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國慢性肝炎中最主要的一種,常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HBV)感染及人體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引起,具有較高傳染性,主要癥狀為腹脹惡心、畏食乏力、肝區(qū)疼痛,可導致多器官損傷。就目前看來,臨床西醫(yī)治療乙肝尚無任何特效藥或有效方式,常用藥為恩替卡韋,該藥療效尚可,但長期口服會影響腎功能,而有研究顯示,中藥補肝湯加味在乙肝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诖?,筆者將我院接收的40例乙肝患者納為研究樣本,同時將恩替卡韋與補肝湯加味用于其中,以便進一步分析補肝湯加味在乙肝治療中的效果及其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匯報如下。
研究樣本選自我院接收的乙肝患者,共計40例,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1月,現(xiàn)以隨機硬幣法為分組法則,將患者劃分成兩組:實驗組(20例)、參照組(20例)。實驗組男女比例12:8;年齡23~68歲;均數(shù)(46.20±12.95)歲;病程3~14年,平均(8.11±1.21)年。參照組男女比例11:9;年齡22~68歲;均數(shù)(46.54±11.09)歲;病程3~15年,平均(8.69±1.34)年。將上述資料作臨床比對,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準入標準:符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相關診斷標準;無藥物過敏史者;簽訂研究知情書者;合并肝性腦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及合并嚴重心肺疾病患者均排除在外。研究計劃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參照組療法:口服恩替卡韋膠囊(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8);給藥方式及劑量:空腹口服,0.5 mg/次,1次/d。
實驗組療法:在參照組基礎上使用補肝湯加味治療,方劑如下:三七粉4 g,甘草6 g,山茱萸、茵陳、陳皮、柴胡各8 g,生地黃、熟地黃各10 g,垂盆草12 g,炒酸棗仁、沙苑子、柏子仁、郁金、川芎、丹參、當歸各15 g,雞血藤、黃芪各20 g,白芍、薏苡仁各30 g;濕邪者加黃岑12 g、苦參9 g;熱邪者加白花蛇舌草10 g、黃岑15 g;虛寒者則加細辛3 g、桂枝10 g;上述諸藥水煎服用,1劑/d。兩組均持續(xù)給藥60 d。
分別采用流式細胞儀、熒光定量PCR法、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免疫功能指標(CD4+、CD3+、CD8+)、血清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水平,以評估臨床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HBV-DNA陰轉(zhuǎn),ALT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有效:HBV-DNA陰轉(zhuǎn),ALT未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效:HBV-DNA、ALT及臨床癥狀均無明顯變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研究數(shù)據(jù)以SPSS 20.0軟件計算,計量、計數(shù)資料以(±s)、(%)表示,同時檢驗t值、x2值,若P<0.05,則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CD3+、CD4+水平均低于參照組;CD8+水平則高于參照組,處理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實驗組總有效率較參照組顯然更優(yōu),處理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各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各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s)
?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n(%)]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乙肝歸為“黃疸”、“陰邪疫病”、“肝著”等范疇,認為本病病機與脾、肝、腎聯(lián)系密切,即濕熱之邪首犯中焦,致脾胃受困;濕熱交蒸,土壅木郁,致肝疏泄不調(diào),肝郁脾虛;久則脈絡瘀滯,氣機阻遏,濕、熱、瘀互結[4]??梢姳静楸咎摌藢嵵C,本虛即肝脾腎氣不足,標實即濕熱瘀互結,因此,治療當以柔肝養(yǎng)血、健脾祛濕、解毒活血為原則。
筆者所用補肝湯加味方中,三七粉止痛消腫、止血散瘀;甘草;山茱萸補肝腎、澀精氣;茵陳利濕清熱;陳皮理氣化痰、健脾燥濕;柴胡升陽疏肝、和解表里;生地黃清熱、生津養(yǎng)血;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垂盆草退黃利濕、清熱解毒;炒酸棗仁舒筋柔肝、酸甘化陰;沙苑子滋補腎精;柏子仁潤腸通便、安神養(yǎng)心;郁金解郁行氣、止痛活血;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止痛;丹參活血散瘀、止痛通經(jīng);當歸調(diào)經(jīng)止痛、補血和血;雞血藤祛瘀通絡、養(yǎng)血活血;黃芪益衛(wèi)固表、益氣健脾;白芍調(diào)經(jīng)養(yǎng)血、止痛平肝;薏苡仁利水滲濕、止瀉健脾[5-6]。上述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奏活血解毒、養(yǎng)肝疏肝、健脾祛濕之功效。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CD3+、CD4+、CD8+等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優(yōu)于參照組;實驗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參照組(70.00%)(P<0.05)。結果指示,補肝湯加味能夠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增強療效。此外,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亦表明,化痰解毒、補虛祛瘀類方劑具有抑制病毒、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減少肝臟損傷作用,而補肝湯加味正屬于此類方劑,其可加速肝細胞修復再生,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血清HBV-DNA轉(zhuǎn)陰[7]。
綜上所述,補肝湯加味治療方案在乙肝治療中效果突出,該方藥能夠顯著增強患者免疫力,提高各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水平,說明其臨床應用前景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