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中國山水畫中皴法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皴法的運用會形成畫家不同的繪畫風格,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審美中重要體現(xiàn)。隨著中國畫的日益發(fā)展,寫意人物畫作為人物畫發(fā)展中的一種新風格,這種新穎的繪畫形式在當代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寫意人物畫中采用不同的皴法進行畫面表達,是其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對于皴法的選擇和運用不僅有助于豐富了人物的表現(xiàn)和加強畫面筆墨關系的韻味,并且,使用恰當的皴法,能更好表達畫面的意圖。
關鍵詞:寫意人物畫;傳統(tǒng)山水畫:皴法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15-0049-01
一、前言
自古以來對]i學習筆墨的運用和皴法的理解都是至關重要的,不一樣的皴法則會導致不同的藝術效果。點、線、而這些不同的墨,包含著畫家不同的情感,當代畫家們使用的不同皴法表達自己獨特的藝術思想。
二、皴法的介紹
皴法是山水畫中一種重要技法。通過毛筆蘸取墨或色,再將筆肚上多余水分去除,在畫而上皴擦,其產生蒼茫厚重的筆痕,筆筆均有美感。當運用筆墨產生不同的變化時就形成不同的皴法,而不同的用筆方法形成一定的用筆規(guī)律后,可產生一種獨特的皴法。
三、皴法對人物和畫面的影響
1.豐富人物畫的技法。畫而結構豐富或者是強調質感時,皴擦是很好的選擇。皴法可彌補單純的線條產生的不足,便于更好的塑造體積,也可以稱為線條的變化。線的變化和特征是最適合一般圖像的復雜結構。元代之前的人物畫主要是先勾線再設色,之后皴法的出現(xiàn)將人物畫豐富了起來。
2.加強筆墨關系的韻味。山水畫中皴法與筆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畫家運用不同的皴法來表現(xiàn)不同的畫而形式,進而加強筆墨韻味。如蔣兆和的《杜甫像》,運用皴法將人物臉部等表達出來,使得人物更加接近現(xiàn)實的悲劇氣氛。人物衣著的線條蒼勁,仿佛山水畫中山體的外輪廓,展現(xiàn)唐代詩圣的孤獨和傲骨。畫而人物衣服整潔,猶如“減筆畫”一般,具有傳統(tǒng)寫意人物畫的特征,簡單借助幾筆展示畫而的思想感情,突出筆墨分明程度。
四、當代寫意人物畫中的皴法
近代人物畫和古代人物畫相比的不同之處,其中就有學習借鑒了素描造型的方而,使人物形象變得更為準確,畫而構圖更加有依可尋。現(xiàn)代寫意人物畫突出方而還有皴法,皴法加強了人物的質感和立體感。
1.例析皴法在作品中的運用。趙奇的現(xiàn)代人物《在土地上》,畫而中側鋒用筆,衣服上的皴法隱隱透出披麻皴之感,而背景的山石,渴筆的感覺更近似折帶皴。不同的皴法出現(xiàn)在畫而中,使畫而充實而不死板,遠處松動的筆法產生虛的效果,人物的表現(xiàn)技法變得更加豐富,虛實結合也更加強烈。畢建勛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大膽且個性化的線條抓住人們的眼球,看似雜亂,但細細品味起來發(fā)現(xiàn)無法中的有法之處?!堆┯蚋咴吩谝录y表現(xiàn)上,猶如山水畫中的亂柴皴。作品在采用傳統(tǒng)的皴法中,人們還可以從人物的臉和衣服里感受到強大的幾何構成。陳鈺銘的人物作品《鄉(xiāng)間戲迷》,神似斧劈皴的方法刻畫出的人物的色塊和結構關系,將皴法的運用加入到染色之中,使人物好似石頭般具有分量,畫而人物與人物間組合的外形增強了體量感,也統(tǒng)一整塊的畫而,表現(xiàn)出了畫家對生活的敬畏的內在特性。何家英在寫意人物畫中的不斷嘗試,并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在裙子的紋理方面,宛如是山水畫中的荷葉皴,筆由一個點向下并擴散,加強柔美的氛圍。畫家畫而出現(xiàn)的皴法,傳承了古代優(yōu)秀的技法,增加對表現(xiàn)對象的塑造,融入傳統(tǒng)語言的繪畫顯示了畫家內心的真摯感情。
2.寫意人物畫中皴法運用設想。年輕人的臉上、身上只能淺淺地細皴,大片的皴可用在老人的皮膚上,突顯其滄桑感。卷云皴則可以表現(xiàn)女性的盤發(fā)卷,細線干筆,筆筆中蘊含強烈的力度。短快精煉的牛毛皴,墨色的深淺疊加產生的變化,可突出男性短發(fā)、絡腮胡等的特征。解索皴的多變曲折用來表現(xiàn)棉麻衣物的質感,來點皴可以嘗試表現(xiàn)棉料衣服的質感,衣著服飾褶皺多的地方,運用荷葉皴來表現(xiàn)。畫而中看起來簡單的用筆皴擦,其中選擇的不同,變化在畫而之中呈現(xiàn)也是各不相同。
五、結語
皴法作為中國畫中一種多樣多變的技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藝術裝飾語言,也強化了當代中國畫的畫而表現(xiàn)力。保留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的皴法,并正確加以結合運用在寫意人物畫中,讓皴法化為己有。持續(xù)發(fā)展筆墨在中國人物畫中的運用,并通過對現(xiàn)實社會的仔細觀察,運用種種皴法處理筆墨,使筆墨運用和形象準確達到一種和諧關系。營造出具有中國傳統(tǒng)意味的當代寫意人物畫,給人物畫開拓廣闊的精神意境和畫而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陸儼少.山水畫芻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邱振亮.中國美術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3]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4]林木.筆墨論[M].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
[5]文國璋.繪畫構圖法基礎[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85.
[6]薛書琴.當代水墨人物畫語言研究姍,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張潔蘋(1996-),女,福建三明人,信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藝術碩士,美術專業(yè),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