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立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其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效果有極大影響。同時在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活動,讓學生可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促使“閱讀”活動變成“悅讀”活動,以此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下面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培養(yǎng)
引言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良好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采取適宜的手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水平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逐漸成了當前教育領域研究的重點話題,而不同階段你的教師也逐漸走向了探索素質(zhì)教育的道路上。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實現(xiàn)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探索的方式來獲取知識。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相對比較小,其思維活躍,在學習上更加傾向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悅讀”,要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為學生提供一些感興趣的閱讀材料,促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閱讀課堂上,并在閱讀中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自身自主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比較小,認知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都相對有限,加上小學生的識字比較少,閱讀語感差,自主閱讀意識比較差。對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如繪本、插圖文本等,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盤古開天地》時,在學生閱讀本課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神話故事,如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等,以此調(diào)動學生學習神話故事的熱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盤古開天地的視頻,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感觸。學生經(jīng)過之前的鋪墊,會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產(chǎn)生很強的好奇心理,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閱讀,學生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在學生學習完課文內(nèi)容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其他神話故事閱讀材料,如精衛(wèi)填海、大鬧天宮等,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提升。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思維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思維是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月的教學中,大多是以教師的單方面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從教師安排,學生整體實踐力度不夠,造成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新時期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實踐氛圍,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產(chǎn)生疑問,并主動的通過閱讀來解決問題,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思維發(fā)展。例如在《畫楊桃》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在進入課堂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實踐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閱讀欲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楊桃畫出來,并且能對其進行適當?shù)目鋸?、渲染,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選出畫的最好的學生。在學生興趣高昂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自主閱讀,并找出生字,記錄自己喜歡的語句,在學生自主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語句,并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交流,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還能深化自身閱讀思維。
3.引導學生樹立開放閱讀意識
對于閱讀活動,不能單純地局限在教材中,還應該脫離課本,走進生活,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促進學生閱讀水平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閱讀意識,如在每個單元中,都設置有口語交際模塊,而這一模塊的設計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有很大幫助,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可以是玩具,也可以使各種話題,并查找與之相關的資料,在進入課堂后與其他同學分享交流,這樣的活動設置不僅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口語交際積極性,同時學生在課前查找資料時,會觀看各種內(nèi)容,讓學生可以明白閱讀不僅僅是課堂學習,也是自身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途徑,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強化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可以長時間地參與到閱讀活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相應的閱讀目標,以閱讀目標為導向,規(guī)范合理的開展閱讀活動;其次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做好閱讀筆記,讓學生可以做到讀寫結(jié)合,這樣不僅強化學生閱讀水平,還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間相互分享閱讀經(jīng)驗等,以此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情況,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實現(xiàn)閱讀向閱讀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欣漪.從閱讀到悅讀——論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9(9):64.
[2]李峰.閱讀與悅讀——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淺談[J].考試周刊,2018(103):42.
[3]李慶芳.趣味“悅讀”讓小學生愛上閱讀[J].新校園:中旬刊,2018(5):153.
[4]歐陽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讓閱讀真正成為悅讀[J].考試周刊,2018(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