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眾所周知,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而翻譯又是橋梁的建造者。那要做好這個建造者就必須知道翻譯過程中常用的技巧。本文結合十九大報告(報告的第五部分《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及經濟方面的原文)漢、維版,對維譯技巧進行分類分析并總結。從而使相關專業(yè)學生靈活運用翻譯技巧,使譯文既忠實原文又“入鄉(xiāng)隨俗”。
【關鍵詞】 翻譯技巧 對比 十九大報告
1翻譯概述
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是通過一種語言將另一種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重新表達出來的過程,是人類交流的橋梁,在生產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翻譯原則:1忠實內容;2明白通順;3保持風格。常見翻譯技巧:加詞法、減詞法、詞義引申(詞義的具體化和抽象化)、反面著筆法和轉意法,其中轉意法又包含詞類轉換、句子成分改變法、語序變換法和語態(tài)轉換法。
2 十九大報告維譯技巧分析說明
2.1 加詞法
加詞法是指在翻譯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原文里沒有的詞。漢維兩種語言中,除了少部分意義完全相對的詞以外,大部分的詞在語法功能、句法表達、修辭特點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使用方法,有時也是為了更加忠實原文,所以增加一些原文沒有的詞。例: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u?χuɑ millitini? ulu? ɡyllini?din ibɑr?t ?o?ɡo ɑrzusini ?m?lɡ? ɑ?uru?…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開頭第一段)
(2)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定不移把發(fā)展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χ?lqni? turmu? s?wj?sini yzlyksiz ?styry? y?yn,q?tiij t?wr?nm?j t?r?qqijɑtini pɑrtij?ni? hɑkiimij?t jyrɡyzup,d?l?tni ɡyll?ndyry?tiki birin?i w?zipis qilip…
(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開頭第一段)
漢語有時用“意合法”省去一些語法結構或關聯詞語,翻譯時必須將它補出來,例(2)中的《y?yn》,準確表達前后句之間的因果關系,使其合乎語法;例(1)通過加din ibɑr?,使句子表達完整.
2.2 減詞法
減詞法同加詞法的情況正好相反,有時為了避免譯文表達繁瑣,冗雜,所以會減少重復的詞,這樣的詞去掉后并不影響原文的表達,反而更符合譯文的表達習慣。例:
(1)培養(yǎng)造就一支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jezɑ χizmitid? jezɑ iɡilikini ?y?inidi?ɑn,yezɑ w? dehqɑnlɑrni s?jidi?ɑn χizm?t qo?unini jeti?turu? ?iqi? lɑzim.
(2)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
e?iweti? ɑl?ɑ bɑsturidu,bekiniweli? ɑrqidɑ qɑlduridu.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第六小節(jié))
漢語為了加重語勢,使強調的東西更加突出,往往重復某個詞語。但譯成維吾爾語時,一般不必重復。例(1)原文中有兩個愛,但在譯文中只譯了一個愛;漢語雙音節(jié)動詞之前加上“進行”“加以”“予以”“得到”“感到”等動詞組成述賓詞組,譯為維吾爾語時,將省去這些雙音節(jié)動詞,如例(2)譯文中將“帶來”一詞省略。
2.3 詞義引申(詞義的具體化和抽象化)
詞義的具體化和抽象化,都是詞義引申的一種方式。
2.3.1 詞義具體化
當漢語的有些詞的意義較為抽象或是寬泛時,而相對應的維吾爾語卻沒有與之完全相對應的詞時,我們就會根據原文的語境,而采用的具體化的方式來處理抽象的意義,這樣具體的表達有助于讀者了解原文的意義。
(1)建立以企業(yè)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
kɑrχɑnɑ subjekt,bɑzɑr jet?k?i qilin?ɑn,i?l?p?iqiri?,oqutu? w? t?tqiqɑt ?o?qur ju?utul?ɑn teχnikɑ je?ilɑ? sistemisini b?rpɑ qilip…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第二小節(jié))
(2)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jezɑ w? dehqɑnlɑr m?slisini obdɑn h?l qili?ni bɑ?tin-ɑχir pytyn pɑrtij? χizmitid? ?? muhim orun?ɑ qoju? ??rt.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第三小節(jié))
例(1)的維譯中 將漢語中的“產學研”分別指的生產力,教學,研究三個方面指出來了,一目了然;例(2)的維譯中將漢語的“三農”也具體地指出是農民和農村的問題。
2.3.2 詞義的抽象化
當漢語的某些詞的意義較為具體,但根據上下文語境以及譯文的表達方式來看,我們會發(fā)現,如照字面直譯不符合譯文表達習慣時,所以譯文會用總稱來代替具體事物。
(1)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
?mɡ?kni ??r?p bilidi?ɑn i?timɑij k?jpijɑtni w? teχimu muk?mm?lli?i?k? intilidi?ɑn k?sipij ɑd?tni ??kill?ndyry? ker?k.
(十九大第五部分第一小節(jié))
(2)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在手中。
?u?ɡoluqlɑr ni? tɑmɑq m?slisini ?zimizɡ? tɑjinip h?l qili?tɑ ?i? turu? ker?k.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第三小節(jié))
例(1)將漢語中的社會風尚和敬業(yè)風氣,譯為《 i?timɑij k?jpijɑt》、《k?sipij ɑd?t》,這里的《 k?jpijɑt》、《 ɑd?t》在維吾爾語中都是一個總稱,意義寬泛;例(2)中將漢語中的“中國人的飯碗”譯為《?u?ɡoluqlɑr ni? tɑmɑq m?slisi》,這里的“飯碗”用《tɑmɑq m?slisi》總稱,而不是具體譯為《tɑmɑq ?in?-qɑ?isi》。
2.4 反面著筆法
反面著筆法是翻譯技巧中最常見的一種,是指在不改變原文內容的前提,從反面著手表達原文,這樣的表達的語氣更加強烈,也提升了譯文的修辭效果。
(1)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u?χuɑ millitini? ulu? ɡyllini?ini ?m?lɡ? ɑ?uru? jolidiki tɑriχij bur?ni qil?? ikkil?nm?j ystiɡ? elip…
(十九大報告第二部分)
(2)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fā)展進程中極不平凡五年。
18-qurultɑjdin bujɑnqi b?? jil pɑrtij? w? d?l?tni? t?r?qqijɑt musɑpisidiki intɑjin b?? jil boldi.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例(1)中原文采用的是肯定翻譯,而譯文中采用的否定副詞《qil??》加動詞的否定形式《m?j》譯法,即雙重否定表肯定,從反面著筆處理原文的肯定語氣;例(2)將原文《極不平凡五年》中否定形式轉換為譯文的肯定形式 ,這樣表達更符合維吾爾語表達方法,使語氣更加強烈。
2.5 轉意法
2.5.1 詞類轉換法
翻譯過程當中為了切合譯文的表達方式和使用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進行轉換,主要是詞性的改變。如把名詞轉換成動詞、形容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等。
(1)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wěn)居世界第二…
i?ki i?l?p?iqiri? omumij 54 tiriljon jy?ndin 80 tiriljon ?jy?nɡ? jetip,dunjɑ boji?? muqim ikkin?i orun tutup…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2)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r?q?mlik iqtisɑd qɑtɑrliq je?idin ɡyll?nɡ?n k?sipl?r ?u? urup rɑwɑ?lɑndi.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例(1)原文中的“穩(wěn)”是副詞修飾“居”,在譯文中轉換為形容詞;例(2)原文中“蓬勃”是形容詞,在譯文中轉換成動詞。
2.5.2 句子成分改變法
句子成分改變法是指改變原文中的句子成分。它和詞類轉譯法有些類似,但不相同:詞類轉譯觸及的僅僅是個別詞的詞類,句子成分轉換則觸及作為句子成分的詞或詞組。下面就是幾種常見的涉及句子成分改變的情形:
(1)我國產業(yè)促進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d?litimizdiki k?sipl?rni? dunjɑ qimm?t z?n?irini? otturɑ hɑl w? juqiri d?r?isiɡ? jyzlini?ini syryp.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第一小節(jié))
(2)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sotsijɑlistik bɑzɑr islɑhɑt j?nili?id? ?i? turup…
(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開頭)
例(1)將主語“我國產業(yè)”轉換成維吾爾語句子成分中的定語;例(2)將賓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轉換成維吾爾語句子成分中的狀語;
2.5.3 語序變換法
漢語的語序是主語+謂語+賓語,而維語的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除此之外,漢譯維過程中,為了適應維語的修辭避免歧義,有時需要對原文的語序進行調整。
(1)農業(yè)現代化穩(wěn)步推進。
jezɑ iɡilikini zɑmɑniwelɑ?turu? q?dimi puχtɑ ɑl?ɑ syryldi.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2)“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fā)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成效顯著。
〈bir b?lbɑ?,bir jol〉qurulu?,bej?i?-tj?n?in-χibej mɑslɑ?mɑ t?r?qqijɑti w? ?ɑ??jɑ? iqtisɑd b?lbe?i t?r?qqijɑtidɑ k?ryn?rlik ynym hɑsil qilindi.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例(1)中的“穩(wěn)步推進”,在譯為維吾爾語時,語序調整為“農業(yè)現代化的步伐穩(wěn)推進”,將“穩(wěn)”和“步”的位置調換了,符合譯文表達習慣;例(2)中的“成效顯著”,譯為了“顯著成效”,將漢語的主謂結構語序調整為定中結構語序,再加上《hɑsil qilmɑq》,使其更符合譯文的表達,也讓意思清晰可見.
2.5.4 語態(tài)轉換法
語態(tài)是用于表明動作主體和動詞表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漢語的語態(tài)主要有兩種:主動態(tài)和被動態(tài);但維語的語態(tài)有六種:主動態(tài)、被動態(tài)、自復態(tài)、交互共同態(tài)和使動態(tài),其中維語中的語態(tài)還可以混合使用。漢語中主動態(tài)使用頻率較高,所以漢譯維的過程中,應注意二者之間的轉換。
(1)堅定不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堅決端正發(fā)展觀念、轉變發(fā)展方式,發(fā)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je?i t?r?qqijɑt idij?si q?tiij t?wr?nm?j iz?illi?turuldi,t?r?qqijɑt qɑri?i q?tiij to?rilɑndi,t?t?r?qqijɑt usuli q?tiij ?zɡ?rtildi,t?t?r?qqijɑt sypiti w? ynymi yzlyksiz ?styryldi.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2)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實施。
je?iliq jɑriti? ɑrqliq ?t?r?qqijɑtqɑ tyrtk? bolu? istrɑteɡij?si zor ky? bil?n jol?ɑ qojulup…
(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
例(1)的漢語句子省去了主語,在譯為維吾爾語時,語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貫徹和提高都采用了使動態(tài)加被動態(tài)的策略,使?jié)h語的無主句表達完整,邏輯清楚;例(2)因主語是無生命的物體,所以譯文采用了被動態(tài)的表達方法,將原句的邏輯表達的很清楚。
3結語
通過對漢譯維翻譯技巧的研究,從而達到學習和掌握學習維吾爾語的目的。維譯技巧也是在長期的漢譯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它具有很大的實用性。特別是在十九大報告中,充分運用了維譯技巧,將維吾爾語的語言特點充分地表達了出來。這對我們進行政體文翻譯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史震天、馬維漢、張瑋等.漢維翻譯教程 [M] .民出版社.1989年
[2] 張志.淺談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的作用[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
[3] 十九大報告白皮書[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17年
[4] 方曉華.少數民族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必要性與緊迫性[J]. 雙語教育研究.2017年 第4期
[5] 許俊麗.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漢譯維問題與對策研究[J]. 伊犁師范學院. 2016年
[6] 魏哲. 反譯法在維譯漢中的運用研究[J]. 新疆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曾玉鳳(1996—),女,漢族,四川仁壽人,學生,本科,單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方向:維吾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