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女 秦格
(廣東金融學院財務處,廣東 廣州 510521)
財政支付進度是財政績效考核的最重要指標,其原理是通過項目資金支付反映項目完成進度,即通過付款進度間接調控項目工作進度,通過考核支付進度,督促完成既定的預算項目,所以,支付進度績效考核是間接調控的有效手段,對于促進政府和事業(yè)單位完成各項事業(yè)任務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該種績效考核方式下,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政府部門和事業(yè)單位年底突擊花錢現(xiàn)象。這主要是由于在財政項目上沒有主動作為,缺乏項目執(zhí)行的計劃性,而且年底突擊花錢,容易導致財政項目推進質量下降,影響財政項目未來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各財政執(zhí)行單位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財政支付管理工作,提高財政項目的計劃性,建立財政項目支付進度的預警制度,就是擺在各單位財務人員迫切的工作之一。
各單位只有建立相應財政支付預警制度,才能發(fā)揮財務部門應有的管理職能,才能將間接管控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財政項目上,才能建立項目全過程控制的有效機制,促進單位高效完成各項事業(yè)的建設。高效反映付款進度與項目工作進度之間的關系,提高財政項目推進的透明度,讓各種“懶政”行為曝光在制度下,從源頭上促進財政支付進度考核的實施,優(yōu)化財政支付的精細化管理。對財政項目建設起到督促作用,為財政項目按時保質完成及未來運營奠定良好的基礎。
近期學者對財政支付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財政轉移支付的研究上。主要是對轉移支付機制、形式、管理方法、效果、作用等宏觀方面進行了討論??典h莉(2018)提出從事權與財權的劃分、轉移支付總資金的決定機制、轉移支付的形式與績效考核四個層面分析如何加快建立現(xiàn)代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以緩解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消除可行能力貧困[1]。劉士義(2018)通過分析中國轉移支付現(xiàn)狀和綜合借鑒國際經驗,建議適時設立分類轉移支付,進一步理清一般性轉移支付、分類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的功能定位,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資金使用效益[2]。劉貫春、周偉(2019)研究發(fā)現(xiàn)轉移支付不確定性顯著加劇了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偏向生產性活動,且該效應在中西部、轉移支付凈流入和財政自給率較低的地區(qū)更為凸顯,表現(xiàn)為非對稱特征[3]。萬雅楨(2019,12)從樹立預算調控意識、完善會計核算制度、采用零基預算模式、制定資金使用計劃等方面對預算調控的實施路徑進行探討[4]。吉富星、鮑曙光(2019)研究表明財政分權擴大了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而轉移支付則起到一定的“矯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導效果較差[5]。白宇飛、楊武建(2020)研究指出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非稅收入規(guī)模的增長,財政分權程度的提高則會導致地方政府非稅收入規(guī)模的膨脹[6]。
回顧近期的研究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對財政支付項目具體財務管理方法鮮有探討,這正是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加強財政支付的微觀管理,來提高財政支付的有效性。
如何建立高效的財政支付預警制度呢?首先第一步的任務就是對本單位的財政支付項目進行分類。因為單位具體財政項目很多,一定做到抓大放小,通過主要項目的重點推進來保證項目的實施進度。決不能平均用力,沒有重點工作方向,耗費不必要的精力。
ABC分類管理法是財務管理中存貨的管理辦法,其原理是將具體企業(yè)的存貨分成A、B、C三類,A類金額大約占到總金額的70%、數(shù)量大約占到總數(shù)量的10%;B類金額大約占到總金額的20%、數(shù)量大約占到總數(shù)量的20%;C類金額大約占到總金額的10%、數(shù)量大約占到總數(shù)量的70%。借助于財務管理的ABC分類管理法,按照單位預算,對單位財政項目進行具體的分類,將本年度金額占到70%的項目列為A類,比如重大基建項目、重大采購項目和重大人才引進工程等,跨年度的要有本年進度的具體指標;將本年度金額占到20%的項目列為B類,比如基建維修工程項目、設備維護項目和各類專項經費等;將本年度金額占到10%的項目列為C類,比如部門經費、零星維修費等。其樣式見表1 XX單位預算項目支付進度ABC分類預警表。
表1 XX單位預算項目支付進度ABC分類預警表時間:XXXX年
B類項目序號項目名稱項目編號項目金額項目金額占總預算比例開始預警時間1 XX XX XX XX XXX…………合計C類項目序號項目名稱項目編號項目金額項目金額占總預算比例開始預警時間1 XX XX XX XX XXX…………合計 XX ABC類總合計 XX 100%
P、D、C、A分別代表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是質量管理的專業(yè)術語,它要求做一切工作,都必須規(guī)定應該遵循的程序、步驟和方法并按程序進行。
對于A類項目,采用全年運行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具體做法是,第一步要求項目管理單位確定A類項目本年的計劃安排,確定財政支付的條件要素,將其分解給項目的實施單位,確定財政支付的具體實施步驟細節(jié),時間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求保證在該年度實施,還要給預警工作留有時間,即P步驟;第二步按照項目實施步驟,要求項目實施單位滿足付款條件,具體做法是,首先在每月出具項目支付進度表,其樣式如表2 XX單位A類項目支付進度表。其次在項目預定付款時間前15個工作日發(fā)出預警,由財務管理部門發(fā)送付款條件通知,要求落實付款條件,如果項目實施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時間滿足付款條件,則預警進入第二階段,將A類項目支付進度表中沒有按期支付的項目整理制作預警工作清單,格式如表3 XX單位A類項目支付預警清單表,作為財務工作提案,提交給黨務辦公會議或者行政辦公會議,由單位力量推動項目進度,滿足付款條件,即D步驟;第三步要求財務管理部門檢查A類項目財政支付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是分析沒有完成預定目標的原因,即C步驟,第四步則是處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果是不可抗力問題導致的項目延遲則修改計劃安排,如果是主觀原因導致的財政項目支付延遲則要分析原因和責任主體,并將改進后計劃安排納入下一年工作循環(huán)中,即A步驟。通過不斷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對重大項目的有效監(jiān)控,確保支付進度的基本面。
表2 XX單位A類項目支付進度表時間:XX年第XX月
表3 XX單位A類項目支付預警清單表時間:XX年第XX月xx日
對于B類項目,采用半年運行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即下半年才開始進入預警管理,每月向預算項目單位出具表4 XX單位B類項目支付進度表。具體做法是,第一步要求項目管理單位確定B類項目中本年剩余項目的計劃安排,確定財政支付的條件要素,確定財政支付的最后時間,一般為每年的10月31日,過期將資金轉入單位統(tǒng)籌項目,安排項目庫中的其他項目統(tǒng)籌使用,即P步驟;第二步按照項目實施步驟,要求項目實施單位滿足付款條件,具體做法是在財政支付的最后時間前10個工作日發(fā)出預警,由財務管理部門發(fā)送付款條件通知,要求落實付款條件,否則將資金轉入統(tǒng)籌項目,即D步驟;第三步要求財務管理部門檢查B類項目財政支付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是分析沒有完成預定目標的原因,即C步驟,第四步則是處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果是不可抗力問題導致的項目延遲則修改計劃安排,如果是主觀原因導致的財政項目支付延遲則要分析原因,并在下一年預算中予以調整,即A步驟。通過不斷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對一般項目的有效監(jiān)控,確保支付進度的基本完成。
表4 XX單位B類項目支付進度表時間:XX年XX月
對于C類項目,采用第四季度運行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即第四季度才開始進入預警管理,每月向預算項目單位出具表5 XX單位C類項目支付進度表。具體做法是,第一步要求項目管理單位確定C類項目中本季度剩余項目的計劃安排,確定財政支付的條件要素,確定財政支付的最后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單位結賬日(比如12月20日),過期將資金收回,即P步驟;第二步按照項目實施步驟,要求項目實施單位滿足付款條件,具體做法是在財政支付的最后時間前5個工作日發(fā)出預警,由財務管理部門發(fā)送付款條件通知,要求落實付款條件,并將項目剩余資金收回,即D步驟;第三步要求財務管理部門檢查C類項目財政支付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即C步驟,第四步則是處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調整下年度可以調整的預算項目,即步驟。通過不斷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對一般項目的有效監(jiān)控,確保支付進度的先進性。
該項設計是針對目前財政支付績效模式進行的應用設計。通過重大財政支付項目的全程跟蹤預警;一般財政支付項目的半程跟蹤預警;日?;蛄阈秦斦Ц俄椖康淖詈蠹径雀欘A警,變被動為主動,通過高效的支付進度管理,來促進財政項目的落地實施。未來隨著績效預算等財政支付管理的逐漸發(fā)展,會出現(xiàn)更多的落實措施和方法。一切優(yōu)化流程的管理方法都來源于實踐,并為實踐服務。近幾年,區(qū)塊鏈技術的興起以及在各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在宏觀配套完善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該項設計嵌套在財政支付體系區(qū)塊鏈中,可以取得更好控制效果,為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