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雙昆
(安陽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安陽 455000)
口蹄疫俗稱“口瘡”、“蹄癀”,是牛、羊等動物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出現(xiàn)水皰??谔阋卟《緦ν饨绲挚沽O強,在自然條件下可存活數(shù)周或數(shù)月,在凍結條件下可以越冬,但易被堿性或酸性消毒藥物殺死。
潛伏期一般為2~5 d,最長7 d左右,病牛最初癥狀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無精打采,接著在鼻鏡、口腔、舌面、蹄部及乳房等部位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水皰,水皰破潰后形成爛斑,重者蹄売脫落流血、跛行或者臥地不起,最后瘦弱死亡。哺乳犢牛常常水皰癥狀不明顯,可引起胃腸炎,表現(xiàn)為拉稀;有的犢牛發(fā)生急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達50%以上。
保持圈舍清潔衛(wèi)生,每15 d左右用石灰水消毒一次。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注射15 d后產生免疫力。一旦發(fā)生疫情,立即實行隔離封鎖。對健康牛群進行緊急免疫注射,對病畜及其同圈的牛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用3%的火堿對污染的圈舍、場地、用具等進行消毒。同時,做好病畜糞便的堆積發(fā)酵處理工作。
牛病毒性腹瀉又名牛黏膜病,是牛的一種重要傳染病。主要以口腔、消化道黏膜發(fā)炎、糜爛、潰瘍和腹瀉為特征,一般呈隱性感染,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節(jié),幼年的牛易感。
該病的潛伏期為7~9 d。主要癥狀為2~5 d 內體溫會升高,流鼻涕,呼吸急促,精神抑郁甚至食欲喪失,嚴重腹瀉的會導致脫水。有時糞便中還會出現(xiàn)血液斑點,甚至會出現(xiàn)咳嗽,眼損害和跛行。部分妊娠母牛在感染后3~6周內可能會發(fā)生流產,泌乳奶牛的產奶量會顯著下降。
對癥治療:止瀉、補液和防止繼發(fā)感染,選用次硝酸鉍片30 g、磺胺二甲嘧啶片40 g,1次口服,磺胺首量加倍,每日2次,連用3~5 d。氯霉素500萬IU,5%葡萄糖生理鹽水3 000 mL,1次靜注。也可用活性炭與氟哌酸、痢菌凈等口服。配合強心、補糖,或菌特靈液、恩諾沙星注射液肌注或靜注。
中藥治療:烏梅、柿蒂、黃連、訶子各20 g,山楂炭30 g,姜黃、茵陳各15 g,煎湯去渣,分2次灌服。
嚴格檢疫,防止引入帶毒牛。保持清潔衛(wèi)生,嚴格消毒,控制感染,對癥治療、加強護理。加強飼養(yǎng)管理,防寒保暖,增加營養(yǎng)、增強體質。發(fā)現(xiàn)病畜或可疑陽性者做淘汰處理或隔離治療,并對用具、周圍場地及廄舍進行徹底消毒。
疫苗接種是預防的措施之一。牛病毒性腹瀉疫苗是致弱病毒疫苗,是對牛最有效的疫苗之一,但有兩點很重要,需要引起養(yǎng)牛者的注意:一是對妊娠母牛不要使用疫苗,因為可能引起流產或難產;二是低于6 月齡的犢牛不要使用疫苗,接種的年齡應在9~12月齡時。
炭疽是一種侵襲所有溫血動物和人的急性傳染病,奶牛最為易感。該病常為散發(fā)或以個別病例出現(xiàn),但傳播面很廣,尤其是放牧的奶牛特別容易感染炭疽。
死亡率極高,病程時間短,以血液中毒(敗血?。橹饕卣?。嚴重的病牛死亡前呈現(xiàn)大腦中風癥狀,突然倒地、呼吸困難、顫抖、虛脫、痙攣等;有的病牛沒有任何前期癥狀,突然倒地死亡。發(fā)病期間,體溫明顯上升,反芻停止,產奶量急劇下降,懷孕母牛可能會流產。
鑒于炭疽病的嚴重危害性,一旦出現(xiàn)后就應及時撲殺和進行無害化處理,沒有治療的意義。
疫苗接種,炭疽發(fā)生區(qū)或在2~3 年內曾發(fā)生炭疽的地區(qū),每年進行疫苗的預防注射。對患畜廄舍要徹底消毒,可用0.1%升汞加0.5%鹽酸噴灑,或用0.3%過氧乙酸噴霧,密封廄舍可用福爾馬林或環(huán)氧乙烷熏蒸。消毒后用水沖洗,晾干后再放入健康牛,同時要做好防止鼠害及其他有利于防止傳染的辦法。
巴氏桿菌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牛等多種動物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又稱牛出血性敗血病(牛出?。?。巴氏桿菌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天氣突變和秋末冬初較易發(fā)病。
潛伏期2~5 d。癥狀是以高熱、肺炎或急性胃腸炎及內臟廣泛出血為主要特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煞譃閿⊙秃头窝仔蛢煞N,也有分三型的為急性敗血型、肺炎型、水腫型。
做到“三早”,即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血清療法,早期應用血清、磺胺類藥物治療效果好,兩藥同用更佳。血清可用豬、牛出敗二價或牛、豬、綿羊三價血清,做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小牛20~40 mL,大牛60~100 mL,必要時重復2~3次。嚴重病牛應同時注射青霉素或鏈霉素等抗生素。
做好飼養(yǎng)管理和清潔衛(wèi)生工作,消除病因,增強抵抗力。疫苗接種定期預防注射,可使用牛出敗氫氧化鋁菌苗,100 kg體質量以下的牛皮下或肌肉注射4 mL,100 kg以上者注射6 mL,免疫力可維持9 個月。對病牛和疑似病例要嚴格隔離,污染牛舍和用具用5%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
牛瘟俗稱“爛腸瘟”、“膽脹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經過的傳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的出血壞死性炎癥和出血性素質。
潛伏期4~6 d,最多15 d。病牛往往體溫突然升高,第二天可達41~42℃。經1~2 d,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眼結膜高度潮紅,眼瞼腫脹流淚,流鼻涕。鼻孔黏膜潮紅、鼻鏡龜裂并有棕黃色痂皮??谇火つげ∽兙咛卣餍?,初涎液增多,黏膜潮紅,不久在口角、齒齦、頰內和硬腭黏膜表面出現(xiàn)灰白色粟粒大突起,該突起初硬后軟,好像在黏膜表面撒了一層麩皮;其后這些小突起相互融合、壞死脫落后形成邊緣不整齊的紅色爛斑、嚴重者形成潰瘍。在體溫下降時,病牛劇烈腹瀉,糞便帶血或混有壞死脫落的腸黏膜碎片、惡臭。病牛消瘦迅速、一般經8~10 d死亡。
消毒可用2%氫氧化鈉、3%石炭酸、3%煤焦油皂溶液。疫苗接種鄰近疫區(qū)牛群接種牛瘟疫苗,也可每1~2年預防接種1 次;牛瘟疫苗注射后14 d 產生堅強免疫力,可維持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