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岵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不僅是對初中生綜合能力實施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而且還是初中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方面有效發(fā)展的關鍵。文章主要對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究,以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得以有效提高,并促使初中體育課程實現(xiàn)高效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教學;體育教育;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4-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77
對于創(chuàng)新教育而言,其通常是指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能力進行培養(yǎng),其核心就是在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在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意識、能力進行培養(yǎng)[1]。
一、初中體育教學理念
(一)自然、健康的教學理念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促使學生對價值觀及人生觀進行充分的理解與掌握,促使其形成理性地分析問題以及哲學思維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思維,并獲得廣泛的體育活動效果[2]。因此,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自身具備的認知與接受能力,以及興趣愛好作為依據,因材施教,以使學生的負擔得以有效減輕,并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積極地進行探索與交流。21世紀,將創(chuàng)新作為先導及動力,不同領域中體育知識得到廣泛的應用,體育人才的競爭也更加激烈,而人才的競爭通常就是指人員具備的溝通能力以及文化素質。因此,對自然、健康的教育方式進行探索是極為重要的。
(二)綠色教學理念
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重視教材,而忽略了學生的天性,這就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質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體育教學通常采用的是將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一種講授型的教學形式,其更注重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死記硬背,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良好發(fā)展。對于綠色化教學理念而言,其通常被稱作精講教學或者是人文的教學理念,屬于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將學科的知識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教學反思作為教學策略,以此使學生的學科壓力得到有效減輕,最終樹立“以人為本”、包含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綠色教學理念中,教師主要是作為引導者對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進行激發(fā),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并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對其客觀的認知能力進行提高,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充分體現(xiàn),在充分尊重學生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構建活躍、寬松的課堂氛圍,從而促使每個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都實現(xiàn)良好發(fā)展[3]。另外,課堂外,教師需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以獲得家長的支持,而不會將體育教學當作學生學習的負擔,從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格,并學會做事做人、求知合作,在面對事件時,具備良好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最終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落實。
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遵循的原則
(一)優(yōu)化教學內容
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初中體育教學逐漸出現(xiàn)弊端,而多元化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學校須根據學生自身實力及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改變體育教學中一成不變的以田徑、三大球、體操為重點的教學內容。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和對學生體育發(fā)展?jié)摿Φ耐诰颍憻拰W生在學習活動和競技中形成“競合”意識和能力。
(二)轉變教師角色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采用“灌輸式”教學將體育知識和理論一股腦兒地傳遞給學生,而忘記了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排斥心理,不能很好地學習。基于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從以往的“絕對主體”地位觀念中掙脫出來,認清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全面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逐漸從“主體”向“主導”轉變,再由“主導”轉變?yōu)椤耙龑А?,使得學生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發(fā)揮。教師從旁輔助,協(xié)調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共同發(fā)展。
(三)強化學生參與
學生是初中體育教學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基礎,而學生能更好地參與其中是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源泉,如果學生參與率不高,再好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都成為無源之水,無法掙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框架。由此可知,要想更好地發(fā)揮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作用,要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中心思想,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使教師和學生能共同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三、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拓展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有效設計,通常能夠使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及興趣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大部分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自身的心理需求以及認知規(guī)律保持一致,且還需要對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狀態(tài)以及身體素質加強關注,以此對當下的教學內容實施相應的改革及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不能單純局限于教材,通常需要與學生的具體生活狀況相聯(lián)系,從而對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保障[4]。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瑜伽、健美操、花式籃球、花樣足球等具有特色性的項目,不僅能夠使學生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的興趣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對體育的相關知識進行充分掌握,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實現(xiàn)體育課程教學的高效性。
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主要是以體育教材為依據,雖然體育教材上的內容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也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但是一方面由于初中生的青春叛逆性,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發(fā)展,學生對于書本中的知識并不是很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利用豐富的課外資源來豐富初中體育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以及體育教學效果。
(二)提倡興趣教學
就目前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體育教師雖然開始嘗試使用興趣教學方法,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仍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中一些具有指令性、灌輸性的指導方法,使得教師在創(chuàng)新意識上無法得到更大的突破,降低體育興趣教學的作用和功能。另外,多數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常忽略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得教學活動的設計不符合學生需求,讓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學活動應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照搬教學案例中的活動方法會導致教學的內容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心理及年齡都處于未成熟階段,這就致使其對知識的學習具有較顯著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依據學生所具備的求知欲以及興趣特征,對學生的潛能進行充分激發(fā),并使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對其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素質教育實現(xiàn)全面的推廣。在實施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配合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多元化教學規(guī)劃和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課堂變成學生交流、比賽的教學活動,營造出更加輕松、愉快、活躍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對學生開展興趣教學時,還需要注重對教學規(guī)律的遵循。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較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感受到和諧的教學氛圍。其次,在實際教學時,還需要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討論的形式對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行培養(yǎng)。再次,在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主體地位、情感交流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促使學生具備全面的體育素養(yǎng)。
(三)發(fā)揮模式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化的體育教學通常屬于單向教學,這就會導致教學活動通常較為單一,且無法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有效發(fā)揮,其通常無法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生作為體育學習的主體,教師通常需要把教學活動當中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把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改變成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為引導者,對體育活動的開展加強指導,更注重探究教學的開展,從而使學生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方式的引入,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開展比賽,并對比賽的全過程實施監(jiān)控,等完成比賽后,讓學生對比賽進行相應的歸納總結。這種合作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如在開展跑步鍛煉時,教師首先需要確定好跑步的總距離,然后組織學生開展接力跑。而跑步接力的具體順序則是由學生自己決定,對于具有較強跑步能力的學生而言,其需要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充分的發(fā)揮;而對于跑步較慢的學生而言,則需要鼓勵其積極參與鍛煉,增強跑步能力。從而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并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合作能力的加強,使其團隊的合作意識得到有效增強。
綜上所述,在實施新課改時期,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創(chuàng)新,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須滲透創(chuàng)新理念。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意志進行鍛煉,而且還能促使學生對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強,最終促使其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傊?,體育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從而使體育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宋雅芳.設計教學方法? 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4):163.
[2]杜瑞.創(chuàng)新理念? 優(yōu)化措施——談如何全面有效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成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121.
[3]姚宇.初中體育課堂如何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0):151.
[4]祝啟華.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