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珍 黃道玉
【摘要】《中國文學選集》中有46首杜甫詩歌被譯為英文,譯者宇文所安靈活運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在力圖保留中國文化特色的同時,又努力彌補英語讀者的陌生感。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只有靈活運用歸化和異化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傳播杜甫詩歌。
【關鍵詞】歸化;異化;策略
【作者簡介】倪珍(1995-),女,漢族,江蘇泰州人,鹽城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學翻譯;黃道玉,鹽城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省級重點項目“宇文所安杜甫詩歌翻譯研究”(項目編號:201710324014Z)的階段性成果。
隨著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杜甫詩歌在海外的翻譯和傳播越來越引起學界的關注。宇文所安著《中國文學選集從初始階段至1911 年》(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以下簡稱《中國文學選集》)堪稱中國古典文學英譯選集的里程碑,被權威的出版機構諾頓公司列入諾頓文選系列,這本選集是標準的教材,凡是美國學習中國文學的大學生都要閱讀。這本選集對杜甫詩歌的翻譯和傳播影響巨大,研究此選集對于杜甫詩歌的翻譯策略意義重大,能夠為更多的杜詩翻譯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
翻譯策略是在翻譯過程中為實現(xiàn)特定的翻譯目的所依據(jù)的原則和采納的方案集合。在這項活動中,翻譯活動的參與者是“原文作者”和“譯文接受者”。根據(jù)譯者在翻譯活動中對這兩者的取向不同,翻譯策略可以分為歸化和異化兩類。歸化策略采用民族中心主義態(tài)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語文化中。異化是指在文化價值觀的偏離主義壓力下,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境。異化譯法的核心,就是要盡量傳達原作的異域特色。歸化和異化的策略經(jīng)常被當成對立矛盾的兩種策略,不能相容,本文將通過考察宇文所安對杜詩的翻譯來探索這個問題。
選集中,宇文所安共翻譯杜詩30題46首,包括《孤雁》《重題鄭氏東亭》《渼陂行》《城西陂泛舟》《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悲陳陶》《悲青阪》《哀江頭》《江村三首(選二)》《曲江二首其一》《潼關吏》《除架》《獨立》《水漲》《江村》《春夜喜雨》《畫鷹》《畫鶻行》《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八陣圖》《古柏行》《秋興八首》《絕句》《江漢》《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其三》《中宵》《返照》《兵車行》和《前出塞九首》??v觀選集對這些詩歌的英文翻譯可發(fā)現(xiàn),宇文所安既采用了歸化策略,又采用了異化策略。
一、異化策略指導下的詩行異化
中文詩大多為四行、八行和長詩,而英文詩常常是十二行、十四行或者其他篇幅。為了保留中文詩的形式特征,宇文所安的翻譯常常采用一行英文對應一行中文,比如《絕句·江碧鳥逾白》原詩是四行,譯為英文也是四行。
江碧鳥逾白,Birds are still whiter against rivers sapphire
山青花欲燃。blooms in hills green seem about to catch flame.
今春看又過,And as I watch, this spring too is passing
何日是歸年?and when will be the time that I turn home?
二、異化策略指導下的典故加注釋翻譯
宇文所安認為,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在于其對文學語言、細節(jié)和語境的把握,翻譯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大量的典故和文化聯(lián)想也是翻譯難以傳達的部分。以“竊比稷與契”中的“稷與契”為例,在英語中并沒有對應詞,面對這樣的情況,宇文所安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采用異化策略,用漢語拼音代替,但是為了英語讀者便于理解,又要加注釋以解釋說明。比如“稷與契”的注釋為:杜甫把自己比作兩位古代圣賢?!梆ⅰ睘閳虻蹠r期掌管農(nóng)業(yè)的官員,“契”是大禹朝掌管教育的官員。
三、異化策略指導下的直譯
宇文所安的杜詩翻譯大多保留了原文的語序,體現(xiàn)了中國人思考和表達的習慣,大多保留完整的句式,很少出現(xiàn)意譯和創(chuàng)譯。如《春望》:
The View in Spring
A kingdom smashed, its hills and rivers still here(國破山河在),spring in the city, plants and trees grow deep(城春草木深).
Moved by the moment, flowers splash with tears, (感時花濺淚),alarmed at parting, birds startle the heart(恨別鳥驚心).
Wars beacon fires have gone on three months(烽火連三月),letters from home are worth thousands in gold(家書抵萬金).
Fingers run through white hair until it thins(白頭搔更短),cap-pins will almost no longer hold.? 渾欲不勝簪。
“萬金”的含義用英語解釋應該是“a lot of money”,但是宇文所安運用異化策略,保留原詩文化,直譯為“thousands in gold”,雖然這樣可能會對英語讀者造成一定的困惑。
四、歸化策略指導下的無韻詩翻譯
英語詩分為格律詩(Metrical Poems)、自由詩(Free Verse)和無韻詩(Blank Verse)三種形式。格律詩有固定的行數(shù)、節(jié)奏和規(guī)律的韻腳,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韻腳分別是ababcdcdefefgg;自由詩沒有固定行數(shù)、節(jié)奏,也沒有規(guī)律韻腳;無韻詩是指雖然沒有規(guī)律的韻腳,但是有一定的詩歌節(jié)奏。從《孤雁》的譯文來看,雖然沒有規(guī)律的韻腳,也沒有固定的行數(shù),但是每兩行之間的節(jié)奏基本相似,讀起來也有一定的節(jié)奏,因此可以歸為無韻詩類。杜甫的詩歌大多數(shù)是規(guī)律的押韻,但是由于中英文語言特征的不同,翻譯成英語的格律詩困難很大,而且即使是翻譯成格律詩,每一行的長度也不可能一致。有一些譯者采用了音節(jié)數(shù)相同的方法,但還是不能完全按照中文杜詩的形式,還需要應用歸化策略。
孤雁不飲啄,Lone goose, not drinking or pecking for food,
飛鳴聲念群。it cries out in flight, voice yearns for the flock.
誰憐一片影,Who pities that single silhouette,
相失萬重云?lost in ten thousand folds of cloud?
望盡似猶見,Gaze as far as possible, as if still seen,
哀多如更聞。sad cries many, as though heard once more.
野鴉無意緒,The crows on the moors pay it no heed,
鳴噪自紛紛。cawing and squawking in chaotic multitudes.
五、歸化策略指導下的詩節(jié)形式
英文詩常常分成小節(jié)(stanza),每小節(jié)的長度通常是四行。《城西陂泛舟》《哀江頭》《悲陳陶》《悲青阪》都翻譯成四行一節(jié),符合英文詩有小節(jié)的特征,消除了英語讀者對于漢語連續(xù)長詩的陌生感。
作為研究和翻譯杜甫詩歌的漢學家,宇文所安不同于英語詩人和普通譯者,在內(nèi)容上他力圖保留中國文化和文學的原本特征,因此采用的策略基本是異化策略。為了英語讀者的更好理解,他寧愿使用更加復雜的方法,即注釋法。而在詩歌的形式特征上,宇文所安又多采用歸化策略,展現(xiàn)英文詩歌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見,異化和歸化策略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兩種方向,只有靈活運用才能在翻譯中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Stephen Owen.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Norton Company[M]. New york & London.
[2]熊兵.翻譯研究中的概念混淆[J].中國翻譯,2014(0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