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玲玲
摘要:《黑暗傳》是流傳 于湖北省神農(nóng)架林區(qū)民間一種祭祀活動中的儀式歌,在當?shù)乇环Q作是喪鼓歌,其流傳方式是口頭流傳,歌手們在喪葬或是祭祀活動中,用歌唱的方式盤唱歷史故事,其內容涉及天地起源、混沌初開、洪水滔天、人類再造,從女媧伏羲一直唱到三皇五帝,其最大的藝術魅力不是簡單的陳述,而是將人類誕生之初,甚至是天地間混沌初開之時的造物情景都通過后人的想象給予豐富的描述,這就是《黑暗傳》的主要內容,而這一系列想象的鋪墊及展開,也體現(xiàn)了《黑暗傳》巨大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黑暗傳》;藝術審美
中圖分類號:P618.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1-0142-02
一、引言
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在他的著作《美學》中,曾公開宣稱“中國沒有史詩”,在其后的歷史時間中,中國先后發(fā)現(xiàn)了蒙古族的《江格爾》,藏族的《格薩爾王》,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民族史詩著作,但對于中國人數(shù)基數(shù)最多的漢族來說,這種篇幅較長的長篇敘事詩一直是個空白。 直到1982年8月,神農(nóng)架林區(qū)文化館的干部胡崇峻在搜集一位老人的家里,發(fā)現(xiàn)了長達八千余行的《黑暗傳》手抄本,并對其中部分編輯整理,后被時任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劉守華讀到節(jié)選片段,遂與胡崇峻取得聯(lián)系,帶著當時對于《黑暗傳》初步研究參加了當時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學術研討會,在當時的學術界引起重要反響。當時的《湖北日報》刊文:
“從民間文學組織收集的資料來看,我國屬于創(chuàng)世史詩的,有彝族的《梅葛》、《阿佃的先集》《勒俄特衣》;納西族的《創(chuàng)世紀》;苗族的《史詩》、壯族的《布伯》、瑤族的《密洛陀》、拉祜族的《牡帕密帕》,以及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火麻》等。漢族由于文化發(fā)達,文字記載較早,過去尚未發(fā)現(xiàn)口頭流傳于民間的創(chuàng)世史詩,《黑暗傳》的出現(xiàn),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①
《黑暗傳》是流傳于湖北省神農(nóng)架林區(qū)民間一種祭祀活動中的儀式歌,在當?shù)乇环Q作是喪鼓歌,其流傳方式是口頭流傳,歌手們在喪葬或是祭祀活動中,用歌唱的方式盤唱歷史故事,其內容涉及天地起源、混沌初開、洪水滔天、人類再造,從女媧伏羲一直唱到三皇五帝,其最大的藝術魅力不是簡單的陳述,而是將人類誕生之初,甚至是天地間混沌初開之時的造物情景都通過后人的想象給予豐富的描述,這就是《黑暗傳》的主要內容,而這一系列想象的鋪墊及展開,也體現(xiàn)了《黑暗傳》巨大的藝術魅力。
二、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作為自然界的最高級的靈長類動物,為了滿足自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這些民俗活動配合不同的地域特征呈現(xiàn)出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xiàn)在各地的喪葬文化中,更是異彩紛呈,在鄂西北地區(qū)的葬禮上,一直傳承著唱孝歌的習俗,以表達生者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美好祈愿。在湖北的神農(nóng)架林區(qū)、???、房縣、秭歸等地--直延續(xù)著唱《黑暗傳》的習俗。由主家請當?shù)赜械匚缓唾Y歷的歌師來唱這種特殊形式的喪葬儀式歌,在《黑暗傳》開篇便直指主題。
“東邊一朵紅云起,西邊一朵紫云開。誰個孝家開歌廠?引得四方歌師來。開歌路,歌路開,起歌樓,搭歌臺,千山萬水聚攏來。腳踏山來山也動,腳踏水,浪花翻。來到孝家大門前。孝家門前搭高樓,搭的走馬轉角樓。四道高門在四方。一道中門在高堂。打開東門好跑馬。打開西門好耍槍,打開北門招歌郎。歌臺搭在樓中央,上蓋青色琉璃瓦,下鋪玉石方磚,八根全梁玉柱?!?/p>
在開篇之始,便將《黑暗傳》作為孝歌的作用展現(xiàn)無遺。該地區(qū)作為楚文化的發(fā)源地始終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對于喪葬儀式的重視也在《黑暗傳》得以驗證。喪葬儀式成為整個人生得以畫上圓滿的句號,人們舉行隆重的喪葬禮儀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而請來的歌師便聲情并茂的進行演唱,其內容不僅要涉及逝者的平生日常,又要唱歷史神話類或者日常生活勞作類的民俗儀式歌來娛樂賓客,而《黑暗傳》便是后者,因此在用途上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征。
三、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黑暗傳》的傳唱故事中有關于宇宙世界的討論,從混沌初開至盤古開天辟地,萬物生長,人類初始直到出現(xiàn)了有歷史記載的三皇五帝,人類的歷史文明正式開始,囊括范圍之廣泛,其本身就是一部偉大的史詩巨著。
“天地自然有根由。天河泥沙此化出,從小到大有生于無。無極太極有兩儀,混沌之時無宰主。善變掌故天地樞,昆侖之山產(chǎn)萬物。昆侖之山分東西,東南西北極樂府。洪水之時妖魔現(xiàn),四十八祖動刀斧。山崩地裂洪水后,重整江山分九州。一聲閃電沙泥動,霹靂交加雷轟轟,分開混沌黑暗重。哪有黑暗根基深,哪位歌師他知情?要盤根來就盤根,天地自然有根痕,才產(chǎn)天精與地靈。先從天河來講起,化得混沌有父母,化得黑暗無母生,黑暗出世有混沌,混沌之后黑暗明,才把兩儀化成形。兩儀之后有四象,四象之中天地分,然后才有日月星。說天星,講天星,講起天河一段根,不知哪年生一蟲,此蟲大得無比倫??柿撕鹊奶旌铀?,餓了忙把砂石吞。吞了吐,吐了吞,不知吞吐幾萬春。砂石磨得亮晶晶,好比寶珠放光明。此蟲吞食漸長大,生甲長角一龍形。一日來把砂石吞,一口噴出滿天星。此龍追趕忙飛騰,五色祥云來包住,結成一團出混沌。砂石包龍龍追石,砂石把龍包中心。日月星斗包在內,將來萬物從此生。砂石飛出天河外,日后此龍化昆侖。萬物包在山中心,砂石日后多變化?!?/p>
此篇中出現(xiàn)了漢族文化中口頭流傳的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日月星辰的神話,洪水神話以及漢族的偉大圖騰龍的誕生及其形象特征。由此可見,盤古開天神話在很早以前就在荊楚大地上廣為流傳,神話與圖騰傳說相互交錯、混淆,民間傳說與歷史典故交相輝映,變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浪漫主義題材的大型敘事詩。在《黑暗傳》中出現(xiàn)的日月星辰的神話,最早記載于《山海經(jīng)》:“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好名日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而《山海經(jīng))為楚人之作;除此之外,《離騷》日:“吾令羲和彌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薄逗诎祩鳌穼⑦@些浪漫的神話傳說有序的鏈接在一起,在通過歌者的口以歌唱的方式在喪葬儀式上表達傳播開來,將逝去的靈魂與神話傳說放在同一時空中進行闡述,無疑為原本悲傷的葬禮增添了一些浪漫主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