學生以肯定和鼓勵,通過教師的欣賞與表揚,能夠激發(fā)高職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學生對高職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最后,教師要迎合“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特點,建立心理咨詢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有關道德教育或者心理健康的文章,以互聯(lián)網為開展學生教育的重要平臺,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3.加強網絡資源建設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網絡已經成為開展學生教育的重要途徑,并且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歡迎與認可,網絡雖然充實著大量的教育資源,但是資源質量良莠不齊,對網絡教育的開展形成了制約和不足,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強網絡資源建設,將網絡打造為學生教育的新平臺。首先,高職院校要不斷充實教學資源庫和精品課程庫,對入選的資源進行科學認定,制定科學的認定機制,保證資源的有效性和教育性;其次,制定科學的資源維護機制,便于廣大師生下載訪問,對所有資源進行集中化管理和維護,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后,高職院校要積極應用新技術,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便捷。
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學生的個性出現(xiàn)了一定的轉變,教師要迎合網絡時代的特點,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生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為其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斯琴,姚遠耀,劉姸.“互聯(lián)網+”時代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調查研究[J].智庫時代,2019(48):94-95.
[2]王燕,倪延文.互聯(lián)網時代下天津高職院校學生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分析[J].智庫時代,2019(46):158-159.
[3]周原.“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轉化[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1):187-188.
[4]劉兆陽,顧洲一.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高職學生金融風險意識的養(yǎng)成路徑[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28(05):9-12.
[5]張陽.“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動畫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研究與設計[J].衛(wèi)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