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果能夠將其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就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階段,孩子們正處于依靠興趣學習的年紀,現就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運用方式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拓展小學數學教育的思路,從而創(chuàng)新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
關鍵詞:小議;小學數學;生活
小學數學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果能夠將其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就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階段,孩子們正處于依靠興趣學習的年紀,通過實例去解讀數學,讓學生看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這關系到整個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教育效果?,F就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運用方式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拓展小學數學教育的思路,從而創(chuàng)新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
教材與生活相連:以教材為根本是因為數學與公理定義公式函數等符號緊密相連,這是認識數學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打好基礎之后怎樣進行理解和運用就是另一回事,傳統(tǒng)的數學一直強調要記住要背過這些公式,而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會更多的融入現實生活的實際生活內容,而真正的生活化數學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進行一些生活中數學理由的解決而是要為學生提供一種思維方式,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內容很多,這需要用數學的眼光去發(fā)現和深思,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能夠讓數學概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果。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將學生分成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在課堂中生澀的數學定理公式的世界,另一個是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世界,相對于陽光明媚的天氣樹上知了的叫聲數學就顯得枯燥乏味多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好多學生一提數學就“頭疼”,甚至有學生認為自己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更別說喜歡了,再加上教師采用的比較傳統(tǒng)的灌輸教育。
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尋找更多的有助于數學教學的輔助材料,但是不能脫離課本,另一方面找到合適的策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的接受為積極主動的學習,這種轉變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教學成績的提升。
第三、活用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就是要把一般的數學理論和實際的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僅是聯(lián)系也要學會運用,小學生的社會經驗還不太多,可以利用已有的社會經歷聯(lián)系數學,將一些生活理由“轉換”為數學理由,通過數學化的思維解決實際理由,這種理由的解決不是遠在天邊或者只是枯燥的數學試題,解決后的效果是能夠直接看到的,而教師在這個時候需要起到的角色就是引導角色,積極的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用數學來解釋,在遇到一些理由的時候也能夠首先用數學的思維深思一下,提升整體的數學應用能力和應用范圍。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的地方在于,后者更注重理論知識或者數學技能的培養(yǎng),而前者就會給學生一種數學的思維方式,用數學的思維眼光去觀察區(qū)深思世界,有了這樣的思維學生學起來才更加積極,數學不僅僅是書本上呆板的數字與公式,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可以跟數學相連,只要稍加留心就可以,例如老師可以舉出很多與學生的生活相關的例子,例如,本班級有三十個人家里有電腦,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用作學習,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在用作游戲,那咱們班有多少熱愛學習的人呢?這就可以很直接的運用到小學數學的百分比,同時也能夠提醒學生正確的運用電腦,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需要引導,教師要做的就是把學生引入數學的世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數學的樂趣。
第四、生活激趣:對于小學時代的學生對于生活的接觸剛剛開始,但也正是這個時候也是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最多的時候,加減乘除運用,統(tǒng)計,圖形面積計算等都可能會出現在他們當中,老師要做好興趣上的引導,充分的發(fā)掘涉及到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教學,通過對數學的靈活應用去獨立的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理由,或者用數學語言解釋某種現象,這樣做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學生對于相關的數學定義或者公式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上,書本上講的再精彩也不如實際運用一次,比如在教授距離單位的時候就可以丈量書本,胳膊是多少厘米,數一數大概從學校到家是多少米,這些實際的能夠擺到學生面前的生活實際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些含義的印象,在學習中也能夠很容易產生聯(lián)想,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實際解決: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應用,應用的價值在于能夠解決理由,在小學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造,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沒有太多的生活和社會經驗,這就要靠老師去挖掘創(chuàng)造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又能聯(lián)系數學教育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價值所在,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育是一個起點,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方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潘明華.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生活情境的幾點體會與做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9(26):52-53.
[2]曹萬清.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9(05):64-65.
[3]石潤玲.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生活情境的幾點體會與做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2):31.
作者簡介:羅阿和(1975— ),男,瑤族,大學本科,廣西恭城縣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鎮(zhèn)門樓小學,長期在山區(qū)和半山區(qū)學校從事班主任及教育教學工作,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