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旭峰[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甘肅 成縣 742500]
素有“千古絕作”美譽的《長恨歌》,不僅達到了“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治亂階,垂于將來者也”的效果,更因敘寫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稀代之事”,塑造了一位美艷絕倫的楊玉環(huán),因此,“香山詩名最著,及身已風行海內(nèi),李謫仙后一人而已?!w其得名,在《長恨歌》一篇。其事本易傳,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學士既嘆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庇兄_元盛世輝煌業(yè)績的李隆基,年過花甲,“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宮數(shù)千,無當意者”,“御宇多年求不得”,得來全不費工夫,納兒媳楊玉環(huán)為妃后,如獲至寶,導致“九重城闕煙塵生”,“思傾國果傾國矣”。何以至此?
《長恨歌》中的楊玉環(huán)是“花顏”(“云鬢花顏金步搖”),是“蛾眉”(“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具“羞花”(楊貴妃墓博物館《貴妃醉酒》:“唐朝開元年間,一天,玉環(huán)如約等待明皇,但皇上卻去了梅妃那里,玉環(huán)滿腹委屈,命人拿酒來喝,微醉的玉環(huán)香汗淋漓、面色紅潤、風情萬種,隨手一模旁邊的花朵,花瓣立刻收縮形成一個花苞。宮女看見,便到處說,貴妃娘娘和花比美,花兒都害羞了。這就是‘羞花’的來歷?!蔽覀儫o法考證此說的真?zhèn)?,但民間廣泛流傳著楊玉環(huán)“羞花”的故事,楊玉環(huán)也因此穩(wěn)占“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羞花”之位)之貌:“芙蓉如面柳如眉?!薄皶r人或譽張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蓮花。’(楊)再思獨曰:‘不然?!趩柶涔?,再思曰:‘乃蓮花似六郎耳?!卑拙右淄脐惓鲂?,高雅脫俗,更勝一籌,將楊玉環(huán)的“面”和“眉”作為審美標準,“芙蓉”和“柳”二物陪襯,突出楊玉環(huán)美得不可方物,詮釋了“天生麗質(zhì)”(“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的“羞花”之貌。
楊玉環(huán)膚如“凝脂”(“溫泉水滑洗凝脂”),是“玉顏”(“不見玉顏空死處”),光滑玉潤可見一斑。
楊玉環(huán)憑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嫵媚,尤其是《霓裳羽衣曲》中“緩歌慢舞凝絲竹”的歌舞才能,讓“通音律”的“梨園領袖”李隆基“盡日君王看不足”。更有甚者,楊玉環(huán)打頭,讓唐玄宗生活在四姊妹的圍城中,在“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從春游夜專夜”“玉樓宴罷醉和春”里醉生夢死;何況“上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于林甫”,忘記初心的唐玄宗,“從此君王不早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唐朝統(tǒng)治者(除武則天為剪除李氏異己提倡佛教外)重視道教,信重術士、陰陽數(shù)術。唐太宗認道教鼻祖李耳為祖先,從而給李氏政權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宗教外衣。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極力提倡道教,一是他進一步神化玄元皇帝。天寶八載,“六月,戊申,上圣祖號曰大道玄元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壬申,上朝獻太清宮,上圣祖尊號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老子的封號不斷提高,并下令各地廣置老君廟宇,并多次親往拜謁。開元二十九年(741),“上夢玄元皇帝告云:‘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锨彩骨蟮弥诒T厔樓觀山間。夏,閏四月,迎置興慶宮。五月,命畫玄元真容,分置諸州開元觀”。后“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每年依明經(jīng)例考試”。由此看來,由于“盩厔樓觀山間”有李耳講經(jīng)、煉丹的樓觀、煉丹峰,盩厔已成皇家圣地。二是他大力提高道士地位,并給著名道士封官賜爵;天寶三載,唐玄宗從術士蘇嘉慶言。天寶四載,唐玄宗“又朕于嵩山煉藥成”。三是他下令天下諸州均須遵守道教節(jié)日制度。四是他下令搜羅天下道教書籍,整理傳播,并親注《道德經(jīng)》。五是他倡導道教音樂,親自參與制作《霓裳羽衣舞》《紫薇八卦舞》等。六是他親受道箓,成為北魏武帝之后又一位道士皇帝,使道教正式有了國教的地位。由于唐玄宗的推崇,唐代一些嬪妃、公主多有入道為女真者。楊玉環(huán)初入宮,也被唐玄宗送去做了一段時間的道姑。唐玄宗之后的歷代皇帝都繼續(xù)執(zhí)行扶持抬高道教的政策,憲宗、穆宗、武宗(受道箓)等,均餌服道士金丹。
楊玉環(huán)生前,唐玄宗的生活是“春宵苦短日高起”“春風桃李花開夜”,春光無限,樂不可支;楊玉環(huán)死后,唐玄宗是“耿耿星河欲曙天”“秋雨梧桐葉落時”“翡翠衾寒誰與共”,長夜難眠,備受煎熬。更可悲的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唐玄宗篤信道教,白居易自己也有過“非仙而何”(《與元九書》)的感受,何況又是在盩厔任上和陳鴻、王質(zhì)夫“暇日相攜游仙游寺”(而今仙游寺被拆重建,讓人好不惆悵),受王質(zhì)夫之托寫李楊“稀代之事”。這樣,“仙游寺及其附近的樓觀形成的濃厚仙道氛圍,盩厔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發(fā)達的民間文藝土壤,白居易以‘語直’在盩厔的任職‘鍛煉’,與陳鴻、王質(zhì)夫的相遇,神奇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構成了創(chuàng)作《長恨歌》及《長恨歌傳》千載難逢的契機,中國文學寶庫因而留下了璀璨奪目的藝術珍品”。
白居易在詩歌開頭借“漢皇”寫唐玄宗,受漢皇與李夫人事件的啟發(fā),為撫慰唐玄宗那顆受傷的心,白居易請來“能以精誠致魂魄”的“臨邛道士”,上演了唐代版的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人鬼情未了”的“漢皇”故事。
“臨邛道士”也不負眾望——“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道術通天入地,夸張至極。即便如此,結(jié)果卻是“兩處茫茫都不見”,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就在讀者懊惱、心灰意冷之際,峰回路轉(zhuǎn),“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這不是道教信徒李白所說的“煙波微茫信難求……云煙明滅或可賭”嗎?仙山若隱若現(xiàn),樓閣精巧高大,為主人公出場造勢,“出世之才”的“潤色”之功讓人嘆為觀止?!爸杏幸蝗俗痔妫┠w花貌參差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太真”(“乃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官,號太真”)一亮相就驚艷無比。“太真”的仙居也不遜皇宮(“金屋”“玉樓”“芙蓉帳”):“金闕西廂叩玉扃”“樓閣玲瓏”“九華帳”“珠箔銀屏迤邐開”,精巧奢華,內(nèi)飾豪華和外形玲瓏相得益彰,已非人間可比。如果說這僅僅是靜態(tài)描寫,“太真”“夢魂驚”后,“攬衣推枕起徘徊”“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不加修飾的自然美,神仙自由自在的、閑適的、慢節(jié)奏的慵懶生活場景由此展示了出來?!帮L吹仙袂飄飄舉”,仙姿綽約,“猶似霓裳羽衣舞”,這是“臨邛道士”對“太真”神仙風姿的感覺。不難想象,當年楊貴妃“緩歌慢舞”“《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改編時增加了道家文化元素),那可真是神仙般的曼妙舞姿,難怪“盡日君王看不足”。“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玉容”與“玉顏”呼應,即便是落淚,也是“梨花一枝春帶雨”,美艷絕塵到了新境界,進一步印證了“天生麗質(zhì)”“云鬢花顏”“芙蓉如面”。“含情凝睇謝君王”,情緣未了,“仙”“人”合一,呼應“回眸一笑百媚生”,怪不得“六宮粉黛無顏色”。仙山、樓閣、金闕,這是仙境,雪膚花貌、云鬢半偏、花冠不整、風吹仙袂,是“太真”仙姿。虛幻的神仙境界體現(xiàn)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特色?!芭R邛道士”充當了“信使”的角色,而“太真”會見“天子使”,所表現(xiàn)出的人間真情,彰顯了人性的真實,實現(xiàn)了由“仙”到“人”的轉(zhuǎn)承,而人性的再現(xiàn)讓讀者又仿佛看到了活著的楊貴妃,作者這種超現(xiàn)實的手法,很接地氣,無形中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性和親和力。假如沒有“仙山”的“虛無縹緲”“樓閣玲瓏”“金闕西廂”“珠箔銀屏”,“太真”的“雪膚花貌”“攬衣推枕”“云鬢半偏”“花冠不整”,會給人一種楊玉環(huán)“沒有死”的錯覺?;镁撑c現(xiàn)實、“太真”“仙”與“人”的完美融合,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錯落有致,生動感人,“意到筆隨,景到意隨,世間一切都著併包囊括入我詩內(nèi)”?!堕L恨歌》不愧為“絕妙之詞”,是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有機結(jié)合的杰作。
①③〔清〕趙翼,江守義、李成玉校注:《甌北詩話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頁,第116—117頁。
② 張友鶴注:《唐宋傳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第97頁。
④⑤⑥⑦⑧⑨⑩?〔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岳麓書社1990年版,第838頁,第726頁,第858頁,第850頁,第861頁,第832頁,第839頁,第838頁。
? 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276頁。
? 陳友琴編:《白居易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6頁。