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曉,郎勱賢,劉 卓
(水利部發(fā)展研究中心,100038,北京)
為充分激發(fā)和調(diào)動各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 性 和 創(chuàng) 造 性,2019—2020 年,國務院連續(xù)兩年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 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的地方進行激勵, 在安排中央財政水利發(fā)展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用于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河長制湖長制國務院激勵政策形成了引領示范效應, 在促進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 增強公眾關愛河湖、 保護河湖的意識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地方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從“有名”轉向“有實”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也為各地建立健全河長制湖長制激勵機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2019 年2 月,水利部印發(fā)《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評選出浙江、福建、廣東、貴州、寧夏等5 個?。ㄗ灾螀^(qū))享受國務院激勵,每個省(自治區(qū))給予5 000 萬元獎勵資金,用于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2020 年1 月,水利部在總結2019年河長制湖長制激勵政策實施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了《實施辦法》,評選出20 個市、 縣享受國務院激勵,每個市給予4 000 萬元、每個縣(市、區(qū))給予1 000 萬元獎勵資金,用于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通過對比2019 年《實施辦法》與2020 年《實施辦法》,國務院的激勵政策有以下幾點變化:
一是面向基層, 覆蓋面更廣、獎勵力度更大。 獎勵對象由省級變?yōu)槭小⒖h級。2019 年獎勵包括5 個?。ㄗ灾螀^(qū)),獎勵金額2.5 億元。 2020 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遴選10 個市(地、州)、10個縣(市、區(qū))給予激勵,涉及15 個省(自治區(qū)),獎勵金額合計5 億元。
二是統(tǒng)籌兼顧, 評價指標更細致、 評審程序更科學。 評價指標上,2019 年與2020 年均涵蓋河湖管理保護成效與工作推進力度兩方面,2019年有9 項評價指標,2020 年擴展到11項評價指標, 增加河湖系統(tǒng)治理、綜合整治及河湖管護長效機制評價指標。 同時,2020 年評價指標中不再設立否決項,增設詳細評分辦法,突出河湖管理保護成效得分比重。 評審程序上,賦予省級一定自主權,適當向中西部傾斜, 保證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客觀、公正。 2019 年與2020 年國務院激勵政策對比見表1。
根據(jù)《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制度建設的通知》(辦建管函〔2017〕544 號)的要求,全國31 個省份結合各地實際均制定出臺了考核問責和激勵制度。 有關激勵(獎勵)規(guī)定,大部分省份都是原則性規(guī)定對成績突出的地區(qū)、河長及責任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并未明確獎勵的具體形式和具體標準。
天津、河北、山西、廣西、安徽、湖南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出臺了激勵實施辦法(獎懲、獎補辦法),對激勵(獎勵)對象、激勵(獎勵)形式、激勵(獎勵)標準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 通過對比分析和總結歸納,可以看出激勵(獎勵)對象主要涵蓋市縣、各級河長及河長制工作相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激勵(獎勵)方式主要是精神獎勵與物質(zhì)獎勵相結合。 同時,結合實際明確了相應的評選條件、激勵名額和申報程序等。 部分省份出臺的地方河長制湖長制激勵政策見表2。
江西、 廣東等地積極探索河長制湖長制的激勵、獎懲機制,充分激發(fā)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和有關部門擔當作為,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1)江西省:出臺全國首個省級表彰辦法
2018 年,江西省率先出臺《江西河長制工作省級表彰評選暫行辦法》,發(fā)布全國首個河長制省級表彰決定。 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以2016—2018 年3 年河長制工作年度考核成績的綜合得分作為重要參考依據(jù),逐級推薦評定出15 個先進單位和60 名先進個人,分別給予“江西省河長制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優(yōu)秀河長”稱號。對優(yōu)秀河長和河長制工作先進單位進行表彰, 激發(fā)了河長和相關部門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省河湖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持續(xù)改善。截至2018 年年底,全省地表水斷面水質(zhì)優(yōu)良比例為90.7%, 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qū)水質(zhì)達標率為98.3%,遠超國家要求的達標率。
(2)廣東省江門市、東莞市:創(chuàng)設“紅黑榜”,加大基層獎勵
2018 年6 月,廣東江門市創(chuàng)設水環(huán)境“紅黑榜”。 “紅榜”以環(huán)境問題整改措施到位、 效果明顯的案例及巡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先進典型為主,“黑榜”以日常巡查、群眾投訴、專項檢查行動等發(fā)現(xiàn)的環(huán)境突出問題為主。 對上榜名單進行動態(tài)管理,落實整改及時的“黑榜”名單,可相應轉為“紅榜”。 “紅黑榜”定期在《江門日報》發(fā)布,并同步在江門河長南方號、“江門水利與河長制”微信公眾號等媒介上發(fā)布,充分發(fā)揮公眾參與和社會監(jiān)督作用,鼓勵先進,鞭策后進。2018 年以來, 江門市自設的河長制水質(zhì)監(jiān)測斷面中,優(yōu)良水體數(shù)量同比上升29.7%,達標水體數(shù)量同比上升35.1%。 2019 年,在廣東省河長制湖長制考核中,江門以地市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優(yōu)秀”等次。
表1 2019 年與2020 年國務院激勵政策對比
表2 部分省份出臺的地方河長制湖長制激勵政策
廣東東莞市加大對優(yōu)秀鎮(zhèn)、村級河長的表彰獎勵力度。 優(yōu)秀鎮(zhèn)級河長, 年終績效獎金提高一個檔次發(fā)放;優(yōu)秀村級河長,對其所在村(社區(qū))獎勵100 萬元,其中5%獎勵給優(yōu)秀村級河長本人,15%獎勵給村 (社區(qū)) 領導班子及治水相關工作人員,80%作為該村(社區(qū))河湖管護專項資金。2020 年3 月,經(jīng)過嚴格考核,評選出2019 年度優(yōu)秀鎮(zhèn)級河長5 名、優(yōu)秀村級河長10 名, 充分激勵了先進個體,有效調(diào)動了鎮(zhèn)、村級河長巡河履職的積極性。
當前,河長制湖長制處于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發(fā)揮激勵政策作用,推動河長制湖長制落地見效。
①健全激勵制度, 形成長效機制。 建議各地結合河湖管護成效實際,因地制宜細化、實化激勵制度,出臺具體激勵實施辦法,積極探索物質(zhì)獎勵與榮譽激勵相結合的激勵制度。
②完善評價標準, 確保結果客觀。 建議細化河長制考核評估指標與標準,科學合理地制定激勵評選條件和評價標準。 按照評價標準進行嚴格評審, 評審結果應及時公示報送,必要時可借助第三方機構進行評選,保證評選結果的客觀、公正。
③落實激勵措施,帶動良性循環(huán)。建議各地制定好資金使用計劃, 對資金使用情況、效果進行追蹤評估,保障激勵資金發(fā)揮應有效益, 促進國務院督察激勵落地見效,推動形成“激勵見成效,成效促激勵”的良性循環(huán)。
④加大宣傳力度, 樹立先進典型。建議各地通過新聞網(wǎng)站、報刊和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宣傳力度,強化精神、榮譽激勵, 樹立河湖管護及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典型和先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