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福
【摘要】在建設地鐵高架橋梁時,往往會存在較多的風險因素影響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挖掘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針對風險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從而保證施工建設時施工人員與結構的安全。目前,針對工程建設中的風險因素采取了風險評估策略,采用流程分解法對工程的各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分解,針對分解后的每一項內容進行基本風險源挖掘,應用專家函詢的方式掌握專家對風險的分析與估計,再通過風險發(fā)生概率與風險程度賦值確定出最終的風險值。
【關鍵詞】風險評估;地鐵高架橋;施工階段;風險源識別
工程建設中存在較多的風險因素,而風險主要是由風險發(fā)生率、風險造成的后果兩部分共同組成。將風險評估應用于工程建設中,能夠通過量化的測評了解風險帶來的影響及損失的程度。目前,風險評估已經應用于金融、航天等行業(yè)中,并且得到了較好的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風險發(fā)生率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減少,從而證明風險評估的作用,本文針對風險評估在地鐵高架橋梁施工階段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風險評估在地鐵高架橋梁施工階段的應用是以某工程為例,此工程的橋梁屬于鋼-混結合連續(xù)箱梁橋,主梁應用的是鋼箱梁,而橋面板利用的是混凝土結構,并將預應力鋼束設置在了混凝土橋面板內,橋梁的位置主要是跨越在引水渠與城市內較多的主干道。根據(jù)實際工程分析,在建設本橋時具有較大的施工難度,并且所處的地形也較為復雜,在施工時具有較多的風險。因此,需要利用風險評估掌握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從而針對風險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方案。在應用風險評估時,需要以風險評估基本理論為依據(jù)。因此,本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評估內容主要有風險源識別、風險估計、風險評價、風險策略。
2、施工風險評估
2.1 施工風險識別
在施工風險識別環(huán)節(jié),為了全面性地掌握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源,應用了流程分解法與專家調查法兩種方式,具體步驟如下:
2.1.1 收集基礎資料
要實現(xiàn)全面掌握風險源,需要實施收集工程基礎資料的措施,在收集時要盡可能地達到全面性,避免發(fā)生遺漏的問題。在收集時,主要針對工程的勘察數(shù)據(jù)、設計文件、地質情況、水文氣象、地質災害情況、氣象信息、其他工程所在區(qū)域的人文環(huán)境、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內容進行收集。
2.1.2 流程分解
在進行流程分解時,可以根據(jù)工程的實際特點實施選取與劃分工作。橋梁工程的施工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下部結構、上部結構、橋面,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建設中最容易發(fā)生危險事故。所以,選取的施工階段是鉆孔灌注樁建設、橋梁鋼筋混凝土建設、上部結構預應力連續(xù)梁建設三個施工部分。在實施流程分解時,需要進一步細化,目的是提升風險識別精準度。流程分解工作完成后,初步篩選分解后的風險因素,將非風險因素進行剔除。
2.1.3 風險源清單
流程分解完畢需要實施整理工程資料、分析結構的工作,最后采用專家調查法確定風險源清單。在成立風險識別專家組時,應包括橋梁設計專家、施工專家、教學科研專家、工程管理專家,并且每位專家從事本行業(yè)的時間應在15年以上。采取函詢的方式將工程信息資料、流程分解圖、施工技術方案、施工圖紙等傳遞給專家,專家根據(jù)實際工程、自身多年經驗判定施工階段存在的風險源,并應用德爾菲法修正函詢結果,最終達到意見與結果趨于一致時得到風險源清單。
2.2 風險估計
在實施風險估計時,估計的內容為風險發(fā)生率、風險發(fā)生后的損失程度。為了保證風險估計的科學合理性,應創(chuàng)建風險概率與風險損失程度估計標準。在估計時主要應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模式,具體內容如下:首先,定性描述地鐵高架橋施工階段的風險,包括極高風險、高度風險、中等風險、低風險、無風險。極高風險不可接受,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高度風險要嚴格控制,可采取風險管理措施;中等風險實施合理化控制,采取適當?shù)氖侄?低風險可以接受,無需采用專門措施處理;無風險可忽略,無需應用任何措施。其次,而本工程中采用的風險估計應用的是定性描述。其次,應用定量方法對風險發(fā)生率與風險損失度進行賦值,兩者的積稱為風險源的風險值,區(qū)間值在1-5范圍內,風險值越高表明發(fā)生率與損失程度越高。
2.3 風險評價
完成風險評估后,開展風險評價工作,確定風險等級與接受程度,為風險應對策略提供準確依據(jù)。在風險決策中,決策者對風險存在的態(tài)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應用風險基本概念:風險值等于風險發(fā)生率賦值與損失程度賦值的積計算出決策者的風險態(tài)度賦值,通過決策者風險態(tài)度賦值能夠掌握決策者對風險源的態(tài)度。根據(jù)本工程計算出的決策者風險態(tài)度賦值,表明在此工程施工階段中,需要嚴格控制大風、施工人員高空作業(yè)、臨時支撐發(fā)生下沉、配重位置設置不合理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控制。
3、施工風險對策
所謂風險對策是在通過風險評估得到結果后,針對風險源采取的應對措施。通過設置科學合理化的防治方案,能夠大幅度降低事故發(fā)生率,從而縮減事故引發(fā)的損失率,達到提升風險控制水平的目的。由于地鐵高架橋施工階段存在的風險源大多數(shù)為技術風險,比如本工程的橋梁為鋼-混結合連續(xù)梁橋,需要應用技術水平較高的施工技術,面對此技術風險可以采取制定技術措施與管理措施的方式降低風險發(fā)生率。另外,經過風險評估,需要施工企業(yè)確定重點風險源,并實施嚴格控制的措施,還要對不可接受的風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對于合理控制及以下的風險源,可應用一般管理方式與技術方法實施風險管理,從而保證整體施工建設存在的風險源都得到良好的治理,比如確定本工程的重點風險源為臨時支撐出現(xiàn)下沉的風險源,先給予技術干預措施,進行分析計算,制定出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及專項安全方案。然后,制定管理措施,采取建立施工現(xiàn)場責任制度,將各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并且還要建立施工質量獎懲制度激發(fā)施工人員積極態(tài)度等,從而降低風險發(fā)生率。
結語:
綜上所述,風險評估在地鐵高架橋梁施工階段的應用,能夠讓施工企業(yè)在施工之前掌握施工時存在的風險,并針對危險程度不同的風險源制定科學合理化的防控措施,從而保證工程建設過程中能夠安全建設,避免風險因素引發(fā)安全事故,威脅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同時影響施工質量與效率。另外,施工企業(yè)需要注重風險評估的應用方法,要結合實際工程并函詢經驗豐富的專家,才能保證風險評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寇邦寧.城市地鐵施工對鄰近管線的影響[D].北京交通大學,2015:1-133.
[2]姜越.鄰近既有地鐵線的新建地鐵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1-54.
[3]陳遠建.地鐵項目施工階段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