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實施背景下情境教學得到廣泛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性也得到提高,促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文章主要闡述了情境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再通過對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
英語作為外來的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方面有很一定的難度,對于小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更加困難。從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性是當下最主要的問題。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將全面推動了教學效果的實現,因此,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尤為重要。
一、 小學英語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習注意力
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比較關注的就是學生的注意力,精神集中是保證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了學習的效果,利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英語教學內容更加新奇、生動,學生就會對事物表現更多的興趣性,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過程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保證了小學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二)增強個人記憶力
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來看,很多英語的教學都比較偏向于理論教學,讓學生的參與性極大的降低,導致對英語知識的記憶不牢固。隨著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讓學生對形象化的內容產生很大興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容開始真切的關注,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增強了個人在英語學習中的記憶力。
(三)促進師生間交流
情境教學法自身十分關注生活化內容的引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和探討,全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
(四)讓語言獲得過程更加規(guī)律性
有很多的學者對語言的教學進行了深入教學,讓我們明白了語言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下是不能夠得到完整的發(fā)揮的,在多層次關系的交流中,能夠讓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通過彼此的交流去深入了解語言的魅力,對語言的學習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情境教學法更好地運用了這一點,讓小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對環(huán)境的適應,更好地對語言加以利用,深化對英語語言的認知,這樣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對第二語言的學習。一方面促進英語語言學習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 小學英語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依據
(一)好奇心的發(fā)展階段
小學階段的學生才開始接觸學習和生活,對很多事物的認知程度并不夠。面對很多事物,小學生都懷著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英語教學應該合理的利用學生的這一特質,巧妙地利用情景的構建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抽象思維較為欠缺
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很多小學生考慮事情缺乏一定的思維能力。在知識的理解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將教學內容形象化顯得十分重要。情景教學就是通過多種情景的結合,讓內容變得十分具體和生動,提升的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語言理解能力不夠全面
小學階段對英語的認知明顯不夠全面,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不足,導致英語學習效率低下。情景教學的應用是對事物的簡單化體現,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英語語言的具體內容,促進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理解,提升了學習自主性,同時保證了學習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和完整性。
三、 小學英語中的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途徑
(一)加強直觀內容引進
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不適合復雜內容的理解,偏向直觀的形象化內容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性。利用生動形象的內容是對學生感知能力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對學習效率更好地提升。英語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語言教學或繪圖式教學相比較,很多學生對語言表達興趣不夠,但是當看到形象的圖片時,學生接受知識就越容易,有利于全面促進知識體系的完善發(fā)展。情境教學法中應當注重直觀內容的發(fā)展,讓學生從簡單化的學習內容開始逐漸深入理解,學會將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深入發(fā)展,課堂的教學也越來越關注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很多課堂教學開始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運用音頻、影像等課件播放來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情境。比如在英語口語練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英語動畫的播放,讓學生去主動模仿,一方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對英語口語能力的糾正。
(三)結合人物角色
小學生比較善于觀察,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通過一定角色的選取,讓學生主動的進行人物模仿,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性。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比如讓學生與老師進行角色交換,很多學生感受不到學習內容的復雜性,所以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教學,通過對課堂學習節(jié)奏的把握,對個人能力進行全面提升,讓孩子在感受角色的過程中提升運用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
(四)運用實物教學法
很多英語學習內容都可以通過實物表現出來,很多學生在接受教育階段都開始厭倦理論的教學形式。為了更好地促進英語的學習,就要在教學方法中提出重要的改進,在保證教學內容完整性的同時,也要促進學生效率的提升。比如一個水果或者學習用具的教學,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實物,通過學生對物體真實記憶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
(五)展開實際運用活動
小學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關注口語能力的提升,在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英語去主動和外國人交流。比如讓學生去進行采訪,很多學生只是對英語進行了表面化的學習,忽略了語言的運用性,通過與國外友人的交流,讓口語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四、 結束語
總之,小學階段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性,通過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促進積極性提升的有效辦法。利用形象生動的方式方法讓孩子自己感受學習的魅力,增強了學習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學是一種基礎性的教育,是我們當下比較重視的教育階段,在實際教學中也十分關注方法的引用,情境教學法的引入,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我們應當更好的結合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江虹.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J].新課程:小學,2017(12).
[2]秦兆霞.情景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2).
作者簡介:
張東,中小學二級教師,貴州省興仁市,貴州省興仁市回龍鎮(zhèn)獅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