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關注度的提高,素質(zhì)教育理念逐漸普及。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當代高中生不僅要應對高考這一關卡,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除此之外,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當代高中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其自身的身心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此,高中教師就應注重對高中生的心理關注,有效地對其進行優(yōu)化。基于此,對如何在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引導下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導向;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關注范圍都出現(xiàn)了較大程度的拓展,其開始由原本的應試教育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教育,并且開始注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同時,在當前的社會中,已經(jīng)有很多高中都能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紛紛開設與之相關的課程。實力較強的學校在校內(nèi)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以此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輔助。但整體來說,其中仍舊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會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
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當前,高中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還存在較多的缺陷,對學生所提供的輔助也無法達到一個實質(zhì)化的狀態(tài),其整體存在以下兩點問題。
第一,到目前為止,雖然很多高中都開設了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很多教師也都會對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進行普及以及滲透,但多數(shù)學校所講解的課程內(nèi)容都有一定的禁錮性以及錯位性。比如說他們會把重點放在常見的問題介紹上,也會為學生介紹一些相對應的調(diào)試方法。例如,心理健康標準、自我情緒判斷以及情感心理輔導。這些課程的設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不良情緒,也能夠?qū)W生起到一定的疏導作用。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這些課程會讓學生站在一個負面的情緒上對自己進行審視,真正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會害怕自己被貼上有心理問題的標簽,進而產(chǎn)生更大的心理壓力;而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會認為這些課程的內(nèi)容十分枯燥并且沒用,從而會對此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導致整體教育工作受到了限制。
第二,很多學校都會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甚至會為其配備相關的教材以及學時學分等要求。但綜合來說,相當一部分學校都存在教育應用性不強的問題。一些教師甚至會將其視為一門形式化的課程或者是學分化的課程,在教學中會幫助學生畫出考試重點,要求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背誦。這樣一來,心理健康教育就違背了初衷。
二、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方式
首先,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充分挖掘?qū)W生的個人優(yōu)勢,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點??傮w來說,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獨立的小星球,他們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也都有自己的特長。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教師不要只是關注學生的缺點或者只是注重挖掘?qū)W生的問題,這樣只會讓學生越來越?jīng)]有自信,認為自己沒有特長也沒有優(yōu)點。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教師應站在一個積極的角度上,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完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思維,挖掘?qū)W生的綜合潛能。此外,在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交流時,心理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類型進行了解,然后挖掘?qū)W生的正能量,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他正直善良,在生活中樂于助人;有的學生雖然身體素質(zhì)不好,但是他卻很聰明,也經(jīng)常會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等,這些都是學生自己獨特的魅力。在與學生進行接觸時,教師應充分挖掘這些閃光點,欣賞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心底喜歡自己,從而能夠帶著希望、帶著快樂去開展自己的學習活動。
其次,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心理教師應注重誘導學生的積極情緒。站在積極心理學教育的角度上來說,誘導學生的積極心理情緒是整體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決定整體教育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當學生能夠形成較強的積極情緒后,其個體的心理資源就會豐富,個人的心理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增強。除此之外,在誘導學生積極心理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所形成的認知領域以及認知思維都能得到有效拓展,使自身的抗挫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得到增強。例如,針對同一個問題,持有積極情緒以及持有消極情緒的學生所展現(xiàn)出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應對狀態(tài)就會存在很明顯的差異。消極情緒的學生會在事情開始之前就產(chǎn)生疑慮,認為自己做不好這件事情或者直接放棄;而對于積極情緒較強的學生來說,無論是什么樣的困難或者是什么樣的障礙,他都會主動迎接,并且會勇敢地站在困難面前,對其進行處理。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緒也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
再者,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關注學生的成功點。綜合來說,當心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指導時,應注意增強學生的內(nèi)在力量以及心理力量,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心理觀念,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提供穩(wěn)定保障。當前多數(shù)高中都能夠?qū)π睦斫】到逃纬申P注,也能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指導,但是很多學校卻錯誤地將重點放在問題導向上,忽視了積極心理導向。換句話說,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會以問題為切入點,將教育的目標設定為如何解決問題,導致學生的消極情緒逐漸加深。但反過來,如果教師能夠在問題出現(xiàn)之前站在積極心理的角度上對學生進行指導,那么所呈現(xiàn)出的教育結(jié)果將會是截然相反的。并且在積極心理教育指導的狀態(tài)下,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以及價值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學生也能更好地應對自己的心理問題。
最后,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學校方面應注重發(fā)展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周圍的各項條件以及各種環(huán)境進行有效了解,充分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借此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同時,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發(fā)展性以及行動性較強的措施,以外部滲透以及內(nèi)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指導,緩解學生的消極情緒,增強學生的積極意識,以此為學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中,心理教師可以與學生的學科教師溝通互動,使之能夠多多應用一些激勵教育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以及老師的認可,從而形成積極的價值觀,逐漸成長為心理健康的人。
三、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思路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因素,借此對學生的情感以及思維形成有效熏陶。除此之外,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意性地進行設計,在校園文化以及學生生活中有效貫徹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羅列出相關的教學素材清單以及配套工具清單,定期將其上交給學校相關部門,要求其進行采購,以此對心理健康教育質(zhì)量形成有效的提高。針對教學能力以及經(jīng)濟實力較強的學校,也可以與當?shù)氐臋?quán)威心理機構(gòu)溝通,向其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也可以了解一些專業(yè)的心理互動器材,有針對性地選購,以此有效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效益。
其次,學校方面可以積極引進一些積極心理學資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定期對學生進行評估。同時,針對學校內(nèi)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方面可以定期引導學生開展心理問題咨詢,通過直接接觸或者是間接接觸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為學生提供一些合理的心理指導建議,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以及心理健康程度。除此之外,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教師也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了解,盡量挖掘?qū)W生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傮w來說,當前我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網(wǎng)絡中也有很多比較專業(yè)、比較權(quán)威的心理測試習題。所以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做一份相關的練習題,借此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情況,然后借助科學性的測試方法,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精準化檢測,從而有效對其進行處理,也能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制止。
再者,學校方面需要積極主動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加強學生的積極觀念以及主觀能動性,及時消除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以及不良情緒。高中生開始正式進入青春期,會面臨來自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很多變化,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迷茫意識,從而演化成消極心理。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有類似的心理傾向時,一定要及時與學生溝通,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以及優(yōu)勢,以此讓他們更加有信心地面對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
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心理學以及積極心理學的政策引導,注重挖掘?qū)W生心中的積極因素。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nèi)設置一個心理委員的職位,然后選擇心理相對健康并且生活態(tài)度積極正向的學生擔任這一職位。在日常教學中,心理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心理委員開展培訓活動,為其講解一些合理的心理疏導方法以及心理疏導技巧,使之能夠直接與自己的同學進行溝通。當學生在面對心理委員時,所產(chǎn)生的抵觸性以及緊張心理會較為明顯地減弱,相比于教師他們更愿意和自己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不快得到了疏導,其自身的心理問題也能得到有效解決。
綜上所述,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高中教師應重點關注的一項任務。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并且由于其需要面對青春期帶來的壓力以及高考帶來的壓力,所以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極端行為以及不正確的心理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教師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態(tài)度,正確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要硬性地對學生進行管理,挖掘?qū)W生的優(yōu)勢,彰顯學生的主體意識,以此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曉琴.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分析[J].心理月刊,2019(15):61.
[2]羅佳.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學校心理咨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27):38-39.
[3]石二春.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微課開發(fā)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8):119-121.
[4]馮梅.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心理健康課程模式探討[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5):70-72,9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