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慧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進步與發(fā)展,各種信息海量增加,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學生發(fā)展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還不夠成熟,依賴性比較強,但可塑性更強。此時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為此,本文結合當下小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針對性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自主學習;策略
基礎教育新課標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認為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方式,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素養(yǎng)。小學生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是有直接關聯的。因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指明發(fā)展方向,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每一位任課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該思考的問題。但由于小學生年齡限制,再加上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人們在教學中往往很容易忽視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下就如何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參考性建議。
一、當前小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自主性不強
小學生天生愛玩、好動,在沒有父母和教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是很難自覺學習的。有的學生雖然自制力強,可以自主學習,對學習內容仍然沒有清晰的概念,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性比較強。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身對游戲、娛樂的偏愛外,還會受到周圍教育理念和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二)不善于運用學習策略
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方法是有聯系的,它反映了學生的本質、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及學習任務的安排等。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策略運用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一,在學習中不用學習策略或很少用,沒有特別在意教師在課堂上強調的重難點。其二,掌握一定學習策略,但不會用。其三,明白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嫌麻煩主動放棄使用。在學習上,小學生更傾向于模仿,會自主性地選擇簡單的學習方式。
(三)自控能力較差
自控能力是指人們對學習的身心和行為的把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及學習行為,避免沖動和安逸。小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自制力比較欠缺,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沒有換位思考意識,不愿意壓制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行為。有時一些不良的情感或行為會影響學習過程,特別在自主學習時,隨意性特別明顯。
二、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一)開發(fā)學生潛能,養(yǎng)成自主習慣
小學生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在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教學資源進行挖掘與開發(fā),提高學生自我意識,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自主習慣。其一,注重對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意識的培養(yǎng)。從心理角度來看,知識獲取是一種調動各種感覺和思維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能夠促進個體思維、想象以及記憶的發(fā)展。對于小學生而言,隨著識記文字數量的增多,自主獲取知識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拓寬了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在學科知識的講授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對將要學習的材料進行深層次分析,形成一種良好的知識獲取習慣。其二,注重對學生自主思考習慣的培養(yǎng)。自主思考是獨立學習的基礎,也是獨立學習中應該掌握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適時的肯定小學生的想法。使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得到提高。
(二)開展同伴教育,促成合作學習
兒童的同伴對兒童學習也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影響,因此,在學科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發(fā)揮同伴教育的價值,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清楚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小學生在校內的主要活動對象就是同伴,最容易對其產生影響的也是同伴。同伴之間年齡、興趣、地位、價值觀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彼此間可以互相影響。開展同伴教育的同時,將學生個體放入到集體之中,通過集體氛圍影響個體行為,增強自制力,提高自主性。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為每個小組分配清晰的合作任務,讓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合作任務進行努力,樹立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之間合作進行學習,改變學生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轉變教師角色,實現師生和諧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著主導性的地位,習慣將自己的知識及價值觀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雖然完成了知識傳遞,保證了教師的權威性,卻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成長發(fā)展以及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師生處于平等的狀態(tài)。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關注學生學習差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習求知欲。特別對于小學生而言,要正視其自主學習能力,建立“我和你”的新型師生關系,鼓勵有想法的學生敢于表達,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與參與者。只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夠對教師做到尊重,展現出自己的個性,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提升獨立學習的素養(yǎng)。
結語:總之,學生獨立學習能夠促進他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讓自己處于健康成長狀態(tài)中。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互聯網+”下小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0130)】
【參考文獻】
[1]陳根玉.如何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2):249.
[2]梅雨婷,翁婷華.論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133-134.
[3]張夢池,楊敏.論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涵及其結構[J].科教導刊(下旬),2016(12):145-146+192.
[4]陳佑清.關于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6(10):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