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偉
摘? 要:在新課改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從而做出了分析教學策略的實際行動,使得如今教育教學的趨勢在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因此,作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應具備為了學生進步成長著想的教學態(tài)度,保障在課堂上所實施教學策略是具備有效性的,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被絕大多數學生共同認為的學習難點,但同時也是學習生涯中的重點內容,若是教師的教學策略不合理,便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主動去學習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根據新穎教育理念的指導分析能夠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學生以足夠熱情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課堂獲取知識和技能,助力學生得到數學水平的提升。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教學策略作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生活是數學知識產生的來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數學知識的應用,所以新課改中重點對教師強調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展開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必當有融入生活元素于課堂上的教學思想,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性,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綻放初中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感受可能性》這一節(jié)時,首先,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嘗試用語言描述什么叫一定、一定不和可能,并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情進行舉例,從而引出了課題,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存在。然后,我根據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進行提問,使學生有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確定事件、不確定事件的切身感受。之后,我對學生提出了一些游戲性的問題,歡愉了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學生知道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之間交流了本節(jié)課的所學內容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這樣,我通過融入生活元素,助力學生學到了具有現(xiàn)實價值的數學知識,提升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充分綻放出了精彩的初中數學課堂。
二、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材中,多出了許多與幾何學相關的知識,這對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大難點。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的教學策略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在直觀畫面下被吸引到課堂上,讓學生以投入的學習狀態(tài)參與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多邊形和圓的初步認識》這一節(jié)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圖形,要求學生觀察后嘗試抽象出自己所認識的幾何圖形,從而直接點明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然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現(xiàn)實世界中常見的建筑,引導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圓,并為學生介紹了多邊形的邊、角、頂點和對角線的概念。之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了如何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多邊形、正多邊形,并幫助學生理解了如何根據扇形和圓的關系求扇形圓心角的度數。最后,我引導學生回顧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了發(fā)展,讓學生感受到了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從而充分達到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交流習慣
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合作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交流能力的有效策略。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不妨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習慣,同時也能夠踐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實屬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一舉兩得之策。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展開與折疊》這一節(jié)時,首先,我要求學生將準備好的五棱柱的平面展開圖拿出來,把學生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要求學生思考后合作交流是否能夠沿折痕進行折疊,最終呈現(xiàn)出課件上所展示的棱柱模樣。然后,學生之間開始了激烈的探討交流,我通過巡視學生的交流情況,對學生進行了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積累了數學學習的經驗。之后,我組織學生嘗試制作了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提高了學生根據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簡單的立體圖形的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對棱柱的性質做了歸納整理,讓學生于小組中對這節(jié)課得到的收獲做了交流。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習慣,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為學生日后學習平面圖形的有關知識做了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 何衛(wèi)華.以生為本 再構高效課堂——談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優(yōu)化策略達成[J].數學教學通訊,2017(35):66-67.
[2] 華娟.優(yōu)化數學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探析[J].成才之路,2017(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