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芳,盧羽,吳劍榮,曾靜,馬煒燁,朱園勤
(廣西大學(xué) 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 廣西 南寧 530004)
堿性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AAEMFCs)是一種新型聚合物電解質(zhì)燃料電池體系,具有電極反應(yīng)效率高、可使用鎳等非貴重金屬催化劑等優(yōu)勢,因而成為近十年來聚合物電解質(zhì)燃料電池領(lǐng)域研究的熱點[1]。堿性陰離子交換膜(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AAEM)作為AAEMFCs的核心部件,起到阻隔陰陽兩極氣體和傳導(dǎo)氫氧根離子的作用,對電池性能起關(guān)鍵作用[1]。這類材料主要由聚合物骨架、堿性功能基團(陽離子,如季銨鹽)及可以移動的陰離子(OH-)組成。聚合物骨架一般選擇芳香聚合物,如聚苯醚[2]、聚芳醚砜[3]和聚芳醚酮[4]等。由于傳統(tǒng)的芳香AAEM材料多為主鏈型[1],OH-傳導(dǎo)率低[5],需具有較高的離子交換容量(IEC)才能達到合適的OH-傳導(dǎo)率,而高IEC通常會導(dǎo)致這類材料過度溶脹,尺寸穩(wěn)定性變差,膜會因此喪失原有性能。要解決這個問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將烷基鏈連在陽離子功能基團與聚合物主鏈之間,形成側(cè)鏈型AAEM材料[6-7]。將陽離子基團放置于長烷基側(cè)鏈的末端,可使主鏈與陽離子功能基團間存在疏水間隔,這不僅可以有效促進膜的微相分離,而且有利于離子通道的形成,使離子導(dǎo)率大幅提高;此外,陽離子功能基團遠離主鏈,可有效減輕OH-對主鏈的進攻,有利于提高主鏈的穩(wěn)定性。目前側(cè)鏈型AAEM材料的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但這類材料的制備大多通過芐基溴與季銨化側(cè)鏈前體間的Menschutkin反應(yīng)[8-9],而這個過程會形成不穩(wěn)定的芐基型季銨基團,從而導(dǎo)致側(cè)鏈的穩(wěn)定性大大降低[10]。
反應(yīng)式1 LQPPO-x的合成
疊氮—炔烴點擊化學(xué)是一種精確構(gòu)建聚合物的策略,簡單、高效及模塊化[11]。盡管LI[12]和XU[13]等分別報道了通過點擊化學(xué)合成AAEM材料,然而季銨鹽基團通過亞甲基連接在剛性的1,2,3-三唑環(huán)上有兩個缺點:一是移動能力較差,不利于快速傳輸;二是在強堿性條件下不穩(wěn)定[10]。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利用疊氮—炔烴點擊化學(xué)合成含季銨化長烷基側(cè)鏈的聚苯醚。首先以商業(yè)化的聚(2,6-二甲基-1,4-苯醚)(聚苯醚,PPO)為原料,經(jīng)溴化、疊氮化反應(yīng),制得具有不同疊氮化度的聚苯醚(APPO-x)。其次以商業(yè)化的1,5-二溴戊烷、丙炔醇和三甲胺為初始原料,經(jīng)親核取代反應(yīng)、季銨化反應(yīng),制得含端炔基的季銨化長烷基側(cè)鏈前體(TMPAB)。最后通過APPO-x與TMPAB 間的點擊化學(xué)反應(yīng),制得具有不同季銨化程度的含季銨化長烷基側(cè)鏈的聚苯醚(LQPPO-x,其中x為16、25、30、35和42),同時對LQPPO-x的熱穩(wěn)定性進行了初步研究。
聚(2,6-二甲基-1,4-苯醚)(PPO,Mw=50000)(Sigma-Aldrich,中國),N-溴代丁二亞酰胺(NBS)、2,2′-偶氮二異丁腈(AIBN)、溴化亞銅、四丁基硫酸氫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疊氮化鈉、丙炔醇(山東西亞化學(xué)股份有限公司),1,5-二溴戊烷(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甲胺乙醇溶液(3 mol/L)、N,N,N′,N′,N″-五甲基二亞乙基三胺(PMDETA)(上海梯希愛化工發(fā)展有限公司),氫氧化鈉、無水硫酸鈣、無水硫酸鈉(廣東省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氯化碳、甲醇、氯仿、無水乙醇、無水乙醚、石油醚、異丙醇、二氯甲烷(成都市科隆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
將1,5-二溴戊烷(30 mmol,6.97 g)、丙炔醇(10 mmol,0.560 g)和(Bu4N)HSO4(0.125 mmol,0.043 g)加入到NaOH水溶液(50 wt. %,8.00 g)中,通入氮氣30 min,所得混合物室溫下攪拌3 d。向反應(yīng)液中加入去離子水(10 mL)進行稀釋,所得水相用CH2Cl2(10 mL×2)萃取,合并有機相,然后用去離子水(100 mL× 3)洗滌有機相,無水Na2SO4干燥一晚。過濾,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去除溶劑,所得殘留物用柱層析進行分離(Et2O∶PE=0∶1→1∶9),得到無色液體狀BPYOP(1.43 g,70 %)。1H NMR (600 MHz, CDCl3): δ 4.15 (d, 2H,JHH=6.0 Hz), 3.54 (t, 2H,JHH=6.0 Hz), 3.43 (t, 2H,JHH=6.0 Hz), 2.44 (s, 1H), 1.91 (p, 2H,JHH=6.0 Hz), 1.65 (p, 2H,JHH=6.0 Hz), 1.54 (p, 2H,JHH=6.0 Hz)。
將BPYOP(4 mmol,0.816 g)、三甲胺乙醇溶液(3 mol/L,4 mL)加入到50 mL單口圓底燒瓶中,所得混合物在30 ℃攪拌36 h。將反應(yīng)液緩慢滴加到乙醚(30 mL)中進行沉淀,抽濾,用無水乙醚(30 mL× 3)洗滌沉淀。抽濾,所得固體在30 ℃下真空干燥24 h,得到白色晶體產(chǎn)物TMPAB(0.978 g,93 %)。1H NMR (600 MHz, CDCl3): δ 4.12 (d, 2H,JHH=6.0 Hz), 3.64 (t, 2H,JHH=6.0 Hz), 3.52 (t, 1H,JHH=6.0 Hz), 3.46 (s, 9H), 2.48 (s, 1H), 1.82 (p, 2H,JHH=6.0 Hz), 1.67 (p, 2H,JHH=6.0 Hz), 1.50 (p, 2H,JHH=6.0 Hz)。
以BPPO-30的合成為例。將NBS(23 mmol,2.67 g)和AIBN(1.2 mmol,0.13 g)加入到PPO(25 mmol,3.00 g)的四氯化碳(100 mL)溶液中,通入氮氣30 min。在氮氣保護下,所得混合物在60 ℃攪拌24 h。將反應(yīng)液冷卻至室溫,過濾,將濾液濃縮至50 mL左右。冷卻,將濃縮液緩慢滴加至無水乙醇(500 mL)中,抽濾,所得沉淀再溶解于氯仿(50 mL)中,用乙醇進行再次沉淀,抽濾,所得固體在65 ℃下真空干燥12 h,得到淺黃色的纖維狀BPPO-30(3.56 g,99 %)。通過類似合成步驟,可制得溴化度分別為16、25、35和42的溴化聚苯醚(BPPO-x)。
以APPO-30的合成為例。將BPPO-30(10 mmol,1.44 g)加入NMP(50 mL)中,攪拌,然后加入疊氮化鈉(3 mmol,0.20 g)。所得混合物在60 ℃下攪拌24 h。將反應(yīng)液冷卻至室溫,然后滴加至甲醇水溶液(體積比:1∶4,200 mL)中進行沉淀。抽濾,用去離子水充分洗滌沉淀,所得固體在50 ℃真空干燥24 h,得到白色粉末狀固體產(chǎn)物(1.08 g,82 %)。通過類似合成步驟,可制得疊氮化度分別為16、25、35和42的疊氮化化聚苯醚(APPO-x)。
以LQPPO-30的合成為例。氮氣保護下,將TMPAB(3.00 mmol,0.612 g)、CuBr(0.425 mmol,0.061 g)、PMDETA(0.85 mmol,0.147 g)加入到APPO-30(5.00 mmol,0.660 g)的NMP(30 mL)溶液中。所得混合物經(jīng)“冷凍—真空—解凍”處理兩次后密封,緩慢升溫至50 ℃,攪拌反應(yīng)48 h。將反應(yīng)液冷卻至室溫,過濾,再將濾液緩慢滴加至異丙醇—無水乙醚的混合液中(體積比:1∶2,300 mL)中進行沉淀,抽濾,依次用大量無水乙醚、去離子水洗滌沉淀,所得固體在50 ℃真空干燥24 h,得到棕色固體產(chǎn)物(0.978 g,86 %)。通過類似合成步驟,可制得季銨化程度分別為16、25、35和42的目標聚合物(LQPPO-x)。
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測試使用的是Thermo Scientific公司的Nicolet iS50 FT-IR紅外光譜儀,掃描范圍是400~4 000 cm-1。核磁共振(1H NMR)表征使用的是德國Bruker的AVANCE III HD 600型核磁共振波譜儀,以四甲基硅烷作為內(nèi)標,以DMSO-d6或CDCl3作為溶劑。熱重分析(TGA)測試使用的是Netzsch TG 209 F3型熱重分析儀,測試在氮氣氛圍進行,升溫速率為10 ℃/min,溫度范圍為30~800 ℃。
圖1 BPYOP (a)和TMPAB (b)的1H NMR譜圖
TMPAB通過兩步合成,如反應(yīng)式1所示。第一步,以商業(yè)化的1,5-二溴戊烷、丙炔醇為原料,經(jīng)親核取代反應(yīng)制得BPYOP。該過程通過兩相反應(yīng)實現(xiàn),以NaOH為堿,以(Bu4N)HSO4作為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在水溶液中進行。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兩相反應(yīng)可以有效抑制副產(chǎn)物1,5-二丙炔氧基戊烷的生成,同時可簡化純化過程,提高BPYOP的產(chǎn)率。但同時該反應(yīng)也須控制反應(yīng)時間,時間過長會導(dǎo)致副產(chǎn)物增多。經(jīng)過優(yōu)化反應(yīng)條件,以較高的產(chǎn)率制得BPYOP。第二步,通過三甲胺與BPYOP間的Menschutkin反應(yīng),制得TMPAB。該反應(yīng)條件較為溫和,純化過程簡單,30 ℃攪拌36 h就可以高產(chǎn)率得到TMPAB。通過1H NMR,證實了BPYOP到TMPAB的轉(zhuǎn)化。對比BPYOP和TMPAB的1H NMR譜圖(圖1),在3.46處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強的單峰,這是季銨基團中甲基氫的信號[圖1(b)]。由于季銨基團吸電子作用的影響,H3和H7信號發(fā)生較明顯的遷移。此外,其它氫原子的信號也能進行明確歸屬,如圖1(b)所示。
圖2 PPO (a),BPPO-30 (b)和APPO-30 (c)的1H NMR譜圖
以PPO和TMPAB為原料,經(jīng)三步反應(yīng)制得目標聚合物L(fēng)QPPO-x,如反應(yīng)式1所示。第一步,以PPO為原料,以NBS為溴化試劑,制得溴化聚苯醚(BPPO-x)。通過改變PPO與NBS的摩爾比,可獲得具有不同溴化程度的BPPO-x。利用BPPO-x的1H NMR譜圖中甲基氫與芐基中亞甲基氫的信號峰的積分比,可計算出x的值。通過1H NMR,證實了PPO到BPPO-x的轉(zhuǎn)化。以BPPO-30的合成為例,對比PPO和BPPO-30的1H NMR譜圖[圖2(a)、2(b)], 4.37處出現(xiàn)的新單峰是芐基中亞甲基氫的信號,6.66~6.90處出現(xiàn)的多重峰為溴甲基取代的苯環(huán)中氫的信號[圖2(b)]。溴化度(30 %)是通過公式:3A1/(3A1+ 2A2)計算得到,其中A1為—CH2Br中氫原子信號峰的積分面積,A2為—CH3中氫原子信號峰的積分面積。第二步,BPPO-x與疊氮鈉間親核取代反應(yīng),制得疊氮化聚苯醚(APPO-x)。BPPO-x到APPO-x的轉(zhuǎn)化,可通過1H NMR證實。以APPO-30的合成為例,對比BPPO-30和APPO-30的1H NMR譜圖[圖2(b)、2(c)],在4.37處的信號完全消失,而在4.25處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信號,這是—CH2Br 完全轉(zhuǎn)為—CH2N3所致。第三步,通過“炔基—疊氮點擊化學(xué)”反應(yīng)將TMPAB引入到APPO-x聚合物主鏈上,制得LQPPO-x。該點擊反應(yīng)以CuBr作為催化劑,以PMDETA作為配體。由于亞銅離子易氧化成不具催化作用的銅離子,所以該反應(yīng)需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為此,反應(yīng)體系須經(jīng)兩次“液氮冷凍—抽真空—解凍”處理,以除去其中的氧氣。利用1H NMR對LQPPO-x進行了結(jié)構(gòu)表征,如圖3所示。三唑環(huán)上氫原子的信號出現(xiàn)在8.00處,在6.40~6.90處出現(xiàn)的寬峰為苯環(huán)上氫原子的信號。芐基中亞甲基和與三唑環(huán)相連的亞甲基的氫原子的信號分別出現(xiàn)在5.45左右和4.40左右,季銨基團上甲基氫的位移在3.05左右,側(cè)鏈上氧原子和季銨基團間的五個亞甲基中氫原子的化學(xué)位移分別為3.45、1.52、1.25、1.65和3.30處。此外,在4.25左右出現(xiàn)的微弱信號表明有殘留的—CH2N3存在,說明疊氮基沒有完全轉(zhuǎn)化,進而說明“點擊”反應(yīng)沒有進行得很完全。我們試圖通過提高反應(yīng)溫度、增加TMPAB的用量使疊氮基轉(zhuǎn)化完全,但沒有成功,這可能與LQPPO-x在NMP中溶解性較差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LQPPO-x在NMP、二甲基亞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等常見極性溶劑中的溶解性都不太好,即使在50 ℃也是如此,這也是LQPPO-x的1H NMR圖譜信號不強以及沒有進行后續(xù)膜性能研究的原因。
圖3 LQPPO-x的1H NMR譜圖
Fig.31H NMR spectra of LQPPO-x
圖4 LQPPO-x的熱重分析曲線
Fig.4 TGA curves of LQPPO-x
本文以1,5-二溴戊烷、3-溴丙炔和丙炔醇為原料合成了一個新的季銨化側(cè)鏈前體(TMPAB),通過疊氮化聚苯醚(APPO-x)與TMPAB間的“炔基—疊氮點擊化學(xué)”反應(yīng)成功制得了一類含季銨化長烷基側(cè)鏈的聚苯醚LQPPO-x。利用1H NMR、 FT-IR對TMPAB和LQPPO-x進行結(jié)構(gòu)了表征,利用熱重分析對LQPPO-x的熱穩(wěn)定性進行了初步研究。由于LQPPO-x在NMP、二甲基亞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等常見極性溶劑中的溶解性均不好,使得后續(xù)膜性能研究無法開展。盡管如此,該研究為新型側(cè)鏈型堿性陰離子交換膜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