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歡,曾劍兵,于大飛
(深圳市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廣東 深圳 518109)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1]。為探討DCE-MRI 結(jié)合DWI 在乳腺癌NAC 中療效評估中的應用,現(xiàn)對60 例患者進行觀察,報道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住院經(jīng)NAC 治療的60例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2],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2)采取CET 化療方案化療4 ~6 個周期;(3)單側(cè)乳房患??;(4)均為女性。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存在遠處轉(zhuǎn)移;(3)預計生存期<6 個月;(4)存在心、肝、腎功能障礙;(5)精神或智力異常?;熃Y(jié)束后行病灶穿刺活檢,根據(jù)其結(jié)果分為有效組和無效組,有效組37 例,年齡35 ~62 歲,平均年齡(43.28±5.38)歲;病灶位置:左乳17 例,右乳20例;臨床分期:II 期14 例,III 期23 例。無效組23 例,年齡37 ~61 歲,平均年齡(43.36±5.42)歲;病灶位置:左乳11 例,右乳12 例;臨床分期:II 期9 例,III 期14 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相近(P>0.05),有可比性。
DCE-MRI 檢查:采用荷蘭飛利浦Ingenia 3.0T MR 掃描儀,選擇雙穴乳腺相控陣線圈,患者保持俯臥位,使乳房自然下垂在乳腺線圈內(nèi),先行乳腺MRI 平掃,再行DCE-MRI檢查。MRI 平掃:橫斷位:T1W-TSE 序列,掃描參數(shù):重復時間(TR)400 ~700ms,回波時間(TE)8ms;視野(FOV)均為200mm×339mm,激發(fā)次數(shù)(NEX)2 次,層厚3mm,層距0mm;矢狀位T2W-SPAIR 序列,左右乳分開掃描,掃描參數(shù):重復時間(TR)3000ms,回波時間(TE)60ms;視野(FOV)180mm×240mm,激勵次數(shù)(NSA)1 次,層厚3.5mm,層距0mm。
橫軸位DWI 序列,掃描參數(shù):重復時間(TR)12500ms,回波時間(TE)shortest,F(xiàn)lip angle:90;視野(FOV)340mm×196mm,激勵次數(shù)(NSA)2 次,層厚3mm,層距0mm。獲取DWI 圖像將其傳送至飛利浦后處理工作站Intellispace Port,用MR Diffusion 軟件分析,取病灶最大三層面對其最弱的4 個區(qū)域信號進行測量,計算最小ADC(ADCmin)、平均ADC(ADCmean)。
增強掃描:采用Gd-DTPA 對比劑,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靜脈注入,劑量0.12mmoL/Kg,注入流速3.0mL/s,以相同流速生理鹽水管完成增強掃描。將獲取影像傳送后處理工作站Intellispace Port 進行處理,用Multimodality Viewer 軟件分析,記錄DEC-MRI 各項參數(shù)。
(1)記錄并比較有效組、無效組速率常數(shù)(Kep)、容量轉(zhuǎn)移常數(shù)(Ktrans)、細胞外血管外間隙容積比(Ve)、最小ADC(ADCmin)、平均ADC(ADCmean);(2)根據(jù)穿刺活檢結(jié)果,計算DCE-MRI 配合DWI 準確性、特異度、敏感度。
有效組Kep、Ktrans、Ve 與無效組比,明顯降低(P<0.05),有效組ADCmin、ADCmean與無效組比較,明顯增高(P<0.05),見表1。
病理活檢結(jié)果顯示,有效組病灶侵潤33 例,未侵潤4例,無效組侵潤4 例,為侵潤19。DCE-MRI 配合DWI 檢查準確性為86.67%(52/60),靈敏度89.19%(33/38),特異度82.61%(19/23),Kappa 值0.92。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年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目前該惡性腫瘤已經(jīng)成為造成中國女性第六大癌癥死亡原因。NAC 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縮小腫瘤病灶,為進展期乳腺癌患者贏取手術(shù)機會,尤其對腫瘤體積較大患者而言,可提高保乳率[3]。翟戰(zhàn)勝[4]等研究表明,為防止癌細胞擴散、轉(zhuǎn)移,惡性腫瘤患者應盡量避免采用穿刺活檢進行療效評估。影像學檢查具有準確性高、無創(chuàng)優(yōu)點,現(xiàn)廣泛用于惡性腫瘤診斷及療效預測中。
MRI 可清晰顯示病灶形態(tài)學特征,并根據(jù)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對病灶進行診斷,由于其不能對腫瘤組織灌注情況予以顯示,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DCE-MRI 采用3D 快速梯度回波技術(shù),可進一步提高圖像空間分辨率,并確保高時間性分辨率,通過動態(tài)觀察病灶形態(tài)學變化和強化特征,了解腫瘤血流灌注情況,對NAC 療效及預后進行判斷。研究表明,NAC 后,退變腫瘤細胞周圍可能產(chǎn)生血供豐富的炎性反應,造成大范圍強化,出現(xiàn)DCE-MRI 高估情況[5]。DWI 是利用水分子自由熱運動原理觀察活體水分子微觀運動一種成像方法,通過DWI 可顯示組織生理及病理狀態(tài)下水分子擴散動態(tài)及其結(jié)構(gòu)。有效組Kep、Ktrans、Ve 與無效組比較,明顯降低,有效組ADCmin、ADCmean較無效組明顯增高,表明不同療效下DCE-MRI 與DWI ADC 值存在顯著差異。臨床通過根據(jù)病灶是否再次浸潤、發(fā)生轉(zhuǎn)移對病理分期及預后進行評估。DCE-MRI 配合DWI 檢查病灶浸潤準確性為86.67%、靈敏度89.19%、特異度82.61%,且Kappa 值為0.92,表明DCE-MRI 結(jié)合DWI 在評估療效方面與穿刺活檢具有較高一致性。
綜合上述,DCE-MRI 配合DWI 在乳腺癌NAC 療效評估中具有重要價值,且可對病灶是否再次浸潤進行準確評估,為后期調(diào)整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表1 兩組DEC-MRI、DWI 參數(shù)對比(±s)
表1 兩組DEC-MRI、DWI 參數(shù)對比(±s)
組別 n DCE-MRI DWI Kep(min-1) Ktrans(min-1) Ve ADCmin ADCmean有效組 37 0.81±0.23 0.61±0.13 0.71±0.20 1.39±0.24 1.42±0.27無效組 23 1.54±0.44 1.18±0.24 0.86±0.26 0.81±0.16 0.85±0.21 t/8.434 11.937 2.515 10.245 8.623 P/0.000 0.000 0.015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