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莎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新課改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大都采用了PEP教材,本次研究就對PEP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分組教學方法應用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PEP教材;教學;探討
一、 前言
新課改中PEP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模式等均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客觀要求,PEP教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更加注重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為中心,激發(fā)出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的激情,進而提高小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本次就對PEP小學英語教學中分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二、 設立小老師,以點帶面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滲透在了學生與同伴、同桌、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學習中。我們將其稱之為小組探究。教師則要根據(jù)教學活動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促進合作教學效能的提高。在分組教學中,我們實行了貫穿合作學習,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均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的結果將其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還選出了一位組織能力、溝通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讓其擔任小組的小老師,并以其為中心,促進了各項小組活動的實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個小組之間都形成了一種合力,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合作效能,將合作學習的正能量充分地發(fā)揮了出來。
教師在人教版小學英語“Hobies”這單元的詞匯教學中,沒有直接運用卡片、多媒體等方式將要學習的新的單詞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聽了一段音頻,并讓學生找到其中的關于陌生人的單詞或詞組。幾分鐘后,請了幾位舉手的小老師,為其他的同學進行了解答,讓小老師與其他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有效地激發(fā)出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讓充當小老師的學生們體驗到了解答問題的效能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后,我發(fā)現(xiàn),這種小老師分組解答補充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并且有更多的學生都積極地向著小老師們學習,課堂效果大幅度提高。
三、 運用游戲,發(fā)揮協(xié)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將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作性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對游戲互動的興趣,巧妙地設計一些與本節(jié)英語教學PEP內容相關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種與自己在情感方面認知、興趣點相吻合的游戲情境,學生在同小組成員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就會輕松地完成授課的內容。如教師向學生講解“What is father?”時,可讓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通過與小組成員的協(xié)作,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進而提高小組各成員的協(xié)作意識。教師也可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techer、doctor、driver、salesclerk等,讓學生互相提問,教師將PEP教材中的知識傳授之后,還要給學生留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進行情景對話,進一步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小組協(xié)作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展現(xiàn)出來,使英語教學能夠呈現(xiàn)出一種靈動的氛圍。
四、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小學PEP英語教學中,情境同語言是不可分割的兩個主題,同時,其也是相輔相成的。英語屬于一種跨文化語言,教師在進行分組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因為很多知識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并且在分組合作學習中,情境也是學生對語言進行感知和理解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背景。在學生小組之間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注重了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且教師還鼓勵學生,以受到教師的啟發(fā)為例,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小組個性的英語教學情境,進而對學生情感上的參與進行強化。教師可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表演的方式,自行地創(chuàng)設一些語言環(huán)境,將PEP教材中的某個故事生動地表演出來。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發(fā)現(xiàn),對于同一個故事,各個小組的表演均有著自己的特色,將小組個性的魅力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
五、 插入任務,集體競爭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精力比較充沛,并且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大多數(shù)同學還有著較強的好勝心,雖然沒有明確地表現(xiàn)出競爭意識,但是對于一些對比性比較強的教學活動依然有著非常高的興致。對于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可將學習任務插入其中,讓小組之間開展一些學習活動。但是教師要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將學生對平臺的創(chuàng)設重視起來,讓小組之間進行開放性的展示和評價,最后對學生的合作成果進行分享,進一步對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進行強化。
六、 Production部分的重點訓練
對話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語言的運用,如果只停留在課文分析、朗讀對話等環(huán)節(jié),則對話教學的應用目標就很難實現(xiàn)。所以,Production部分才是PEP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重點,該部分教學中,可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以下方面提升。
(一)擴展教材對話,讓學生有話可說
在經過了課文分析、講解、朗讀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后,學生對教材語言環(huán)境已經非常熟悉,此時可在教材情境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情境續(xù)編,讓學生從課文情境中進入到延伸情境中,實現(xiàn)對語言的輸出。
(二)創(chuàng)設日常情境,讓學生能說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口表達是難點,也是學生比較抗拒的點,大多時候,課堂中只是機械地對多種語言進行操練,但對學生的內在需求表達普遍忽視。所以,為激發(fā)學生自我表達的意愿,通過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將自己的感受、認知等表達出來,實現(xiàn)語言的實際應用。
七、 結語
通過對PEP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不同部分教學的方法進行簡單分析,可知PEP對話教學目的在于學生口語的表達及語言的運用。本文所介紹的教學方法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結合教學實際對其他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吳昌宏.新課改中PEP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A].2018,22(19):569-582.
[2]羅瓊麗.淺談小學英語分組教學[N].發(fā)展導報,2017,18(26):384-396.
[3]汪吉.繪本支持下的PEP小學英語話題式教學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7,11(19):651-662.
[4]陳麗紅.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插圖的應用策略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